基本信息
书名:下的故事
定价:42.80元
作者:顾晋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222652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面对诊断书,这些患者都是如何选择的?
你可曾想过如何面对患重病的家人朋友?
肿瘤科医生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请看顾晋医生的《下的故事》。
内容提要
一位肿瘤外科医生通过这本书告诉你,如何热爱生,又如何接纳死。
目录
目录
我的父亲母亲1
世界这么大,为什么病人来找我看病27
不隐瞒“坏消息”37
“坏消息”中的“好消息”51
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59
后的尊严69
适时放手也是爱79
医学是温暖的,也是无奈的91
让医患关系更健康97
教您如何看医生107
病人有时像个孩子一样115
好好说再见123
我的节人文课129
美国门诊见闻137
重拾听诊器145
去治愈,去帮助,去安慰151
回家的路好难159
生死答案171
和年轻医生说几句心里话179
一次终生难忘的手术189
一次特殊的聊天记录199
难说再见——我不是天使207
小D的故事217
作者介绍
顾晋,1959年出生,现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2013~2014年挂职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全国代表,监察部特约检查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外科学院会员(FACS),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ASCRS)会员,亚洲外科学会会员,国际大学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ISUCRS)会员。并担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手术学杂志》副主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委,《柳叶刀中文版》编委,《北美外科杂志中国版》编委。美国NC指南结直肠癌中国版专家组成员,国家卫计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3~2015版》专家组组长,国家卫计委《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专家组组长。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被拉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那些曾经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鲜活而充满层次。书名《下》本身就极具启发性,它打破了我对事物惯常的认知框架。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断地在反思,在审视。比如,书中对于一些看似微小、不起眼的现象的深入剖析,让我惊叹于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有时候,作者会用一种非常意想不到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瞬间茅塞顿开。而且,它的叙事方式也十分独特,不是那种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而是充满了跳跃性和启发性,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智慧的迷宫,每一次转折都可能发现新的惊喜。化学工业出版社的背景,也让这本书在专业性和深度上有了保证,但它又巧妙地规避了枯燥的术语,用一种更加普适、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传递信息。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关联性”的探讨,它让我明白,很多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它如何引导我去“思考”,如何启发我去“发现”。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著作。书名《下》如同一个谜语,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而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标签,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其中定有严谨而深刻的洞察。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特别,他不像其他作者那样,一上来就抛出大量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或者形象的比喻,将读者引入到他的思考之中。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细节的捕捉能力,那些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微小之处,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为了揭示事物本质的钥匙。它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真正的答案并非显而易见,而是隐藏在那些“下”的层面。这本书不讲授现成的知识,而是引导我去思考,去探索。它仿佛在一片未知的领域为我点亮了一盏灯,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清前方的道路。合上书本,我感觉自己的思维被拓宽了,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更加注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层逻辑。
评分坦白说,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名字和封面所吸引。“下”这个字,总能引发我无限的遐想,它是向下沉沦,还是向下扎根?是隐藏的深度,还是未知的领域?配合化学工业出版社这个听起来十分严谨的出版方,这种组合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多惊喜。它不像我预想的那样是一本纯粹的科学读物,而是将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的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有力量,但又不失细腻,能够抓住读者最核心的关注点。书中对一些看似寻常事物的“解构”和“重构”,让我看到了事物不同寻常的一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似乎总能从一个非常微小的切入点,然后层层递进,揭示出背后宏大的图景。这种叙事方式,让我觉得自己像一个侦探,一步步追踪线索,最终解开谜团。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对某个领域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我看待问题的方式,让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现实。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深邃的智者,用一种极其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方式,与我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初读《下》,我以为它会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或者是一本关于某个学科的专业论文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它以一种极其平缓而又引人入胜的语调,层层剥开事物的本质,让我看到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书中所探讨的“下”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而是延伸到了时间、认知、社会等多个维度。我发现,作者的思维方式极其缜密,但又充满了创造力,他能够将一些原本看起来毫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并从中提炼出深刻的见解。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化学工业出版社的“背书”,似乎也为这本书增添了几分权威性,让我相信其内容的扎实与严谨。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我习以为常的观点,并开始思考它们存在的“理由”。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故事感,深邃的蓝色背景,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又像是深邃海洋的神秘邀请。光是看到这个封面,就勾起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我一直对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故事、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充满了兴趣,而“下”这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向下探索、深入挖掘的意味。这让我不禁联想,书里会不会讲述的是那些被遗忘的历史,或是某个领域不为人熟知的深层逻辑?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名字也颇为有趣,通常这样的出版社出版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书籍,而一本名为《下》的书,却有着如此富有诗意和哲学意味的封面,这种反差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叙事开端。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用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角,去剖析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上”与“下”,去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之下的深刻联系。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某个具体的知识领域,更是一种关于认知方式的启迪,一种关于如何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踏上一段智识的冒险,去探索那些“下”的维度,去发现那些隐藏在“下”面的深刻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