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正义的人质:年代的电影记忆(版)
定价:42.00元
作者:张秋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354929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人质三部曲”从历史的角度解析电影,从电影的角度还原个体的历史。独特的跨界写作,融历史与影评于一炉,好看耐读,尽显思想锋芒。
三部曲从电影这一素材出发,呈现了具有标志性的现当代历史事件或某一特殊历史时期。其中,《历史的人质》涉及一战、二战、大屠杀;《太阳的人质》(待出)关乎前苏联、东欧,以及作为冷战时期标志的柏林墙;《正义的人质》则聚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全球反恐战争。热战与冷战相互交替的特殊年代,已经并仍将源源不断地催生出无数电影经典力作,它们本身也屡屡构成了历史性的事件,构成了国家与民族,乃至人类集体记忆史的一部分,推动着我们对历史的反思,帮助我们对抗“有组织的遗忘”。
内容提要
本卷影片所涉历史线索,是美国或以美国为主导的三场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反恐战争,其中前两场是冷战中的热战。三场战争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它们给美国,给不同的阵营,给世界文明和全球政治都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身处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个体,在某种程度上经历着比两次世界大战更为谲诡、艰难的命运,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不但陷入了战争的迷雾,还陷入了正义的迷雾。也就是说,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无论是开战正义还是作战正义,都不再那么泾渭分明,而是极富争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何为?人性何为?
目录
目录
“人质三部曲”总序
“必要之恶”及正义的成本(自序)
章 坚韧的刺刀
朝鲜战争(1950.6.25—1953.7.27)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钢盔》
“大家都是懦夫,又都是勇士”——《坚韧的刺刀》
要恋爱,不要战争——《樱花恋》
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猪排山》
和“另一个我”同归于尽——《满洲候选人》
只有医院才显示出什么是战争——《陆军医院》
“意识形态就那么重要吗?”——《太极旗飘扬》
第二章:现代启示录
越南战争(1961.5.14—1975.4.30)
一场自杀性游戏的牺牲品——《猎鹿人》
“他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穿透的黑暗”——《现代启示录》
“我们是在与自己作战”——《排》
不堪一击的“全金属外壳”——《全金属外壳》
电台播音室里的特殊战争——《早安越南》
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大?——《越战创伤》
“没有上帝,没有国家,只有我和轮椅”——《生于七月四日》
第三章:“必要的杀戮”
反恐战争(2001.10.7—2014.10.26)
宁可错抓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关塔纳摩之路》
“节选修订”,直接指向现实本身——《节选修订》
英雄主义成了一种病——《拆弹部队》
“权力的逻辑”了事物本身的逻辑——《公平游戏》
反恐“制造”了新的“恐怖分子”?——《必要的杀戮》
“不情愿的原教旨主义者”——《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自我关涉”才是真正的“善意”——《善意的杀戮》
延伸观看片目索引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张秋,专栏作家,影评人。江苏无锡人,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当过狱警,后辗转南京、深圳等地多家媒体,现供职于上海译文出版社。为报刊撰写各类专栏,曾获中国报纸副刊好专栏奖。著有《镜》(2005,上海文化出版社)、《不准调头》(2007,东方出版中心)、《爱,诫》(2008,新华出版社)、《中产阶级的审慎魅力》(2010,江西教育出版社)等。其中《不准调头》名列豆瓣网和《城市画报》评选的 “2007年十大电影书”。
文摘
序言
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在人物塑造上的高明之处。书中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物都涂抹上了复杂而微妙的灰色地带。那些看似站在对立面的角色,你都能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捕捉到一丝人性的闪光点,或是深藏的苦衷。正是这种多维度的刻画,让整个故事的张力达到了极致。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一些角色的选择产生强烈的共鸣,甚至在心底里默默为他们辩护。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故事超越了简单的情节驱动,上升到了对伦理困境和道德抉择的探讨,让人在合上书本之后,依然在脑海中不断地推敲、辩论这些复杂的人性命题。
评分这本书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对“记忆”这个概念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在复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整理和审视一段被时间尘封的集体记忆。作者通过小人物的命运轨迹,巧妙地折射出了大时代的侧影,让那些看似遥远的年代事件,重新获得了鲜活的温度和触感。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我去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去拼凑一个更完整的历史图景。这种引导读者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潜力,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志之一,这本书无疑达到了这个标准,它留给读者的,远不止是故事本身。
评分从出版质量上来说,这本书也展现出了出版社应有的水准。装帧设计简洁而不失格调,纸张的质感温润舒适,阅读体验极佳。对于一本承载着厚重历史感的作品而言,这种严谨的实体呈现本身就是一种尊重。它不像那些批量生产的廉价读物,拿在手上就能感受到它被认真对待过的痕迹。这不仅关乎阅读的舒适度,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仪式感——阅读一本好书,就该有这样的实体陪伴。对于我这种喜欢在书页边缘做笔记、反复翻阅的读者来说,一本做工精良的书籍,是提升阅读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巧妙,张弛有度,高潮迭起却又不失娓娓道来的韵味。初读时,我会被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和紧张的对峙场面所吸引,心跳随之加速;而当故事进入到人物的内心独白和环境细致描摹时,我又会不由自主地放慢速度,去体会那种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无力感和个体在巨大压力下的挣扎与反抗。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得令人惊叹,遣词造句间充满了古典的韵味,但又不失现代的活力,读起来非常顺畅,简直是一种享受。尤其是那些关于环境和氛围的描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让你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的尘土味,听到远处的喧嚣声,这种沉浸感,在近期的阅读体验中是极其罕见的。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每一页都充满了细腻的笔触,作者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个特定的年代,感受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风云变幻与人物的内心挣扎。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那些历史瞬间时的那种克制而又充满力量的表达,没有过度的渲染,却能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事件背后的沉重与复杂性。故事的主线看似围绕着某个核心事件展开,但实际上,它像一张巨大的网,将形形色色的人物命运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和坚守。读完后,那种挥之不去的历史厚重感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娱乐读物,而是需要你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佳作,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仿佛在和书中的人物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