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文怡拿手家常菜
定价:19.80元
作者:文怡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5064487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汇集了诸多美食栏目的精华,包括“24道从小爱吃的菜”“14道我的私房菜”“15道为厨艺加分的菜”“12道简单的烤箱美味”“14道菌菇大集合”“11道健康田园风味”以及“10道夏日的清凉美食”,它将以*为经典、美味、实用的家常菜系列回馈广大读者。
美食达人 href='#'>文怡带您领略舌尖上的中国、味蕾上的盛宴。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怡,曾主持CCTV一1《天天饮食》,现为BTV-7《食全食美》、《生活+人》及旅游卫视《那小嘴厨房》的节目主持人。钟爱美食的她,不仅经营着网络上红火的、点击率过千万的美食“文怡的美食厨房”(.wenyi.name),还是多家美食、健康、生活类杂志的专栏撰稿人。新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贴合使用者的需求,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通常家里的厨房环境比较复杂,油烟大、光线可能不够理想,这时候如果书本拿在手里滑手或者纸张太薄,很容易被弄脏或者损坏。这本书的纸张厚实适中,油墨印刷质量上乘,即便是被不小心溅到一点点酱油,用湿布轻轻擦拭也能清理干净,这对于经常需要在案板旁边对照食谱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它的排版布局非常人性化,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小字,关键的步骤和配料用加粗或者不同的字体突显出来,即使在匆忙中也能迅速定位到我需要看的那一部分,省去了反复翻找的烦恼。我尤其喜欢它在一些关键技巧旁标注的小插画,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勾勒,但比长篇大论的文字描述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总体来说,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是深度理解家庭用户在实际烹饪场景中所面临的痛点,并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在使用过程中倍感舒适和便捷。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拿手菜”的书籍持保留态度的,感觉大多都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无非就是那几道大众菜品的换汤不换药的版本。然而,这本书却让我刮目相看。它的编排思路非常清晰,不是简单地罗列菜谱,而是融入了作者多年在家庭厨房中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内功心法”。比如,关于如何利用季节性蔬菜来调整菜谱,书里给出了非常实用的表格和建议,而不是像其他书那样固定不变的食谱。我特别欣赏它对“味型平衡”的阐述,不是简单地说放多少盐多少糖,而是用更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酸甜苦辣咸鲜如何相互作用,这对于提升我们对烹饪的感性认识非常有帮助。我之前炒的糖醋排骨总是甜得发腻或者酸得发抢,按照书里的指导微调后,那种恰到好处的层次感立刻就出来了。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做菜,更教会了我“思考”做菜,这才是真正的高水平烹饪指南所应该具备的素养。它绝对不是一本可以快速翻阅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值得我放在案头,时常翻阅,每次都能找到新的感悟和可以提升的空间。
评分我这次购买这本书纯粹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家的厨房里已经堆了不少烹饪书籍,但很多都因为操作难度大或者食材准备繁琐而被打入了冷宫。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在“快手”和“健康”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很多所谓的快手菜,其实在营养上做了妥协,或者用了过多的味精等调味品来弥补口感的不足。但这本书推荐的菜式,即使是那些半小时内就能上桌的,依然注重了食材本身的营养搭配和风味的自然呈现。例如,它教我们如何用蔬菜本身的水分和自然的鲜味来提鲜,减少对人工添加剂的依赖。我发现按照它的食谱做出来的菜,不仅味道清爽,吃完之后身体也感觉很舒服,没有那种油腻和负担感。这对于我们这种注重日常养生、又需要高效解决三餐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是完美契合。它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的家庭烹饪模式,而不是一次性的“秀厨艺”指南。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厨房里的“救星”!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对烹饪毫无天赋的人,每次想做点像样的家常菜,总会手忙脚乱,不是火候不对,就是调味像是在猜谜语。直到我翻开这本,立刻感觉找到了主心骨。里面的讲解详略得当,每一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就站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举个例子,光是教如何炒一个简单的青椒肉丝,就有好几个处理肉丝和爆香的技巧,细致到告诉你油温要几成热下锅最合适,让人吃惊于细节的把控。更棒的是,它并没有推荐那些需要购买一堆稀奇古怪食材才能完成的菜式,全部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容易买到的原料。我试做了好几个菜,连我那位挑剔的老婆都赞不绝口,说味道比外面餐馆做的还地道。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家常”二字做到了极致,让烹饪不再是压力,而变成了一种享受和日常的惊喜。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下厨”这件事感到畏惧的朋友们,相信我,它会彻底改变你的厨房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故事性”和“地域特色”也让我耳目一新。我读到的很多烹饪书都是非常机械化的食谱集合,缺乏灵魂。而这本书在介绍每道菜之前,似乎总会穿插一段简短的“背景故事”或者作者对这道菜的情感连接,可能是“这是我母亲教我的第一道菜”,也可能是“这道菜是家乡逢年过节必备的待客之道”。这些小小的文字片段,让冰冷的食材和步骤一下子变得有温度、有情感起来。它让我感觉不是在简单地复制一份菜谱,而是在继承一种家庭的饮食文化和生活哲学。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地方性风味的诠释,那些调味的小诀窍,明显不是标准化的中央厨房做法,而是带着浓厚地域烟火气的智慧结晶。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几道新菜,更对“家常味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代表着记忆、团聚和温暖。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是任何单纯的技巧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