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冲突 叶茂中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9787111562740 |
| 作 者: | 叶茂中 著 |
| 定价: | 108.00 |
| ISBN号: | 9787111562740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开本: | 16开 |
| 装帧: | 精装 |
| 出版日期: | 2017-8-1 |
| 印刷日期: | 2017-8-1 |
| 编辑推荐 |
| 冲突越大,需求越大 冲突越大,卖点越强 冲突越大,机会越大 三流营销,发现冲突 二流营销,解决冲突 营销,制造冲突 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的冲突都有哪些? 以竞争对手为中心——尚未被竞争对手解决的冲突是哪些? 以自我为中心——我的产品到底解决哪个冲突? 定位之前——你的定位解决什么冲突? 产品创新之前——你的创新解决什么冲突? 广告诉求之前——你的诉求解决什么冲突? 法国连锁超市Intermarché洞察到消费者更愿意喝到新鲜的果汁的冲突,三个小时内赢得5000万次的媒体曝光量;美国快餐店ShakeShack洞察到快餐和健康之间的冲突,用米其林的标准重新定义快餐并取得巨大成功;玫瑰品牌roseonly从爱情的欲望出发,一辈子只能送给一个人,解决了爱情和忠贞之间的冲突……必需和需要是有冲突的,爱情和金钱是有冲突的,美食和身材是有冲突的,事业和家庭是有冲突的……这些都是冲突。因为有冲突,所以才有需求,这就是营销的根本所在。 有限的需求和无限的欲望之间,冲动的感性需求和克制的理性需求之间,往往就是冲突的原点。消费者是动态进化的,“冲突”营销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化知识体系,更是常换常新的动态系统。 叶茂中近30年的营销经验浓缩,授洞察人性的冲突方法论! 营销越来越失效的时代,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冲突进行符合时代、符合人群、符合市场有效的营销,招招凶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资本创始人徐新,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董事长车建新,滋源品牌创始人、环亚集团董事长胡兴国等20多位江湖大佬口碑力荐! |
| 内容介绍 |
| 营销的理论越来越多,营销却越来越难,是因为大多数理论偏离了营销的本质。营销的本质是洞察需求,而需求从哪里来?答案是从冲突中来。 需要和想要是有冲突的,爱情和金钱是有冲突的,美食和身材是有冲突的,事业和家庭是有冲突的,男人和女人是有冲突的……这些都是冲突。因为冲突,所以才有需求,这就是营销的根本所在。 冲突是无处不在的,把冲突研究清楚,实际上就是把市场营销的需求搞清楚了。互联网重新定义了营销,仅仅依靠定位细分市场已经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利用消费者的冲突进行营销将成为当下营销的重要方法论。本书是叶茂中近三十年的营销心得,它告诉你:在营销越来越失效的时代,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冲突进行有效的营销。 |
| 作者介绍 |
| 叶茂中: 叶茂中公司董事长、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策划顾问。 |
| 目录 |
| 前言 推荐序 章冲突产生需求,没有冲突就没有营销 01营销的本质,就是解决消费者的冲突/002 1.营销越来越失效的时代,我们如何更有效地营销/002 2.营销的本质就是解决消费者的冲突——要形成有效的营销,首先要洞察消费者冲突/005 3.冲突的定义/009 4.大数据时代,数据要提供能够解决消费者冲突的数据/011 5.冲突始于人心人性/015 02长期冲突和短期冲突,企业该先解决哪个冲突?/021 1.产品解决短期冲突,品牌解决长期冲突/021 2.左脑(理性诉求):产品解决理性的冲突,要短、凭、快/026 3.右脑(感性诉求):品牌解决感性的冲突,要稳、准、狠/029 4.左突右冲,模糊边界/030 5.创意就是权力——解决冲突,像刀片一样锋利/033 03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满足欲望/037 1.小冲突来自人的需求,大冲突来自人的欲望/042 2.欲望并非只是精神需求,忠于且高于身体的需求,才是产品创新的冲突点/045 3.从消费者的欲望出发,找到冲突的新入口/047 4.先找到欲望,再创造产品/054 04设计冲突的关键触点——触点效应/058 1.冲突的开关——触点/058 2.为什么要寻找触点?/060 3.解决冲突的触点在哪里/063 4.在什么时刻按下你的触点/064 5.不要创造触点,而要洞察触点/065 6.触点的标准/067 第二章洞察冲突:冲突从哪里来 01洞察——洞察而非观察,才能找到冲突/076 1.任何表象的背后,都是数据化的真相/076 2.观察的四要素——望、闻、问、切/079 3.观察用眼,洞察用心——观察看到冲突的方向,洞察找到冲突的触点/085 4.洞察要以消费者冲突为导向,不要代替消费者思考/091 5.洞察市场机会比学习市场营销更重要/093 02洞察冲突的四种途径/097 1.洞察不仅针对消费者,还要针对市场,要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入手/097 2.洞察冲突的种途径:从产品洞察冲突/100 3.洞察冲突的第二种途径:从价格洞察冲突/104 4.洞察冲突的第三种途径:从渠道洞察冲突/110 5.洞察冲突的第四种途径:从促销洞察冲突/117 03如何洞察新的冲突/122 1.用新眼光,洞察老问题!用新手段,解决老冲突/122 2.挖、挖、挖,挖到旧组合,挖、挖、挖,挖出新元素/124 3.洞察冲突的触点必须满足两端:商业与客户/127 4.广告就是劝人“离婚”,不“离婚”哪里还有新机会呢/131 04洞察冲突的目的——懂消费者,成为消费者/135 1.洞察要占据至高点——洞察冲突,有的时候从高向下看,看得更深点/136 2.同样的高度,不同的维度/139 3.洞察冲突在人,不在商品/140 4.洞察冲突的本质,也需要迭代更新,不断创新/144 5.洞察终是为了读懂消费者,并成为消费者/147 05如何洞察能够解决消费者冲突的卖点/150 1.洞察冲突,找准卖点,才能找到机会/150 2.如何洞察卖点/156 3.成为冲突卖点的前提/158 4.卖点是不断自我进化的/163 5.洞察冲突卖点——没有套路,只有认真/167 第三章从两个层面解决冲突 01如何解决冲突/171 1.解决冲突的一个前提:当别人往道德的低处走时,我们要继续向高处前行/173 2.解决冲突的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174 3.解决冲突的三个来源: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和趋避式冲突/174 02为冲突提供解决方案/178 1.两个层面:物质诉求VS精神诉求/178 2.从三个维度思考应对冲突的升级/179 3.用“劝诱”的方式说服消费者/180 4.市场营销围绕三个关键词展开:错觉、幻觉、心理暗示/184 5.选择了一种冲突,和消费者发生了一段关系/187 03强大的品牌会解决消费者大的冲突/189 1.强大的品牌会改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189 2.成为强大品牌之前,用产品表达同理心,解决消费者左脑的冲突/191 3.品牌解决冲突,首先讲述的都是消费者想听的,解决消费者右脑的冲突/194 4.品牌解决产品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上的冲突”/198 5.品牌更要解决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冲突——做品牌和卖产品是两回事,品牌诉求也绝不仅仅是产品卖点的提炼/201 6.品牌更要解决消费者和生活之间的冲突——品牌要像人,活生生地住在我们的生活中/202 7.消费者必须认识到你在坚持的一些东西/207 8.强大的品牌会改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强大的品牌会解决消费者大的冲突/209 第四章打破冲突:利用横向营销突破竞争 01打破冲突,突破竞争——横向营销/214 1.失控的时代,混乱是常态/214 2.混乱是常态,大脑如何讨厌混乱/216 3.人性贪婪,所以大脑喜欢更多的选择/220 4.大脑混乱,解决趋避式冲突才是王道/223 02横向解决冲突VS纵向解决冲突/228 1.从纵向来看:纵向的市场越来越小,越来越尖/228 2.从横向来看:横向的市场越来越广,越来越新/234 03横向营销的关键:打破、打破、再打破/240 1.横向营销的具体步骤:守、破、离/240 2.打破冲突,就有新的可能/247 04横向营销的工具——打破冲突的几种方法/250 1.替代——除了牙膏还有什么其他东西可以清洁牙齿吗?口香糖/252 2.反转——门一定要从外面锁反转吗?从里面锁有什么用途?/254 3.组合——旧元素、新组合/258 4.夸张——谁可以帮助消费者实现无法想象的梦想/263 5.去除——去除那些不重要的,才能让消费者看见你想让他记住的/264 6.用横向营销打破营销短视症/267 第五章制造冲突 01为什么要制造冲突/272 1.为什么要制造冲突/273 2.“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冲突制造需求,没有冲突就没有营销/274 3.你永远也不晓得自己有多喜欢一个人,除非你看见他和别人在一起/275 4.利用冲突,制造冲突/275 02怎么制造冲突/280 1.制造冲突,首先要给你找点不痛快,让你能够记得它/281 2.制造冲突,从相反的两端出发,找反义词/286 3.合理地借势,让制造的冲突更快地扩散/288 4.制造冲突的大化借势原则:找你们大、能打的那个出来/290 5.“制造冲突”作为战略的手段,能够持久地绑定目标,直到成为行业的老大/292 03树敌/297 1.制造冲突,为什么要给自己树立敌人/298 2.搞清楚你的敌人究竟是谁/302 3.面对敌人,挥动你的拳头/306 04制造冲突的前提是不要畏惧冲突本身/316 1.不做导师,要做冲突的制造者——不要害怕,甚至要主动制造冲突/317 2.推翻老的、旧的、乱的、差的……新品牌、新产品才有新机会/320 3.制造冲突,不是请客吃饭/321 4.重复的力量——为了防止被人推翻,必须持续地制造冲突/323 5.制造冲突,也是革自己的命/325 6.制造冲突,可以更加节约传播成本/327 7.不断制造冲突,才能避免营销短视症/328 总结冲突、冲突,冲突/334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冲突》: 就像“坐奔驰,开宝马”的策略,没有你死我活的胆大妄为,而是更大胆地将竞争对手的实力,转换为自己的优势。宝马作为高级车领域的后来者,大胆地将自己的品牌位置和奔驰放在同阵营中,使得消费者产品了一种错觉·即宝马是和奔驰一样豪华的轿车,不同的是,宝马更注重的是驾驶的体验,而奔驰则是留给那些不愿意驰骋的“老人家”准备的。 “跟随”是个好方法,不仅宝马想到了,戴姆勒·克莱斯勒作为新品牌进入市场时,也想到了—他宣称“三大汽车品牌”概念: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此举不仅恭维了通用和福特,减少了他们对自己的戒备,更一举将自己的位置迅速提升到和通用、福特一样层级高度。 可见,营销战未必要你死我活,兵不血刃才是更高的战术,尤其在竞争充分的中国家电企业,当整体市场的容量就那么点大时,作为市场的后来者直接的竞争手段就是不停地从老大的碗里,瓜分市场。家电品牌美的就是一个不断向行业老大发起进攻的角色。美的的宗旨就是让其他企业做行业细分的试水者,等到技术成熟、利润丰厚的时候,美的就花大力气用钱砸市场。空调上要格力,冰箱上要挑战海尔,微波炉上要挑战格兰仕,豆浆机方面要挑战九阳。但是各位看官,跟随策略不是简单的产品模仿,一时的模仿可以瓜分对手部分市场份额,但一味地模仿,会丧失个性和创新能力,那将永远处于竞争的下层,即价格战,无法真正企及高段位的竞争:价值战,无法获得品牌溢价。企业的成长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终的目的是赢得长久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能量,模仿在初或许可以带来一些盈利,要保证长期发展的需要则还是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量。 …… |
|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营销的16个关键词 |
| 作 者: | 叶茂中 |
| 定价: | 98.00 |
| ISBN号: | 9787111447771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开本: | 16开 |
| 装帧: | 精装 |
| 出版日期: | 2014-1-1 |
| 印刷日期: | 2014-1-1 |
| 编辑推荐 |
| 一本教你如何把东西卖好的图书! 叶茂中开讲从业25年以来的营销心得,核心的秘密全部公开!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模式在变,不变的是人性!当消费者遭遇叶茂中,一个“大忽悠”眼中的中国消费者会有怎样的弱点? 了解中国市场,针对中国消费者,这是学习和提升中国市场营销能力的必读之书。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广告学系主任陈刚推荐! 关于数字时代的思维方法论,如果你还担心数字时代对传统营销的冲击,书中关于数字营销的观点、洞察和案例,你必须要看,叶茂中是把数字化真正地融入到整个营销环境中进行思考的。 毛战市场营销倡导者! 他的家中有四、五百本关于的书籍。“教会了我如何做广告。比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论,只需将群众替代为消费者就是对现代广告思想很为经典的诠释。” 看懂这本书,你就不用去找叶茂中了! “不比稿,不议价,不主动找客户!不管你的企业规模是大还是小,策划费对谁都一样。附注,你还必须自到我办公室来谈。” 叶茂中营销策划公司的老板叶茂中,很牛,说这句狠话的时候,甚至连眼睛都不眨。可奇怪的是,包括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好孩子董事长宋郑还、珀莱雅董事长方玉友、雅客食品董事长陈天奖以及361°董事长丁建通等200多个江湖大佬,却也心甘情愿。叶茂中到底何德何能,不但要价不廉,且派头十足? |
| 内容介绍 |
| 剖析“营销”一词真意,少不得拆文解字:营乃经营,销自是销售;合并解读,营销就是一门学习如何把东西卖好的学问,涉及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4P)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 人人皆知营销二字,可谁人又能真切地洞悉如何营销?何为营销?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携25年营销经验,3年之力,全心推出全新著作《营销的16个关键词》,从不同方面、不同切入点解析营销,玩转营销,以飨读者。 有人笑称说服亚当偷食禁果的夏娃是很早的营销人员,不过细细想来,夏娃很多只算个促销员,营销大师这个称号应该属于说服了夏娃把禁果推销给亚当的蛇。 《营销的16个关键词》,也正是想告诉大家,如何卖好苹果的道理。 营销乱如麻,16个关键词让你理清中国营销。 |
| 作者介绍 |
| 叶茂中,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营销策划人和品牌管理专家,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导师,中央电视台广告策略顾问,著有《叶茂中策划》、《创意就是权力》、《圣象品牌整合策划纪实》、《转身看策划》、《新策划理念》等。 1997-2000年:被评为“中国企业十大策划家”;2002年,被评为“中国策划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广告十大风云人物”;200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广告公司经理人”;2004年,入选“中国影响营销进程的25位风云人物”、“中国创意50人”;2005年,入选“中国十大营销专家”;2006年,荣获“中国广告25年突出贡献奖”;2007年,被评为“中国营销十大风云人物”。 |
| 目录 |
| 前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广告学系主任陈刚——营销16真言 资本 徐新序 洞察 01 发现机会比学习市场营销更重要 第1个关键词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认知,洞察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本质。 透过消费者的行为,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洞察要以消费者为导向,不能代替消费者思考。 产品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是什么,或你给消费者的感觉是什么才起决定作用。 洞察其实没有什么方法论,其原点就在于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 发现市场机会比学习市场营销更重要。 冲突 02 冲突产生需求 第2个关键词 人的需求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解决冲突,就是营销的根本所在。 营销首先要洞察需求,洞察需求的目的是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是获取利益。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冲突! 三流营销寻找冲突,二流营销解决冲突,营销制造冲突。 二流的高手是发现并解决冲突,而的高手是制造、放大冲突,从而利用冲突产生的需求。 有对比,才有胜负!就像那句爱情的格言:你永远也不晓得自己有多喜欢一个人,除非你看见他和别人在一起! 人民内部矛盾要用人民币解决。 诉求 03 市场竞争的两个层面 第3个关键词 市场竞争其实无非就是两个层面的竞争:一个是产品的竞争,一个是品牌的竞争。 产品竞争(性能、包装、价格等)——物质及技术的竞争。 品牌竞争(心理感受、明确的附加值等)——精神及心理的竞争。 没有意义的差异化也是有意义的。 参与市场竞争,启程是产品,但只有品牌才有可能到达终点。 产品的三重属性,即核心产品、实体产品、周边产品。 舍得 04 少即是多 第4个关键词 舍,只为更精准——舍弃复杂,简单到,单纯的创意如利刃般割手。 舍,只为更专注——更为专注,成为专家。 舍,只为了更加简化——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致力于更重要的事情上.。 舍,不是傻子扬麦,留粕去瓤——舍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成为专家的终目的,就是掌握核心的关键词。 产品利益点要小而精,目标市场要小而精,目标消费对象也要小而精。 重复 05 就是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做一样的事情 第5个关键词 打造品牌路径的“四步曲”。 重复带来刺激,不断地重复可以形成条件反射的效果,重复21 次才可能形成习惯。 次会引起知觉,第二次引起联系,第三次提醒益处。 品牌形象切忌朝令夕改,贵在坚持重复。 “简单粗暴”的表象重复, “形散神聚”的内核重复。 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内容,“重复”都必须:横向统一,纵向坚持。 劝诱 06 广告的本质就是“劝”和“诱” 第6个关键词 劝是推动,催促他(她)张开眼睛,注意你要给的东西;诱是拉动,你要给的东西充满魅惑,吸引他(她)的视线。 劝,是说服,是引导;诱,是吸引,是拉近。劝诱,分成“劝说”和“诱导”两类。 劝,这个字眼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文绉绉,而是要追求快、准、狠,言之有物,直击要害。 诱,是召唤,是诱惑——除了诱惑,我能抵挡一切! 感性的诱惑,有时比理性的说服更为重要。 我们卖的不是牛排,而是牛排的滋滋声——广告的本质就是劝诱。 产品 07 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需求和欲望的物体或无形的载体 第7个关键词 鲜花为什么总是插在牛粪上? 因为牛粪会服务、会沟通。 产品同质化时代,无意义的差异也是一种创新。 在商品环境中,一种商品是用另一种商品来衡量的。 人类的本性是喜新厌旧,所谓“新”,并不就是“好”。创新的产品不一定要拿好和坏去衡量,而是有和没有。 创新的产品,一定是要去匹配消费者现有或将有的需求,否则就是无意义的创新。 产品创新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产品概念创新。 价格 08 从零到无限,数字的魔术 第8个关键词 一个不存在的数字,却也许代表了商业的未来。 “”不是赠品那么简单,可以创造需求,可以提高声望,貌似“无利”却蕴含大利,“”之“零”大有可为。 所能做的不仅是创造出一个或者几个需求,还能用做噱头、做武器挑战行业大佬,树立行业地位,提高品牌声誉。 也可以是“箫管”和“锣鼓”,为吸引人气做贡献。 高价——混合着愤怒与幸福的复杂感受。 占便宜还是真便宜。 树敌 09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 第9个关键词 反对—— 为什么我们要闲着没事给自己找个敌人?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越了解敌人,越了解市场——完美的竞争战略并不是要成为行业的,而是要使自己与众不同,难以复制! 以敌明鉴,搞清楚你的敌人究竟是谁? 送你一颗——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都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支持。 进攻,永远是的防守——实力相当的对手相遇时,拼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勇气! 斗不过你,我先跟着你;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游戏 10 营销是一场游戏,该认真认真,该混蛋混蛋 第10个关键词 营销不是单纯地卖货,而是去研究人的心理,说到底,营销也是一场游戏,一场人和人、团队和团队的游戏。 实体化的游戏运用——游戏机,动起来! 利用游戏特性的营销行为——积分系统、升级机制、排行榜制度。 用游戏的营销心态,去做营销的游戏。经营企业是个严肃的事,但营销却是个游戏。 有意思的人,游戏中人——在营销的世界里,会玩的孩子才能玩得如鱼得水! 营销是个游戏,做营销也是个游戏,想要成为一个好的营销人,还是个游戏。 娱乐 11 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 第11个关键词 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 这是一个肤浅的时代,肤浅时代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娱乐化。 娱乐了我,也娱乐了你,2012年红的人是谁?非屌丝莫属。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娱乐,就是褪下华丽的外衣。 不娱乐,不成活! 俗 12 通俗而非恶俗 第12个关键词 总有些“俗”势如破竹,无法抵挡。 不要错误地理解“俗”,俗根本的特点就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俗,就是民风、民俗、文化、传统、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念。 俗,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俗往往是减压的,是让人愉悦的。 将俗营销进行到底! 飞不了天,你就老老实实当个俗人吧! 借势 13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 第13个关键词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未必是说你一定能获得巨人般的成功,而是说你能获得巨人的视野和境界。 “傍巨人”——让100万看起来像1000万。 企业选择媒体的时候,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傍名流”。 抓紧时机赶紧蹭,有机会要蹭,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蹭。 开创者是勇敢的,跟随者是明智的——这就是蹭的精髓所在。 借势三部曲:用胆识应势,用洞察力借势,用创造力造势。 14 第14个关键词 非对称 人有两条腿,但不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 红星美凯龙:“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宜家家居:不负责零售的零售终端。 早醒三天,快活三年。 渠道为王,从 Available、Affordable、Acceptable 到 Pervasiveness、Preference、Price to Value。 因为弱小,所以更要升级。 从非对称到对称——这里,比的不是谁更有资源,而是谁更真诚、谁更有创意。 15 第15个关键词 碎营销 碎,无从抓起?着急?那是因为你站得太靠近遍地碎片和一地鸡毛。 从“扫帚”到“吸尘器”。 为什么是吸铁石? 只有碎片化时代才能产生“碎片式”创新。 “点”创新如波浪,请不要停! 把碎片想象成拼图,把鸡毛看成黏土。 试错 16 在错误中找到成功的途径 第16个关键词 我们在服务成长性企业的过程中,更愿意相信离战略目标近的反而会是曲线。市场调研不能替代“试错”。 在市场机会微光乍现时能够及时地把握住,先做再纠正通常比等调研结果来得快。 有“试”才可能有“适”。 要学会在试错中调整方向。 试错的终目的是为了纠错,得到正解。 后记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毛主席的这段话正是符合了树敌的精髓思想,彻底和敌人划清界限,彻底和敌人背道而驰,两者的反差越是大,才越有戏剧效果,才越能清晰地表明品牌主张。 当真功夫确立了以麦当劳、肯德基作为敌人时,提出“凡是他们干的我们都反对”。 条就是把产品线重新进行规划,把真功夫所有油炸的食品全部砍掉。为什么要砍掉呢?是因为麦当劳在干,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这样我们就更强化中式蒸的营养的品牌定位。当年的畅销产品——鸡翅、炸薯条,我们策划时,却把这些产品砍掉了,他们两个大股东都睡不好觉,说我们花这么多钱请一个策划公司,他们把我们赚钱的产品都砍掉了,我们以后卖什么呢?他们是非常有压力的。但是一个品牌如果不打造你的核心价值你是没有长久发展的,所以为了你的核心价值就必须做这样的牺牲,所以说“定位就是牺牲”。真功夫的品牌价值就是更有营养的美味中式快餐,才有了口号“营养还是蒸的好”。 第二个,价格。为什么重新规划价格呢?过去真功夫的客单价是12元,他的竞争对手麦当劳是19元,所以我们那时候的定价原则就是永远都比麦当劳贵1元,既然是营养的快餐为什么比没有营养的还便宜呢?没有道理,所以并不是从成本的角度做的这个规划。 …… |
我个人对书籍中关于“品牌语境重塑”的那几章内容尤其着迷,那部分叙述简直是为我这类在品牌管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量身定制的“清醒剂”。市场上充斥着太多关于“流量为王”的喧嚣,但这本书却冷静地将聚光灯打回了“价值锚点”的构建上。作者对于如何在新旧媒体交替的时代背景下,保持品牌叙事的一致性与适应性,提供了一套极具操作性的方法论。我尤其欣赏他用历史的视角来审视当下的营销困境,提醒我们真正的品牌护城河,是时间、信任和认知稀缺性共同铸就的。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审视自己过去的作品中,有多少是昙花一现的噪音,又有多少是真正沉淀下来的“品牌资产”。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让你有能力去“发现并定义”属于你自己的、无法被轻易模仿的品牌真理的思维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说实话,第一眼就被它那种硬朗的、带着点复古工业风的封面吸引住了。那种深沉的墨绿和烫金字体的搭配,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感和深度,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成功学”读物,而更像是一本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可以随时翻阅的工具手册。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光滑而有分量,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惫。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排版上的处理,那种严谨的网格系统,让内容逻辑性非常清晰,即使是对于初次接触营销策划领域的人来说,也能轻易找到阅读的节奏。书的整体感觉是那种沉甸甸的、值得反复研读的“案头书”,而不是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快餐读物。每次拿起它,都能感受到一种作者对内容打磨的匠心独钟,仿佛他不仅是在分享知识,更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可供实践的思考框架。这种视觉和触觉上的体验,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和对内容的尊重感。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策略构建的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颠覆了我过去对“创意”的片面理解。此前,我总觉得营销的成功更多依赖于灵光一现的绝妙点子,但这本书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那些看似偶然的成功背后,隐藏着的坚实基础——那些环环相扣的商业洞察和目标用户心智的微妙变化。作者似乎并不急于抛出惊天动地的案例,而是耐心地引导读者去审视“问题本身”。他对于市场环境的宏观分析,那种穿透表象直达本质的叙事方式,非常具有启发性。比如,他对“用户痛点”的界定,不再仅仅停留在功能层面,而是深入到了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的层次,这种深挖让我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工作思路可能过于浅薄和表面化了。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在脑海中反复推演作者提出的逻辑链条,以确保自己真正领会了其中的精髓。这绝不是一本能让你“快速变现”的秘籍,而是一本能帮你“打牢地基”的教科书。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于“组织内部营销”的探讨,这通常是在外部策略书籍中被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对外传播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营销策略如何自上而下地影响和驱动一个企业的内部文化与执行效率。他强调,一个再完美的外部广告方案,如果内部团队的认知不统一、执行力存在断层,最终也会沦为空中楼阁。这种将战略思维与组织管理相结合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我开始思考,我们过去总是在抱怨市场反馈不佳,但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对内沟通的清晰度和对合作伙伴的赋能是否到位。整本书像一位资深顾问,不仅指导你如何布局战场,更教你如何打造一支纪律严明、目标一致的精锐部队。这种全面性的考量,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广告技巧”范畴,真正触及了企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初看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严肃,甚至带有一丝学究气,但这恰恰是其魅力所在。它不像很多当代营销书籍那样追求互联网化的轻松和戏谑,而是选择了一种更接近哲学思辨的严谨。这种风格迫使读者必须集中注意力,去解码那些精炼的句子背后蕴含的深意。在探讨“冲突点”的设置时,作者的笔触冷静而犀利,他似乎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没有冲突,就没有记忆点,没有差异,就没有存在感。我发现,每一次重新阅读一个章节,都会因为自己实践经验的增加,而对同一段文字产生全新的领悟。这说明它不是那种“一次性消费”的知识产品,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周期”的参考书。对于那些渴望在复杂商业环境中站稳脚跟、拒绝随波逐流的专业人士来说,这种不迎合大众口味的深度,反而是一种稀缺的品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