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军鉴006:访关东看风云 9787516815632 指文军鉴工作室

日本 军鉴006:访关东看风云 9787516815632 指文军鉴工作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指文军鉴工作室 著
图书标签:
  • 日本
  • 军史
  • 关东军
  • 历史
  • 军事
  • 战争
  • 近代史
  • 指文军鉴工作室
  • 9787516815632
  • 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和生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15632
商品编码:3002953867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 军鉴006:访关东看风云

定价:49.80元

作者:指文军鉴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68156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作为自明治维新以来就是日本中心的关东地区,其承载的历史举不胜数,更是有许多值得历史爱好者前去一探究竟的地方。行走于这个近代日本的心脏地带,品鉴不同时代风貌下的历史遗迹,感受东瀛独特的文化氛围,回首那年风云故事。

内容提要


跟随我们的步伐来到日本关东平原,从波光粼粼的霞之浦湖至横须贺军港中三笠号纪念舰,然后到箱根山脚下偎依的小田原城,回想曾经沉浮于波涛之上的光荣与罪恶,看厚重的战国史如何融入一座现代城市,手握一把竹刀体会人剑合一的境界。
《穿越历史之战国*雄城:北条家小田原城》以小田原城历经五百年沧桑的史实,展现日本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关东武士集团的兴衰变迁。
《Z旗飘扬三笠舰:从三笠纪念舰漫谈军舰类博物馆》讲述了对马海战的功勋战舰“三笠”的光辉与落寞,看命运多舛的三笠舰及其他名舰如何顺应时代的洪流。
《若鹫雄飞霞之浦:在日本自卫队土浦基地探寻旧日本海军航空兵教育》回顾一段日本青少年始于霞之浦的热血岁月,在茨城感受日本海军航空兵“从零到零”的轮回。
《世传切玉谁能穷:日本剑之道与剑人》叙述了日本剑道史上的达人轶事及“用剑之人”筚路蓝缕的求索之道。
《海中要塞:东京湾的炮台群遗迹巡礼》围绕曾经被日本人视为救命稻草的“海堡炮台”,记录了日本从德川幕府统治后期开始强化江户湾海防能力的历程。

目录


【记录】
穿越历史之战国雄城:北条家小田原城
飞向蓝海霞之浦:在日本自卫队土浦基地探寻旧日本海军航空兵教育
海中要塞:东京湾的炮台群遗迹巡礼

【人物】
世传切玉谁能穷:日本的剑之道和剑人们

【思考】

作者介绍


指文军鉴工作室:由诸多日本史研究者和作家组成,从事日本军事、历史、文化领域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阐述文化视点及社会事件背后的精彩故事及历史渊源,为理性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高学历人群提供深度了解日本历史的第*手资料。

大意迷觉:历史爱好者、契丹文字研究者,主攻先秦史和日本早期历史,不仅在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在《探险》《战争史》等杂志发表过通俗讲史类文章,还发表过若干网络小说。

陈杰:历史普及作品写手,博物馆策展人,军鉴mook工作室成员。著有《日本味儿》《战后日本》《明治维新——改变日本的50年》《日本战国史》等作品。

快马浊酒:江苏苏州人,《日本·军鉴》系列主编。日常从事日语翻译,工作之余研究日本历史,偏重于政治、军事题材。著有《日本军事崛起之路:幕末至明治时代》、《日本驱逐舰全史》,译有《明治维新生活史》、《新水浒传》。

樱雪丸:《史上强日本史》系列的作者,以通俗调侃手法写日本历史的第*人。曾旅居日本多年,日本剑道爱好者,同时在动漫等御宅文化领域颇有心得。

赵恺:生于鱼米之乡,求学于燕赵之地,历史研究者,现出版有《军部当国: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冒险史》《军国凶兽:一口气读完的日本战史》《猛禽崛起:一口气读完的美国战史》《苍狼逐鹿:蒙宋百年战争史》《东海博弈:明帝国与日本的三百年战史》等。

文摘







序言



武士的黄昏与新时代的黎明: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日本中世纪向近世过渡时期,一个充满剧变、冲突与重塑的时代。我们聚焦于日本历史上那些关键的权力更迭、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催生的文化与思想的碰撞。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军事史,而是一部关于权力、忠诚与生存的宏大叙事。 第一部分:镰仓幕府的瓦解与南北朝的烽烟 镰仓幕府,这个由源氏家族建立的武士政权,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统治后,逐渐显露出内部的裂痕。本书首先剖析了后醍醐天皇“建武新政”的尝试及其迅速失败的原因。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意图恢复天皇的实际权力,却因对新兴武士阶层的傲慢态度和治理经验的匮乏而陷入困境。 我们将详细梳理足利尊氏的崛起轨迹。他如何从幕府的拥护者转变为挑战者,并在“观应之乱”后,成功地将权力中心转移至京都,建立了室町幕府。这一时期的核心议题是“武士的合法性”——如何将战争中的功绩转化为稳定的政治权力。 南北朝时期,不仅仅是两股政治势力的对峙,更是对日本国家形态认同的深刻撕裂。本书将通过对各路守护大名的分析,展现地方豪族如何在中央权力真空期迅速壮大,并逐渐形成具有独立倾向的军事集团。我们不只关注京都的朝廷斗争,更着眼于地方上如新田义贞、楠木正成等忠贞武士的悲壮抗争,他们的失败,象征着旧秩序的无可挽回的终结。 第二部分:战国风云的酝酿——“下克上”的时代精神 室町幕府后期的衰微,为战国时代的到来埋下了伏笔。本书深入探讨了“下克上”(以弱胜强,以少服多)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这不仅是军事上的革新,更是一种社会观念的转变——血统与出身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能力与战功成为衡量价值的首要标准。 我们将详细考察应仁之乱对京都及周边地区的毁灭性影响。这场内战不仅摧毁了室町幕府的权威,更导致了守护大名制度的崩溃。地方势力借机崛起,传统秩序被彻底打乱,日本进入了长达百年的无政府状态。 细致分析了早期战国大名的结构。例如,斯波氏、畠山氏等传统守护大名的衰落,以及如斋藤道三、北条早云等通过非正统手段夺取领地的“新贵”的治理策略。这些新兴大名是如何在混乱中建立起自己的“一国一城”体系,并尝试建立更高效、更具弹性的行政和军事体制的。 第三部分:铁炮的冲击与宗教的力量 铁炮(火绳枪)的传入,是改变日本战争形态的关键事件。本书将分析种子岛的商人与火枪匠人如何将这种来自欧洲的武器迅速本土化,并探讨它对传统武士战术,特别是弓术和骑兵冲锋的颠覆性影响。 同时,本书也关注了宗教力量在乱世中的角色。一向一揆(净土真宗信徒的武装起义)的兴起,展现了宗教信仰如何跨越社会阶层,形成强大的、甚至能够挑战大名的军事集团。对比战国大名对寺社势力的压制与利用,揭示了权力核心如何试图驯化或消灭具有独立武装的宗教团体。 第四部分:文化与艺术的“幽玄”与“侘寂” 在血腥的权力争夺之外,日本文化也经历了深刻的演变。室町时代是“幽玄”美学达到顶峰的时期,如能剧的成熟、水墨画的兴盛(雪舟大师的探索)以及茶道的萌芽。本书将阐释在战乱不休的背景下,文化是如何成为一种逃避现实、寻求精神慰藉的途径。 此外,我们还会探讨《徒然草》等著作中所体现的对无常世间的哲学反思。武士们在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时,对生命、忠诚和美学的理解,形成了独特的“物哀”情怀,这是理解那个时代武士精神不可或缺的一环。 结语:新时代的序曲 本书的叙述止于织田信长登上历史舞台的前夜。通过对前期的深入剖析,我们得以理解,战国时代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中世纪社会结构崩溃、经济基础变革与军事技术革新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理解日本从“中世的混乱”走向“近世的统一”的历史框架,展现那个时代精英阶层的挣扎、创新与最终的命运。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在旧秩序的废墟上,孕育出孕育出统一日本的强大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书名中的“访关东看风云”这个短语中,我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种动态的视角,这比一个静态的“关东史”要来得更吸引人。它暗示着作者或编纂者并非仅仅坐在书房里整理旧档,而是可能带有一种“考察者”或“见证者”的姿态去审视那段时期的局势。这种“访”字,赋予了历史叙述一种亲临现场的代入感。我期待这本书能展现出关东地区在特定历史阶段,如何成为各方势力角力的焦点,那些“风云”是如何聚集、如何爆发,又是如何被当时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们所应对的。希望这种“现场感”能透过文字的力量,将读者带回到那个充满张力和不确定性的历史空间中去,感受那些决策背后的气候变化。

评分

拿到这套书时,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定位和系列传承感。看书名和出版社信息,显然这是《军鉴》系列中的一员,意味着它在叙事风格和资料考据上,应该遵循着一套成熟的标准。对于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来说,系列感是非常重要的,它提供了一种知识体系的连续性。我猜测,这一册《访关东看风云》应该不仅仅是罗列事件,更可能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关东地区——进行深度剖析,试图从区域性的视角去解读更宏大的历史变迁。这种聚焦于特定地域的叙事策略,往往能提供更具象、更生动的历史场景。它不同于那种通史式的概述,而是像一个特写镜头,将镜头拉近,聚焦于那片土地上风云变幻的细节,这对我来说极具吸引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剔,光是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封面选用的材质和字体排版,都透露着一种低调而有力的古典美学,让人不禁联想到古籍的韵味。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具体内容,但仅从外观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那种对历史文献的尊重,通过精美的装帧工艺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作为案头书还是收藏品,都显得非常有品位。我尤其喜欢它那种不张扬的封面设计,没有用太多花哨的图画去渲染“战争”或“历史”,而是用朴实的色调和严谨的布局,暗示着其中蕴含的严肃与深度。这种视觉上的克制,反而更能激发读者对内容本身的好奇心,让人期待翻开扉页后,那一段段尘封的往事会以怎样精炼的笔触呈现。期待它能像它的外壳一样,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和反复品读。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拿在手上感觉重量很到位,不会太轻浮。从封面散发出的那种严谨的气质来看,它似乎摒弃了许多通俗历史读物爱用的煽情笔法,更倾向于一种冷静、客观的记录方式。我个人对这种“军鉴”体裁的书籍抱有很高的期待,因为它们通常意味着详实的史料支撑和对史实的尊重。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不同于主流教科书的侧面叙事,尤其是在描述战略决策和人事变动时,那些隐藏在宏大叙事背后的微观动机。好的历史写作,能让读者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真实处境和复杂人性,而不是将他们简化为符号。我对这本书能否做到这一点抱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期待是建立在对其出版系列专业性的初步判断之上的。

评分

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出乎意料地好,不是那种廉价的、容易反光的纸张,而是偏向哑光和略带米白的色调,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关照,常常是优质出版物的标志之一。很多时候,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载体来承载。纸张的触感和油墨的清晰度,直接影响了阅读的沉浸感。对于涉及大量人名、地名和时间点的历史著作来说,清晰的排版和不易疲劳的纸张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保障。如果内容本身足够扎实,那么配上这样的阅读载体,无疑是锦上添花,能大大提升阅读过程中的舒适度和专注度。这体现了出版社在细节上对读者群体的尊重,他们知道他们的读者是会细细品味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