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体解剖学实验教程(江会勇)
定价:28.00元
作者:江会勇,郑德宇,涂腊根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609629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本书以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人体解剖学》为蓝本,根据高职高专医药皖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各院校实际教学条件编写而成。全书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大部分。其中,验证性实验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断面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本书是一本比较系统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材,具有实用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护理、助产、中西医绪合、口腔、影像、检验、美容、康复等专业使用。
目录
篇 验证性实验
章 系统解剖学
节 运动系统
实验一 骨学概论及躯干骨
实验二 颅骨
实验三 上肢骨
实验四 下肢骨
实验五 骨连结
实验六 骨骼肌
第二节 内脏学
实验一 消化管
实验二 消化腺、腹膜
实验三 呼吸道、肺、胸膜、纵隔
实验四 肾、输尿管、膀胱、女性尿道
实验五 男性生殖系统
实验六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三节 脉管学
实验一 心脏
实验二 血管
实验三 淋巴系统
第四节 感觉器
实验一 视器
实验二 前庭蜗器
第五节 神经系统
实验一 脊髓、端脑
实验二 脑干
实验三 小脑、间脑
实验四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脑的血管
实验五 神经传导通路、内脏神经
实验六 脊神经、脑神经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实验一 内分泌腺
第二章 局部解剖学
第七节 头部
实验一 头部的解剖
第八节 颈部
实验一 颈部的解剖
第九节 胸部
实验一 胸前、侧壁和膈
实验二 胸腔、胸腔脏器和纵隔
第十节 腹部
实验一 腹前外侧壁
实验二 腹膜、结肠上区
实验三 结肠下区、腹膜后隙
第十一节 盆部与
实验一 盆部与的解剖
第十二节 脊柱区
实验一 脊柱区的解剖
第十三节 上肢
实验一 腋窝、肩部的解剖
实验二 上肢前面的解剖
实验三 上肢后面及手部的解剖
第十四节 下肢
实验一 臀部、股后区、胭窝的解剖
实验二 股前内侧区、小腿前外侧区及足背的解剖
实验三 小腿后区、踝后区、足底的解剖
第三章 人体断面解剖学
实验一 头部(1)
实验二 头部(2)
实验三 胸部
实验四 腹部
实验五 盆部、脊柱区和四肢
第四章 口腔解剖学
实验一 上下颌骨及相关颅骨
实验二 颞下颌关节和头部肌
实验三 颌面口腔的主要血管、神经和腮腺
实验四 颌面口腔的局部解剖
实验五 颈部的局部解剖
实验六 颌面部的表面解剖标志与应用
第二篇 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 肝纤维化标本的解剖、组织和病理学观察
实验二 心的解剖、发生与心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
实验三 心肌梗死标本的解剖、组织和病理学表现
实验四 病毒性肺炎标本的解剖、组织和病理学表现
实验五 慢性标本的解剖、组织和病理学表现
第三篇 创新性实验
实验一 小鼠的采集
实验二 大鼠胚胎致畸实验
实验三 石蜡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
实验四 Grimelius银染反应显示豚鼠小肠内分泌细胞
实验五 生物塑化标本的制作实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在实验流程的安排上,这本书展现出了一种非常严谨的、符合人体解剖学自然顺序的编排逻辑。它没有采用随机的章节顺序,而是严格按照从大体解剖到微观结构,从系统到局部的顺序推进。比如,它先是花了很大篇幅介绍肌肉骨骼系统,在学生对支撑结构有了初步认知后,再引入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这些相对复杂的网络结构。这种结构化的学习路径,使得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串联,而不是零散的记忆碎片。此外,在每个实验单元的末尾,作者都设计了“自我检测与反思”的环节,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选择题,更多的是开放性的思考题,要求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上。这种引导式的提问方式,真正培养了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背诵名称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质感,那种略带磨砂的触感,让初次翻阅的人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专业性。我本来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的实验教程太多了,很多都只是理论的堆砌,缺乏实操的指导性。然而,这本书的开篇就给了我一个惊喜。它没有直接跳入枯燥的解剖图谱,而是花了大篇幅来讲解实验前必须掌握的安全规范和基本操作技巧。特别是关于标本处理和器械使用的部分,描述得细致入微,即便是第一次接触实体标本的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清晰的指引,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初期的手足无措。文字的排版也极为考究,逻辑层次分明,关键步骤都用粗体或者不同颜色的字体做了强调,这对于在实验台上需要快速定位重点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弥补现有教材在“动手能力”培养上的不足,这一点从后续章节的编排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让人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配图质量,绝对是业内顶尖水准。我手里拿着这本书和另一本传统的图谱进行对比,感受非常明显。很多解剖图谱的插画往往过于“概念化”,失真严重,导致我们在实际观察真实的组织结构时,反而对不上号。而这里的插图,无论是线条的精细度还是对光影和组织纹理的还原,都达到了近乎照片级别的真实感。更重要的是,这些图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紧密地结合在实验步骤的说明中,哪里需要哪张图,图上会用不同颜色的箭头和编号清晰地标注出对应的结构名称,简直是“手把手”的教学模式。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高质量的彩色照片,展示了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标本实际外观,这对于我们理解“理想图谱”与“真实实践”之间的差距,有着不可替代的帮助。这套图文结合的质量,无疑是这本书最值得称赞的亮点之一。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的纸张和装帧质量,这对于一本经常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下使用的工具书来说,太重要了。市场上很多实验教材为了控制成本,使用纸张薄且易损,一沾上福尔马林或者其他试剂,很快就会卷边、变黄,甚至撕裂。而这本书的用纸偏厚,表面处理得当,即便是被不小心溅到少量液体,也能迅速用纸巾擦拭干净而不留痕迹,这极大地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装订方面,它采用了平摊性很好的设计,在做实验时,可以完全摊开放在实验台上,不必费力地用手去按住书页,这让双手可以更专注于操作本身,避免了因频繁翻页或压书导致的实验中断。对于一个经常需要长时间进行实验操作的人来说,这种细节上的关怀,体现了作者和出版方对使用者体验的深度考虑,使得这本书真正成为了一个可靠、耐用的实验伙伴。
评分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包容性设计。对于我们这种非医学专业背景,但又需要了解基础人体结构的爱好者来说,很多专业教材的术语密度实在太大了,读起来晦涩难懂。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介绍每一个系统或器官的结构时,都会先用一段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像是在进行一次轻松的导览,然后再逐步深入到复杂的专业名词和精细结构。举个例子,讲解心脏的四个腔室时,作者没有直接抛出房室瓣、心房、心室的复杂关系,而是先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血液循环的路径,这个“故事化”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即便是那些对生物学感到畏惧的人,也能在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下,找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这种兼顾深度与广度的叙事策略,使得这本书既能满足专业课的要求,也能作为很好的科普入门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