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季羡林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全14册包括:《季羡林谈国学》《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谈人生》《读书·治学·写作》《赋得较为的悔》《红》《一生的远行》《彼岸印迹》《牛棚杂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象牙塔日记》《悼念忆:师友回忆录》《风风雨雨一百年》。 季羡林 著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文化传承的读者,我深知“定自选集”的意义。它意味着一个学者一生学术成果的某种定论和高度概括。这套书收录的内容,涉及的年代跨度极长,反映了季老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学术耕耘。我特别喜欢他探讨“学问与人生”关系的文章,他总能将最复杂的哲学命题,用最朴素的语言解释清楚,那种洞穿世事的豁达感,是现代社会急需的一种精神养分。而且,这套书的注释做得非常到位,对于一些冷僻的术语和典故,都有清晰的解释,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到季老学术思想的精髓。翻阅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让人在浮躁的时代里,找到一个可以沉淀下来的精神角落。礼盒套装的这种设计,也让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件可以世代传承的藏品,而非仅仅是一套读物。
评分我对国学大师的著作有一个偏见,就是总觉得他们的作品过于高冷,难以接近。但这套选集在选材上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除了那些奠基性的重要论文之外,还收录了不少季老在不同场合下的讲演稿和书信节选。特别是那些关于学术批评和对待年轻学人的教诲,读来令人感慨万千。他文字中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深沉热爱,透过这些看似随性的文字也清晰可见。我特别留意了关于他早期留学经历的片段,那种在异国他乡探索求知的艰辛与喜悦,被他描述得既有史诗感,又不失个体的情感温度。这套书的装帧虽然是精装,但内文的纸张选择和字体的排版却非常柔和,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酸涩,这在如今很多追求形式大于内容的出版物中,实属难得的匠心。
评分这套选集的装帧细节,真的值得称赞。礼盒采用的是那种比较典雅的墨绿色系,配上烫金的书名,低调中透着一股庄重。我喜欢它在章节分隔上的处理,每一部分似乎都有一个专门设计的扉页,用一些季老相关的题词或者他所研究的异域文字作为点缀,这种设计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仪式感。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大师文集,但很多都只是简单地将文章堆砌起来。而这套“定自选集”,显然是经过了专业的梳理和编辑的,它试图构建一个立体的季羡林形象:既有严谨的“汉学家”,也有浪漫的“东方学者”,更有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哲人”。我尝试着从印度史的角度切入阅读,发现他对于细节的把握和对宏观趋势的判断,是如此精准有力,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位跨越了数个学科的巨匠。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重读季老的几篇关于人生哲思的散文,比起他那些严谨的学术著作,这些篇章更像是他内心世界的独白,坦诚而又充满智慧的光芒。这套选集的好处就在于,它把不同时期的、不同领域的文章巧妙地编排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对话。比如,读完一篇关于印度文化起源的考据,紧接着可能就是一篇谈论故乡风物的小品文,这种张弛有度,让阅读体验非常舒服。它不像单纯的学术论文集那样容易让人感到疲惫,而是像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在你身边娓娓道来,时而高屋建瓴,时而贴近生活。我注意到,很多篇目都有季老的亲笔签名或手稿的影印件作为插页,这对于研究者和普通读者都是极大的福利。那种墨迹的痕迹,仿佛能穿越时空,让人感受到老先生伏案疾书时的专注与心境。这不只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历史切片。
评分这套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和精装的质感,就让人心里踏实。我本来对这种“定自选集”是抱有一点保留态度的,总觉得精选的东西难免会有取舍的遗憾。但是翻开目录,看到里面收录的篇目,特别是那些早期发表的、现在已经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的旧文,心里就明白这套书的价值所在了。季老先生的学问,那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我尤其喜欢他谈论中西文化交流的那几篇,他的视角总是那么宏大,却又在细节处见真章,让你感觉到他行走在两条文明的河流中间,既是观察者,也是摆渡人。读他的文字,就像是进行一场漫长而宁静的学术漫步,每走一步,都能看到新的风景,那些关于佛学、梵文、敦煌学的论述,虽然门槛不低,但季老的笔法又带着一种温润的引导性,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装帧上的用心看得出来,礼盒的那个设计,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陈设,提醒着自己要时常拾起这沉甸甸的学识来温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