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左传正宗/华夏国学经典正宗文库 |
| 作者 | 李索 |
| 定价 | 59.00元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059723 |
| 出版日期 | 2011-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899Kg |
| 内容简介 | |
|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同时又是我国早的历史散文和叙事散文名著。此外,从汉始,《左传》就被尊为“经”,所以还是传统儒学和国学的核心经典。因此,无论是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在文学史、文化史以及经学史上,《左传》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左传》一书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成书时间约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年。学界一般认为,左丘明写《左传》的原意是用来解释《春秋》的。《春秋》是我国早的一部大事纪要性质的编年体史书,类似于今天的大事年表,相传为鲁国历代史官所记,孑L子曾做过修订,在先秦时期就被尊为“经”。《春秋》记事从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至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止,共242年。《左传》记事也同《春秋》一样,以鲁国国君的世次为序,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依次经过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十二公,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比《春秋》多记了13年,共记录了255年的历史。(《左传》中鲁哀公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81年~前479年)“孔丘卒”的《春秋》经文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所补,称为“续经”。)后又附记了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晋国韩赵两家灭智伯一事。 今天所见到的《春秋》共一万六千余字,却记载了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大事,每条记载多则二十余字,少则几个字,其简约程度可想而知。由于《春秋》记事过于简约,所以《左传》对《春秋》的解释与今天常见的注解并不相同,其重点不在于字词的注音释义,而在于增补史实以印证、阐发、补充,甚至订正《春秋》。如《隐公元年》“郑伯与其弟共叔段争斗”一事,经文记载为“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仅9个字,《左传》对这一条的解释却用了540多个字,从庄公和共叔段出生开始,到把共叔段驱逐出郑国,将其母亲姜氏安置到城颍,终又与姜氏“和好如初”为止,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做了全面、详尽而又精炼的记述,塑造了郑庄公、共叔段、姜氏、祭仲、公子吕、颍考叔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文字则是经文字数的六十余倍。从而使后人在详细了解发生在郑国的这一重要事件的同时,更准确地理解了《春秋》经文的义理,并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宫廷矛盾、风土人物等有了较明晰的认识。此外,《左传》还补充了发生在当时而《春秋》没有记载的一些事件,其文字被称为“无经之传”。 |
| 作者简介 | |
| 李索,男,1954年生,文学博士,教授,现任大连大学文学院院长1982年起在高校从事汉语史和中国古典文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出版学术著作11部,主编高校本科教材2部。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70余篇,获省 |
| 目录 | |
| 卷一 隐公 隐公元年 隐公二年 隐公三年 隐公四年 隐公五年 隐公六年 隐公七年 隐公八年 隐公九年 隐公十年 隐公十一年 卷二 桓公 桓公元年 桓公二年 桓公三年 桓公四年 桓公五年 桓公六年 桓公七年 桓公八年 桓公九年 桓公十年 桓公十一年 …… 卷三 庄公 卷四 闵公 卷五 僖公 卷六 文公 卷七 宣公 卷八 成公 卷九 襄公 卷十 昭公 卷十一 定公 卷十二 哀公 |
| 编辑推荐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文摘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说实话,市面上的“国学经典”系列良莠不齐,很多打着正宗旗号的,内容却经不起推敲,要么是过度解读,要么是翻译腔太重,读起来味同嚼蜡。但这一本,从选材到论证逻辑,都展现出一种近乎苛刻的严谨性。我特意比对了几个关键的战役叙述,发现它在还原历史现场感和忠实于原始文本之间的平衡把握得极好,读起来让人非常信服,有一种“这就是最接近真相的版本”的踏实感。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着实令人叹服。初读之下,便觉作者的解读角度新颖独到,对于一些经典段落的阐释,既贴合原文的语境,又融入了对后世影响的深刻洞察。它不像一些注疏那样枯燥地堆砌考据,而是用一种近乎对话的方式,将那些遥远的先秦故事重新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读完整整一个章节,酣畅淋漓,感觉自己的思维也被引导着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历史逻辑和人性光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典雅的气质扑面而来,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内页的字体选择和排版也相当考究,墨色浓淡适宜,阅读起来既舒适又有一种对经典的敬畏感。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的用心,比如扉页上的印章和纹饰,都透着一股子正宗的味道,让人感觉手里的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载体。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持续热情的业余爱好者,我希望能有一本能够真正“用起来”的工具书,而不是束之高阁的摆设。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注释清晰明了,关键概念的解释精准到位,即便是初涉《左传》的读者也能很快跟上节奏。更重要的是,书中提供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串联,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结构和道德观念,让我在阅读历史事件时,不再是冷冰冰地看流水账,而是能体会到人物选择背后的复杂性。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心境上的沉淀。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跟随春秋时代那些君子们的言行周旋,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它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既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有细腻入微的士大夫之间的情谊与权谋。每读完一篇,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对“义”与“利”、“忠”与“奸”的理解,都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