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庄子通解 | 作者 | 陆永品 |
| 定价 | 118.0元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ISBN | 9787511722935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字数 | 410000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又称《南华经》)既与《周易》、《》并称“三玄”,同为道家学说的源头,又是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一部重要典籍,两千余年来以其宏富、深邃的哲思和汪洋纵恣、想象瑰奇的文风滋养了无数后来者。然而《庄子》一向难读,自古及今治庄学者在这一领域可谓歧见杂出,不胜覼缕。 本书以清人郭庆藩《庄子集释》为底本,以会注、会评形式集众家所长,尤其得力于明代憨山《庄子内篇注》、陆方壶《南华经副墨》、陈荣选《南华经句解》,清代宣颖《南华经解》、林云铭《庄子因》、吴世尚《庄子解》、胡文英《庄子独见》和刘凤苞《南华雪心编》等书的诠释,完整、准确地向读者展现这位上古哲人的形象。 本书对原文字句有详尽的注释,此外还有题解、串讲和按语。作者陆永品先生治《庄子》逾五十年,本书为其一生心力所在。
|
| 作者简介 | |
| 陆永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一生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自1993年起享受特殊津贴。 主要著作有《老庄研究》、《司马迁研究》、《诗词鉴赏新解》、《庄子通释》、《庄子选集》、《庄子选译》、《庄子选评》、《唐宋词选》(合著),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先秦两汉部分)、《俞平伯名作欣赏》,编选《俞平伯集》、《史记论文·史记评议》等,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一、本书以中华书局出版的郭庆藩《庄子集释》为底本,在字、词、句校注方面参酌其他版本,每篇皆有题解、注释、串讲。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阐明问题,作者在注释中或在每则寓言故事后,适当地加了按语。 二《庄子》一书,为道家之集大成者,蕴含深邃哲理,博大玄深,旨归至约,令人费解,历来治庄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歧义纷呈。本书除对难识难懂之字、词、句注释、音义和串讲外,还作了适当考证。对不同见解,亦择善列出,以供参考。 三、本书为普及与提高、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著作,因此,在题解、注释和串讲中,往往征引治庄学者的独到见解,一方面有助于读者理解,同时也表现出本书的学术性。 四、《庄子》不同版本与治庄著作多达百馀种,征引前贤著作甚多。
|
| 文摘 | |
| 导读 |
| 序言 | |
| 序言 庄子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等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代的影响十分深远。明末清初的评论家金圣叹把《庄子》、《离骚》、《史记》、《杜甫诗集》、《水浒传》、《西厢记》并列为“六才子书”,也说明了《庄子》一书的杰出成就。 陆永品同志是我的学生,他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即与我相识,其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都由蒋天枢先生和我指导。他大学毕业后,即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他历来的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都曾陆续寄给我看。他在古典文学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尤其是在《庄子》研究方面,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就,成为庄子的研究专家。他研究庄子长达四十年之久,对庄子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曾出版过《老庄研究》,并发表许多研究庄子的论文。后来,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庄子选集》(收入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庄子选译》(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庄子通解》,正是他在长期研究老庄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力著。 《庄子通解》,除有《庄子》原文三十三篇外,还有题解、注释、串讲、按语,以及征引古今治庄学者的精辟见解,资料富赡翔实,语言精当准确。此书与一般《庄子》注本不同,它虽然侧重于庄子的文学特色研究,但也兼顾研究庄子的哲学、美学等方面的问题。作者在本书《导读》中,又对庄子在哲学和美学方面的非凡建树及其高度的文学艺术成就,都予以简明而独到的论述。这种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著作,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很适宜大学生、研究生、作家和大学文科教师阅读与参考。古代的著作,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本着批判与继承的原则,广大读者必定会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知识水平。 王运熙 二〇〇三年十月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思想史的业余研究者,我习惯于对比不同学派对同一经典的不同解读路径。这部《庄子通解》在处理那些极具争议性的段落时,展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批判性思维。它不是盲目地推崇某一家之言,而是将历代主要的注家观点一一列出,进行细致的比较和梳理,最后才给出作者倾向性的解释,并且明确指出其论证的逻辑基础。例如,在讨论“养生主”时,它对比了后世儒家思想对道家“任自然”的批判性继承,这种跨越时代的对话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思考维度。这种不偏不倚、全面呈现的思想交锋,使得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它提供给读者的不是一个封闭的结论,而是一个开放的、可以继续深入探讨的平台。这对于我们理解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脉络,非常有帮助。
评分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时常感到心神不宁,急需一种能够平复情绪的“精神良药”。我本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没想到它提供的视角极其独特,充满了治愈的力量。庄子的思想,在我看来,就是教人如何与世界达成和解,如何超越世俗的烦扰。这本书的解读恰恰抓住了这种“出世而入世”的精髓。它没有用那种生硬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对话,引导读者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我记得有段文字讨论“齐物论”,作者的阐述让我猛然意识到,我们日常的焦虑往往来自于对二元对立的执着——成功与失败、美与丑。一旦接受了万物齐一的观点,心境自然就开阔了。这几天,我发现自己面对突发状况时,心态明显平和了许多,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被小事牵动情绪,这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学术研究,上升到了生活哲学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它成功地在保持庄子原著那种天马行空、恣意汪洋的浪漫色彩与现代读者易于接受的清晰逻辑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很多现代对古文的解读,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满了艰涩的术语,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要么为了追求流畅性,过度地“意译”和“现代化”,使得原著中那种独特的韵味和张力荡然无存。然而,这部作品的作者似乎深谙此道,他在翻译古奥的句子时,选词精准,既保留了庄子语句中特有的跳跃性和画面感,又通过恰当的句式调整,确保了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用现代的语言,重新为你吟诵那些古老的、充满生命力的篇章,那种听觉和智力上的双重享受,是很少有书籍能带给我的。它让我重拾了对古典文学的敬畏与热爱。
评分我是一个对古代文学和哲学抱有浓厚兴趣的“老学究”,阅读这类书籍时,最看重的就是译注的深度和广度。这部作品的注释部分,简直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注解。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解释上,而是深入到汉代、魏晋时期乃至更早的文化背景中去剖析每一个典故的来由和深层意涵。比如对“逍遥游”中几个关键寓言的阐释,作者引用了大量出土文献和同时期的杂家著作进行旁证,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理解框架。我发现,很多我以往阅读其他版本时感到晦涩难懂的地方,在这里都得到了豁然开朗的解答。作者的文字功底极其扎实,行文如行云流水,逻辑严密却又不失文采,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这种将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完美结合的尝试,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过去自以为已经理解透彻的庄子篇章,发现自己过去的理解可能仅仅触及了冰山一角。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硬壳烫金的书名在灯光下泛着低调而古典的光泽,那种触感仿佛能直接连接到千年前的智慧。拿到手里,分量感十足,就知道里面承载的内容绝非泛泛之辈。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纸张的选择,米白色的纸张,墨色清晰,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排版上,作者似乎非常注重读者的体验,注释和原文的对照清晰明了,对于初涉道家思想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友好的设计。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只是沉浸在它精美的外观和细致的装帧里,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我对内文的质量也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愉悦。我之前读过几本关于古代哲学的书,很多都只是简单地平装,缺乏一种仪式感,而这本《庄子通解》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人感觉每一次翻阅都是对先贤思想的郑重对待。那种厚重感,不仅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历史沉淀的重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