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丛书(第二辑)
定价:30.00元
作者:宋一苇,徐朝信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0100718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大众传媒时代,我们该如何理解艺术?该如何理解摄影?该如何理解摄影与艺术的关系? 以大众传媒时代为背景,以文化研究为方法,以视觉文化为题域,重新思考和理解摄影与艺术的问题,将会带给我们一些崭新的感受与理念。 本书为我们解决的就是这些似乎都悬而未决的问题。
目录
导言
章 摄影艺术的性质
节 作为一种艺术的摄影
一、艺术的创造性与摄影艺术
二、艺术的审美性与摄影艺术
三、艺术身份认同与摄影艺术
第二节 摄影时代的艺术震荡
一、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
二、摄影诞生与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
三、摄影诞生与文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四、摄影诞生与艺术主体地位的转变
第二章 摄影艺术的特点
节 审美性与审美泛化
一、视像感性与审美性
二、摄影艺术与审美泛化
第二节 视像性与视觉理性化
一、感性的直观与理性的视看
二、视看的两重性与视看的多样性
第三节 纪实性与仿真拟像
一、写实再现的真实性
二、仿真拟像的超真实性
第三章 摄影艺术教育的性质
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
一、摄影艺术教育与一般艺术教育
二、摄影艺术教育的审美独特性
第二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视觉艺术教育
一、摄影艺术教育与视觉艺术教育的联系
二、摄影艺术教育与视觉艺术教育的区别
第三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大众文化
一、摄影艺术的公共普及性
二、摄影艺术的大众文化性
三、摄影艺术的生活审美化
第四章 摄影艺术教育的特点
节 视看的感性直观性
一、视觉形象性
二、瞬间直觉性
三、视觉机械性
第二节 意象的艺术审美性
一、意象与仿像
二、意象与意境
第三节 影像时代的时尚性
一、当代文化媒介化与摄影艺术教育
二、视觉文化时尚性与摄影艺术教育
三、时尚双重性与摄影艺术教育
第四节 视觉形象的审美泛化
一、影像的增殖与审美的泛化
二、日常生活与传统艺术边界的消失
第五章 摄影艺术创作与欣赏教育
节 再现与表现O
一、摄影艺术的再现性
二、摄影艺术的表现性
第二节 直觉与构思
一、审美感受与创作冲动
二、概括化与典型化
第三节 形式与意蕴
一、形式美的追求
二、有意味的形式
第六章 摄影艺术的技术教育
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技术
一、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二、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
三、技术对于摄影艺术的重要性
四、外摄影技术教育状况
第二节 摄影技术的知识教育
一、摄影技术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二、摄影技术知识教育的方法
第三节 摄影技术教育的操作训练
一、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二、快速反应能力的训练
三、创意能力的培养
第七章 摄影艺术种类与流派教育
节 摄影艺术种类与摄影艺术教育
一、摄影艺术的分类原则
二、不同摄影艺术种类的艺术教育
第二节 摄影艺术流派与摄影艺术教育
一、摄影艺术流派的嬗变
二、风格各异的摄影艺术流派
第八章 摄影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人文价值关怀
一、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摄影艺术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
第二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生存智慧的培养
一、摄影艺术教育与人生理想的建立
二、摄影艺术教育与生存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生活情趣陶冶
一、摄影艺术教育与情感教育
二、摄影艺术教育与生活情趣的培养
第四节 摄影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一、摄影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提高
二、摄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实施
第九章 摄影艺术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节 中国近现代摄影艺术教育
一、近代摄影艺术理论的萌芽与发展
二、当代摄影教育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 摄影艺术教育在中国台湾
一、中国台湾摄影教育的历史状况
二、世纪年代中国台湾摄影教育的转型
第三节 摄影艺术教育在美国
一、大学摄影教育的兴起
二、多样灵活的摄影教育模式
图片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摄影爱好者和从业者细细品读的书。它在理论高度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既有扎实的学术根基,又不至于枯燥乏味。书的结构安排得十分清晰,逻辑性很强,从摄影的基础理论到高级的应用,再到教学实践,层层递进。我个人对书中关于“摄影的审美观念”部分的论述尤其感兴趣,它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摄影审美的差异,以及如何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建构新的摄影美学。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摄影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个人喜好,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艺术史和文化史的维度中去审视。此外,书中对于摄影教学方法的探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尤其是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当前艺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总而言之,这本书既能作为一本很好的参考书,也能作为一本引发思考的启蒙读物。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瞬间,就被它简洁大气的设计风格吸引了。翻开后,更是被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所折服。宋一苇和徐朝信两位先生,在摄影艺术教育领域深耕多年,他们的学识和经验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书中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摄影与时代精神”的探讨,它分析了摄影如何反映社会变迁,如何记录历史瞬间,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摄影表达对时代的关怀。这种将艺术创作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理念,让我觉得非常宝贵。同时,书中对摄影器材的介绍也并非停留于参数的比拼,而是更侧重于如何利用器材来更好地实现艺术构想。它引导读者去思考“工具”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摄影师自身的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摄影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成熟了。
评分读完这本《摄影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丛书(第二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摄影世界。从书的装帧设计就能感受到它的专业和用心,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无可挑剔,每一页都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在内容上,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技巧,而是从艺术教育的宏观视角切入,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摄影在整个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宋一苇和徐朝信先生的文字功底深厚,他们的叙述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启发性的引导,让读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的独特魅力。书中对摄影史的回溯,对大师作品的解读,以及对当代摄影思潮的分析,都做得十分到位,既有深度又不乏广度。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强调了摄影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认为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这种理念的融入,让这本书超越了一本纯粹的摄影技术指南,更像是一本引导读者进行艺术创作和思想启蒙的读物。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两位资深的艺术教育家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我摄影创作思路的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以往我对摄影的理解可能更多停留在技术层面,比如光圈、快门、构图等,但这本书却引导我走向了更深层次的艺术表达。它没有直接告诉你“怎么拍”,而是先告诉你“为什么拍”,以及“拍出什么样的感觉”。书中对摄影艺术理念的阐述,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每一次按下快门的目的。那些关于“摄影是凝固的诗歌”、“光影的舞蹈”之类的描述,虽然听起来有些文艺,但结合书中大量的优秀案例分析,却变得异常生动且富有感染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视觉叙事”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照片来讲述一个故事,如何运用镜头捕捉人物的情感,如何通过场景的设置营造氛围。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拍照者”,而是一个正在学习用视觉语言去表达和沟通的“创作者”。
评分这本书给予我的,远不止是摄影技巧的提升,更是一种艺术视野的拓展。它让我明白,摄影教育不仅仅是教人如何操作相机,拍出好看的照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能力。书中所阐述的“摄影即教育,教育即摄影”的理念,让我茅生敬畏。它强调了摄影教育在塑造个体人格、提升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个体经验与普遍情感”的连接的探讨,作者通过分析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如何将个人的独特视角转化为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艺术语言。这对于正在学习摄影的我和许多摄影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次快门的背后,都应该有一个思考的灵魂,每一次构图的背后,都应该有一种情感的驱动。它让我对“艺术”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