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浮生二十四小时
定价:88.00元
作者:杨凯生 摄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1080470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我相信照片能记录或明亮或暗淡的光影;能传载或高亢或低沉的声音;能展现或已发生或终将发生的历史。
——杨凯生
内容提要
《浮生·二十四小时》编排巧妙,以0时到24时的时间刻度作为轴线,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题材的近百张照片加以串连。翻阅起来,给人一种强烈的跳跃感,人们会跟随着他的镜头在时空中穿梭:这一刻还沉浸在对非洲大草原的无限遐想中,下一刻也许会被一位嚼着饼干的巴黎小女孩清澈的大眼睛所吸引。
目录
序一
序二
一天的开始 东山
渔民之一 霞浦
渔民之二 霞浦
古远的岩洞 卡帕多西亚
摇船人 白洋淀
高音谱号 红场
香客 衡山
水墨画之一 喀纳斯
水墨画之二 喀纳斯
睡梦长廊 威尼斯
未完成签约的会晤地 雷克雅未克
挑担妇人 霞浦
后的彩色天空 奥斯陆
海边的老人与狗 卡萨布兰卡
鸟与纯白的天空 徐州
藏族汉子 日喀则
洗衣老妇和家犬 吴江
蓝色火车 里吉山上
摩梭少女 泸沽湖边
穿和服的妇人 札幌
老人与树 布宜诺斯艾利斯
史书般的石墙 碛口
鬼屋 斯德哥尔摩
夏花与少女 莫斯科
藏族妇人 川藏路上
一对老年夫妇 瑞典王宫外
沙漠里的一棵羊 柴腾格里
小女孩 卡拉奇
哈桑二世清真寺之一 摩洛哥
哈桑二世清真寺之 二摩洛哥
像鸵鸟的马赛人 非洲草原
日晷树林 牡丹江
咖啡馆的女人和狗 Chantilly小镇
希腊风格遗址 小亚细亚半岛
海边的少年 斯德哥尔摩
纳吉铜像 布达佩斯
穿白衣服的小女孩 伊尔库茨克
马赛妇女和双胞胎 坦桑尼亚
乌鸦 北海道
作者介绍
杨凯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期供职于金融系统。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文摘
序言
刚拿到《浮生二十四小时》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毕竟“包邮”这两个字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内容不够分量。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预期。它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一本日记,或者是一本关于“生活本身”的散文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个人化,他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那些可能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在他笔下却变得熠熠生辉。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书里那种不动声色的观察力,他能够捕捉到人物最细微的情绪变化,以及环境对人的微妙影响。这本书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但它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能够让你沉浸其中,慢慢品味。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重新认识了生活的本质,以及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它让我明白,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子,也值得被认真对待,被仔细品味。
评分我一开始是被《浮生二十四小时》这个书名吸引的,觉得很有意境,但说实话,拿到书后,翻开第一页,并没有立刻找到我想要的那种“惊艳”。这本书的风格更像是一种娓娓道来的故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冲突,也没有戏剧性的转折,更像是在描绘一幅幅静止的画面,然后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情绪。我喜欢作者对细节的刻画,比如一个人物眼神的停留,一个微小的动作,一句欲言又止的话,这些都被捕捉得非常到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联想到一些老电影的片段,那种缓慢的节奏,以及画面背后隐藏的深意。它不像那种能够让你一口气读完,然后拍案叫绝的小说,更像是一本需要你慢慢品读,甚至可以随时停下来思考的书。我尤其欣赏书里对一些平凡人物的塑造,他们可能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同样值得被关注和记录。这本书让我体会到,即使是最平凡的生活,也蕴含着不平凡的深意。
评分我拿到《浮生二十四小时》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包邮”可能意味着内容会有些普通。但打开之后,我却被一种特别的氛围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而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书里的人物,好像都是我们身边最普通不过的人,他们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快乐,过着看似平淡却又充满细节的生活。我印象最深的是书里对“等待”的描绘,各种各样的等待,有的是对爱情的等待,有的是对机会的等待,有的是对未来的憧憬,甚至还有的是对死亡的漠然等待。作者用一种非常冷静的视角,将这些等待的状态一点点剥开,让我们看到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有时你会因为角色的执着而感动,有时又会因为他们的无奈而唏嘘。整本书读下来,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又不是那种绝望的悲伤,而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和接纳。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我在这二十四小时里,究竟经历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书中的一些段落,我甚至会反复阅读,试图去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那种关于生命、时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微妙联系的思考。
评分《浮生二十四小时》这本书,让我有一种时间静止的感觉。它不像那种情节紧凑、节奏飞快的书,而是像在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边,静静地观察着水面上飘过的落叶,以及岸边摇曳的芦苇。作者的文字非常具有画面感,他能够用最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最生动的场景,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书中所描绘的一切。我尤其喜欢书里对“孤独”的描绘,那种不是那种撕心裂肺的孤独,而是一种渗透在生活中的、淡淡的、习惯性的孤独。它不是贬义的,反而带有一种宁静和自我审视的意味。书中的人物,可能都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他们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点点地生活,一点点地感受。读这本书,我常常会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旁观者,默默地看着这些生命在二十四小时的时间里,上演着自己的悲欢离合。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瞬间获得什么“人生哲理”的书,更像是在潜移默化中,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你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生活。
评分这本《浮生二十四小时》给我的感觉,真的就像是偷窥了别人一天的人生,但又带着一种疏离的、诗意的距离感。书里没有那种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剧情,更多的是一种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像是将镜头对准了那些我们平时可能忽略的瞬间。比如,清晨第一缕阳光如何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微尘上,变成一幅流动的画;午后咖啡馆里,人们低语交谈的声音如何汇成一种模糊的背景音,却又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心事;又或者,深夜街灯下拉长的影子,和偶然经过的脚步声,构成一种孤独而宁静的画面。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擅长捕捉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那些不经意流露出的失落、喜悦、迷茫,甚至是一些难以言说的压抑,都被他描绘得淋漓尽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放慢节奏,细细品味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二十四小时的浮生梦境之中。它不是那种会让你一口气读完的书,更像是一杯需要慢慢品味的老茶,越品越有味道。我尤其喜欢书里对时间流逝的描绘,那种感觉很奇妙,既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又好像每一个瞬间都被无限拉长,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