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原动画设计——21世纪经典动漫系列教材
定价:42.00元
作者:赵前,李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3000691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讲解原动画设计的专业教材。书中介绍了动画艺术的起源和现代动画艺术发展的过程,以及动画的科学依据,重点是使初学者树立一个动画的思维方式,在实际的练习中,学会自我分析,进一步掌握原动画设计的技巧。
目录
章 原动画的原理
1.1 动画的起源,原画的由来
1.2 动画艺术特征和风格
1.3 三维动画
第2章 动画力学
2.1 动画力学的理论和应用
2.2 动画中力学的应用理论
2.3 动画中力学应用的特点
第3章 动作设计技法
3.1 挤压和拉伸
3.2 预备动作
3.3 重叠动作和动作的跟随
3.4 动画姿势
3.5
第4章 动作高读物地殊技法
4.1 原画设计中的造型
4.2 头部转动的动画技巧
4.3 眼睛的动画技巧
4.4 动画口型
4.5 动画设计与景立体空间的关系
4.6 一拍一(单格张)的动作设计技巧
4.7 自然现象的动画画法
4.8 行走的动画技法
附录 动画专业术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觉得,好的教材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会让你感到畏惧,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引领你一步步探索未知的领域。这套“21世纪经典动漫系列教材”,就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在我看来,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故事性”的教学设计。书中并没有枯燥地讲解各种线条和几何图形,而是将每一个绘制技巧都融入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者场景构建中。比如,在讲解如何绘制具有张力的构图时,作者会虚构一个惊险的追逐场景,然后一步步拆解,告诉你如何运用引导线、景深和焦点来营造紧迫感和空间感。这种“情境式”教学,让学习过程变得异常有趣,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完全沉浸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去思考,去感受,去尝试。此外,书中对色彩运用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只是告诉你RGB和CMYK的区别,而是深入探讨了色彩的情绪联想,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动画风格中,通过色彩来烘托氛围,塑造人物的性格。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冷暖对比”的章节,通过对比不同色温的角色设计,直观地展示了色彩如何影响观众的情感认知。读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打动人心的画面,背后蕴含着如此精妙的色彩哲学。这本书,真的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动画背后更深层的艺术魅力。
评分这套“21世纪经典动漫系列教材”的名字真是直击人心,“满28包邮”的字眼,瞬间就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仿佛不是一本冷冰冰的书,而是来自一位热心朋友的推荐。当我真正翻开它,那种惊喜感更是油然而生。教材不仅在装帧上颇具匠心,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属上乘,每一页都充满了对动画的热情。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角色表情塑造的部分,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表情,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情绪背后的人物心理活动,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图解,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一个细微的嘴角上扬或眉毛的颤动,都能传递出怎样的信息。而且,它还非常贴心地提供了不同风格的参考案例,从日系可爱风到欧美写实风,再到一些小众但充满创意的独立动画风格,应有尽有,仿佛一次跨越次元的盛宴。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动态平衡”这个概念的阐述,它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简单易懂的练习,让初学者也能迅速掌握如何在画面中创造出活力和生命感。读着读着,我仿佛能听到角色在纸上跳跃的声音,看到了他们鲜活的生命在跃然纸上。对于我这样对动画充满热爱,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点亮我创作之路的一盏明灯,它让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也让我对动画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工作多年的“老”动画爱好者,我阅览过不少动画教程,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是过于基础,要么是理论过于晦涩。这套“21世纪经典动漫系列教材”,却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它并非只关注于技法的传授,更强调“设计思维”的培养。书中大量的篇幅被用来探讨“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以及“如何为角色注入灵魂”。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角色弧光”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让角色成长,而是通过对多部经典动画的深入剖析,让你理解不同类型的角色弧光,以及如何在故事的不同阶段,通过事件和选择来塑造角色的变化。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动画叙事节奏”和“观众心理引导”的讨论,这对于我这种渴望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有血有肉的故事的创作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明白,好的动画不仅仅是好看的画面,更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情感共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留白”和“暗示”等留白艺术的运用分析,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叙事技巧,能够让观众在想象中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动画艺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的魅力,也让我对如何创作出真正有深度、有灵魂的作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动画制作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并且愿意反复阅读的,却少之又少。这本“21世纪经典动漫系列教材”,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和“前沿性”的完美融合。作者显然是深谙动画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并在教材中融入了许多当下最流行、最有影响力的动画作品的案例分析。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镜头语言”的阐述,它不仅仅讲解了基础的运镜技巧,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分析大量经典动画电影中的镜头运用,揭示了如何通过视角的切换、景别的变化以及镜头运动来推动叙事、塑造人物情感,甚至影响观众的心理。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蒙太奇”的章节,通过几个不同风格的蒙太奇片段,清晰地展示了这种剪辑手法的强大表现力,以及它如何能够极大地提升动画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3D动画与2D动画结合”的先进理念,这对于我这种既喜欢传统手绘,又对现代CG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并没有强迫你选择一种风格,而是鼓励你融会贯通,探索更多可能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动画艺术在技术和理念上的不断创新,也激发了我对未来动画发展的无限遐想。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教材应该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他会和你分享他的心得体会,也会指出你可能遇到的陷阱。这套“21世纪经典动漫系列教材”,恰恰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它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与读者进行“对话”。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学习曲线”的分析,它非常诚恳地指出了初学者在学习动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在讲解“透视原理”时,它并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让你在不同场景下感受透视的变化,并鼓励你去实践,去犯错,然后从中学习。书中关于“分镜脚本”的制作流程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画分镜,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分镜作为连接故事和画面的桥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分镜来规划叙事、控制节奏、营造氛围。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情绪板”的章节,它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如何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视觉元素,来确定动画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这对于我这样经常在灵感枯竭的创作者来说,简直是救星。而且,书中还非常注重“团队协作”的探讨,它让我认识到,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有效沟通。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动画制作的“工业化”一面,也让我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动画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