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28包邮 金秋风景

满28包邮 金秋风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立凤 著
图书标签:
  • 金秋
  • 风景
  • 摄影
  • 包邮
  • 图书
  • 自然
  • 季节
  • 户外
  • 艺术
  • 优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梅凯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ISBN:9787800699795
商品编码:2995065173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金秋风景

定价:158.00元

作者:朱立凤

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800699795

字数:

页码:2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朱立凤生于60年前的金秋季节,生活拮据的家境,使她从小知甘识苦,自强自立。不足l6周岁时,她奔赴新疆支边,成为同一批知青中年龄小的军垦战士。改革开放后,她投身商海,成功创业,当上常州市早一家私营饭店的老总。人到中年,她又涉足并迷上摄影,摄影采风的足迹遍及海内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辛勤采撷和酿制着光影的花蜜。平时,不论参加社会活动还是私人应酬,摄影器材不离身,时刻不忘抓镜头。世界上怕“认真”二字,朱立凤硬是凭着一股子认真劲儿,经商、摄影两不误,而且都取得了为人称道的佳绩。
朱立凤为人真诚、心地善良、热情豪爽、敢说敢做,刻苦耐劳。105年来,她热心慈善事业,慷慨资助失学少年儿童、残疾人、灾民、贫困的社会弱势群体等。她爱军、拥军,和新疆中哈边境的松拜边防连官兵结下了深厚的母子情谊,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朱妈妈”。2004年夏秋之交,我曾有幸与朱立凤等五人一起去新疆采风,辗转南北疆一月有余,上至军区领导,下至连队官兵,每到一处,无不受到热情接待,当年的老首长,老职工见到她时,比见到亲人还要亲,其情其景,若非亲临其境,实在无法想象。此次采风中,我亲眼目睹,这个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不足百斤、年近花甲之年的女子,浑身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面对蓝天、白云、大草原和雪团般的羊群,她的创作激情迸发,平均每天要拍掉六七个胶卷。那次她拍摄的《冰山之父》、《秋艳》等作品,后来在全国影展中获奖,还在日本展出并被收藏,另有一组16幅作品被收入“当代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品中。
在这本《金秋凤影》中,不仅收入朱立凤从近10年来拍摄的大量作品中挑选出的60幅作品,也用文字展示了她60年来风雨彩虹般的人生历程,是她生活与人生、摄影与人生的真实写照。

目录


作者介绍


朱立凤,女,大专文化,1950年8月8日生于四川省自贡市。
1966年8月支边新疆,后调入和静县干部招待所。
1978年11月调回常州武进第三招待所管区组长。
1985年武进县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总服务台班长。
1988年江苏百花影集厂副厂长。
1994年常州凤凰楼大酒家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
加入社会团体及社会: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常州市海外联谊会理事
民进常州市委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
民进常州市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常州市武进区摄影协会副主席
1993年1994年第六届中国函授摄影学院上海分院学员。
1994年荣获第六届中国函授摄影学院“学员”称号。
1995年凤凰楼被常州市经贸委评为首批常州市甲级饭店。
1996年-2002年荣获武进市文联一、二、三届“德艺双馨”奖。
1999年获高级摄影师称号。
2001年荣获民进江苏省委“基层干部“称号。
2002年荣获,“中国摄影家”称号。
2002年-2004年中原摄影学院学员。
2005年荣获“中国摄影家”称号。
2006年荣获“民进中央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荣获民进江苏省委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荣获江苏省“十佳母亲”称号。
2007年荣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2008年荣获常州市“宏扬常州精神07年下半年度十佳好事”。
2008年荣获常州市“宏扬常州精神07年度十佳好事”。

文摘


序言



《山河锦绣:当代风光摄影集》 一、本书简介:一窥中国大地之魂 《山河锦绣:当代风光摄影集》并非一本描绘秋日特定景象的画册,而是一部跨越四季、纵览神州大地的摄影史诗。本书汇集了当代顶尖风光摄影师们历经数年、深入偏远角落的心血之作,旨在捕捉和定格中国地理景观中最具生命力、最富戏剧性的瞬间。 本书的选图标准极其严苛,摈弃了所有过于程式化、缺乏新意的构图和色彩。我们聚焦于“力量”与“宁静”的对立统一,展现了中国地貌在时间洪流中的深刻变化与永恒之美。从北国冰雪的冷峻,到南疆热带雨林的葳蕤,从西部高原的苍茫,到东部海岸线的灵动,读者将经历一场视觉上的洗礼。 我们深知,每一张优秀的风光照片都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情感的投射。因此,本书的编排逻辑遵循地理板块的自然过渡,而非季节的线性发展。读者将跟随镜头,从青藏高原的极致高远,一步步“下降”到长江流域的烟雨迷蒙,感受不同纬度和海拔带来的光影变幻与生态差异。 本书收录的图片类型极其多样化:既有对宏大叙事的展现,例如长城在晨曦中延伸入云海的壮阔;也有对微观世界的细致描摹,比如一滴露珠折射出的完整山峦剪影,或是苔藓上奇异的微生物群落。我们力求展现风光摄影的多维可能性,打破人们对“风光照”的传统认知。 二、内容详述:六大地理单元的深度探索 本书结构清晰,共分为六个主要章节,每一章都代表着中国一类独特的地貌特征,并配有摄影师对于创作理念、技术挑战和现场体验的深度文字记录。 第一章:北疆瀚海与雪域高原——力量的凝视 本章主要关注中国西北部和西南部的高海拔与干旱地带。照片集中展现了帕米尔高原的冰川退缩、昆仑山脉的岩石肌理,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风蚀地貌的鬼斧神工。 光线运用: 重点呈现极端光线下(如雪盲的强白光、沙漠正午的酷热对比)如何捕捉到色彩的层次感。 专题: “风的雕塑”——一组关于雅丹地貌和戈壁滩上风向痕迹的纪实系列。 文字侧重: 探讨如何在缺氧和严寒的环境中维持器材的稳定性和个人的精神集中度。 第二章:江河源头与湿地生态——生命的脉动 本章聚焦于长江、黄河上游的源头区域,以及东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复杂湿地系统。这里的照片充满了水汽、雾霭和蓬勃的生命力。 构图技巧: 如何利用河流的S形曲线引导视线,营造深邃感。 色彩饱和度: 探讨在多云、雾气弥漫的天气中,如何通过长时间曝光使水流产生丝滑的质感,同时保留植被的翠绿。 挑战记录: 摄影师记录了在沼泽地带拍摄,应对蚊虫侵扰和设备防潮的实践经验。 第三章: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奇观——地质的史诗 本章是关于中国南方独特石灰岩和红色砂岩地貌的视觉盛宴。桂林山水的朦胧意境、张家界的奇峰异石,以及丹霞地貌的火焰色彩,在本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视角创新: 尝试使用无人机技术,从空中俯瞰石林阵列,揭示其几何美学。 对比呈现: 一组对比照片,一组是雨季水汽氤氲中如梦似幻的山峰,另一组是旱季阳光下岩石表面的纹理细节。 后期哲学: 摄影师分享了如何平衡对自然色彩的忠实还原与艺术化处理之间的界限。 第四章:东部山脉与人文交融——历史的回响 本章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东部,包括泰山、黄山等名山大川,以及依山而建的古村落。这里的风景,是自然塑造与人类活动深度融合的结果。 时间维度: 大量运用多重曝光技术,将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段的光影叠加,表现时间的流逝感。 人文元素: 谨慎地将劳作的人群、古老的建筑纳入画面,作为点缀和比例尺,而非主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拍摄心得: 记录了在热门景点如何通过凌晨四点或傍晚七点后的“黄金时刻”避开人群,捕捉到原始的宁静。 第五章:热带海岛与海岸线——变幻的边缘 聚焦于中国南部的热带雨林、珊瑚礁边缘以及广阔的海岸线。本章色彩最为斑斓,对比最为强烈。 特殊技术: 包含了大量水下摄影与水面以上(Over/Under)的结合镜头,展现海洋生态的完整性。 极速捕捉: 记录了瞬间的浪花飞溅、海鸟俯冲等高动态场景的抓拍技巧。 环境警示: 穿插了几张展现海岸线污染和珊瑚白化的照片,以一种视觉冲击力强但非说教的方式引发思考。 第六章:光影的艺术——风光摄影的底层逻辑 本章并非展示具体风景,而是对前五章所有作品背后的技术和理念进行总结。内容涵盖了从选择镜头、设置光圈快门、处理极端高动态范围(HDR)到胶片与数字介质的选择对比。 技术解析: 对三张最具代表性作品的“幕后”解析,包括原始场景照片、布光图和最终成品的对比。 构图理论: 探讨“负空间”在中国风光摄影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打破三分法,构建更具东方韵味的画面。 摄影师访谈: 集合了多位参展摄影师关于“什么是风光”的终极思考。 三、本书特色与价值 《山河锦绣》的价值在于其广阔的地理覆盖面和深刻的艺术探索。它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季节的温馨或柔美,而是呈现了中国大地历经亿万年塑造的磅礴气势与生态张力。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视觉享受,更是一套关于如何观察世界、如何利用光影语言讲述地理故事的专业教程与哲学思考。它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自然、渴望探索中国版图未尽之美的读者的权威指南。本书旨在引导读者超越日常的“打卡式”记录,进入风光摄影的深层境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嗯,《金秋风景》。说实话,拿到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一点点犹豫的。因为“风景”这个词,在很多时候都显得有些空泛,我怕它只是一些泛泛而谈的景色描写,缺乏灵魂。我更喜欢那种能够触动人心,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不过,仔细翻看了一下目录,似乎有一些关于自然保护、季节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内容,这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展示秋天的美,更能通过这些风景,传达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思考如何去守护这份美。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在城市里难以见到的野生动植物,以及它们在秋季的生存状态。如果书中能够穿插一些科学家的观点,或者一些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那就更好了。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更加客观和严谨的态度去描绘风景,而不是单纯的抒情。毕竟,真正的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知性美”,让我在领略秋色的同时,也能增长见识,提升认知。

评分

哇,刚收到一本叫《金秋风景》的书,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光是书名就勾起了我无限遐想。我一直对秋天有着特别的情感,那种色彩斑斓、层林尽染的景象,总能让我的内心平静而又充满力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领略祖国大地上那些最美的秋日画卷,无论是北方层层叠叠的金黄落叶,还是南方依然翠绿但带着秋意的山水,亦或是高原上辽阔苍茫的秋色,都希望能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我猜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热爱自然,并且善于捕捉瞬间美的摄影师或者画家。我希望里面的图片能够精美绝伦,文字也能够充满诗意,能够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秋风的拂过,闻到泥土和落叶的芬芳。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秋日郊游、采摘或者农事活动的描写,这些场景往往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丰收的喜悦,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如果这本书还能讲一些关于秋天的传说或者故事,那就更好了,那样会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深度。总而言之,我抱着极大的热情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让我沉醉在金秋的美丽之中。

评分

拿到《金秋风景》这本新书,我第一时间就对它的设计感产生了兴趣。我猜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应该会很用心,也许封面采用了特殊的纸张,或者印有精致的图案,能够很好地烘托出“金秋”的意境。我希望书中的排版也会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合理,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当然,最重要的是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非常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也许它不仅仅是文字和图片的简单组合,还可能加入了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作者朗诵的散文,或者看到作者拍摄的延时摄影短片,展现秋景的动态变化。我更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互动性的设计,比如书中提到的某个植物,可以通过书中的插画来学习它的名称和特点,或者书中描绘的某个地方,可以通过地图来了解它的地理位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种“惊喜感”,不仅仅是文字和图片,而是多感官的体验,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秋天的魅力。

评分

收到《金秋风景》这本书,我内心是充满好奇的。我猜它可能是一本散文集,也可能是游记。我希望作者的文笔能够优雅而细腻,能够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秋天。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的眼中,秋天都有不同的样子。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作者自己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比如,她可能会描绘某个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她会如何去捕捉那种微妙的光线变化;她可能会记录下某个秋雨绵绵的夜晚,在窗边聆听雨声,思绪如何飘向远方。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时间”和“记忆”的思考。秋天往往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告别的季节,它会让人联想到过去,联想到成长,联想到人生的起伏。如果作者能够将这些哲学性的思考融入到对秋景的描绘中,这本书的内涵就会大大提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读起来有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仿佛作者在诉说我内心深处的想法,却又比我表达得更加精准和优美。

评分

《金秋风景》这本书,名字听起来就很吸引人。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旅行的人,尤其喜欢在不同的季节去探索不同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关于秋季旅行的灵感。可能是一些国内不为人知的秘境,也可能是那些经典的秋季目的地,但书中能提供一些非常详细的攻略,比如最佳的观赏时间、交通方式、住宿推荐,甚至是一些当地的美食特色。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图片展示,还能有实用的信息,能够真正帮助到我规划下一次的秋季旅行。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归途”的描写,比如从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回到熟悉的生活,那种感觉是怎样的?秋天,总给人一种“团圆”的意象,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触及这方面的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旅行的“宝典”,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秋天,更有效地规划我的秋季出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