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经典家常菜500例
定价:19.90元
作者:双福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1220110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500种好吃易做的经典家常菜,内容包括家常素菜、家常肉菜、家常凉菜、家常主食、家常海鲜、家常辣味菜等6大类品种500个菜品,对每种菜品详细介绍了用料、制作方法、美食特点等,使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是家常烹饪美食的好伴侣,好帮手。
全书彩色印刷,价廉物美。
目录
家常凉拌菜
五彩菠菜
香辣鸡片
三鲜蛋卷
菠萝鸭片
怪味鸡丝
白斩鸡
黄瓜里脊片
麻辣鸭块
麻辣鸭血
爽口花生仁
香糟鸡条
爽口黄瓜
粉皮松花蛋
香卤鹌鹑蛋
松花蛋拌豆腐
椿芽拌鸭肠
糊辣耳片
花生拌鸭胗
西芹拌鸭丝
葱姜鸭条
甘蓝色拉
麻酱鸡丝海蜇
麻辣凉粉
三油西芹鸡片
香辣肉丝白菜
姜汁肚片
黄瓜拌猪耳
蒜泥三丝
肉酱菠菜
鸡丝粉皮
水果色拉
蒜泥白肉
水晶肘片
椒油拌腰花
芹菜拌肚丝
水晶皮冻
凉拌牛肉
芥末牛百叶
夫妻肺片
芥末鸭掌
盐水鸡胗
鸭丝拌韭菜
芥末酸菜丝
糖醋拌三丝
西芹花生米
麻辣油豆
蒜泥豆角
金针菇火腿丝
什锦西芹
香辣春笋
葱姜炝菜心
黄豆拌雪菜
酸辣黄瓜
珊瑚藕片
甜酸脆瓜皮
糖醋辣白菜
香拌红椒瓜丝
冰糖橘子银耳
豉茸凉瓜
香椿拌豆腐
三丝炝腐竹
红油豆腐
葱丝拌熏干
清拌金针菇
酸辣瓜皮卷,
炝拌莴笋
芝麻拌嫩茄
北京泡菜
炝拌苦瓜
香菜萝卜丝
酸辣土豆丝
鱼香苦瓜丝
三丝生菜
油菜拌海米
葱椒鱼片
葱油海带丝
虾皮拌菠菜
海米拌三脆
银芽海参
凉瓜拌蜇丝
青椒鱿鱼丝
椒油鱿鱼卷
韭菜墨鱼子
西芹虾球
姜醋螺片
麻辣鳝丝
五香酥鲫鱼
金钩西芹
盐水虾
果酱白菜心
银耳拌山楂
鸡蛋色拉
南瓜色拉
橙味冬瓜条
糖醋莴笋
甜酸山药条
冰爽汁凉瓜
翡翠色拉
糖醋心里美
家常肉类菜
家常素菜类
家常海鲜
家常辣味菜
家常粥饭类
家常面食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收到一本《经典家常菜500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它,期待能在这厚重的篇幅中找到一些耳目一新的灵感,或者重温那些熟悉的家常味道。然而,当我深入其中,试图寻找那些真正能打动我的、具备“经典”二字分量的菜谱时,却发现内容似乎略显平淡。我本以为“500例”的数量意味着会涵盖南北各地的招牌菜,或是各种烹饪技巧的集大成者,但实际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些非常基础、甚至可以说是人人都会做的家常小炒。比如,翻到关于“番茄炒蛋”的部分,里面详细地描述了打蛋、切番茄、下锅翻炒的步骤,这固然是基础,但对于许多已经在家中厨房摸爬滚打多年的读者来说,这些步骤太过浅显,甚至有些冗余。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番茄炒蛋”这个大框架下,能有一些“升级版”的技巧,比如如何让鸡蛋更蓬松,番茄的酸甜度如何更好地融合,又或者是否有不同地区改良的烹饪方法。再比如,书中收录的“红烧肉”,也仅仅是停留在“把肉块煮熟”的层面,对于如何选肉、如何去腥、如何调出层次丰富的酱汁,亦或是如何达到入口即化的口感,都缺乏更深入的探讨。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为烹饪新手量身打造的入门级指南,对于想要进一步提升厨艺,或是寻找独特家常菜灵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可能略显不足,未能满足我对“经典”二字的期望。
评分捧读《经典家常菜500例》,我着实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仿佛每一个菜谱都承载着奶奶辈的智慧和厨房的烟火。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接地气和易操作性。它没有那些复杂的食材组合,也没有那些高深的烹饪技法,而是将目光牢牢锁定在寻常百姓家中最常出现的那些菜肴上。比如,我翻到“可乐鸡翅”那一页,步骤写得格外清晰,从准备材料到最后的收汁,一步步都非常明确,甚至连火候大小都给出了建议。这对于我这种平时只会上点简单家常菜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需要去费力理解那些晦涩的烹饪术语,也不需要满世界的去找稀奇古怪的调味料。书中列举的材料,几乎都能在任何一个超市找到,这大大降低了烹饪的门槛。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生活百科”,它记录的不仅仅是菜谱,更是一种回归简单生活的态度。它鼓励我们放下对外卖和快餐的依赖,重新拾起锅铲,为自己和家人烹饪出一顿有温度的饭菜。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非常成功,它用最朴实的方式,让我们体会到了烹饪的乐趣和家庭的温暖,这本身就是一种“经典”的价值所在。
评分拿到《经典家常菜500例》这本书,我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想看看这“500例”到底能带来多少惊喜。结果,在我仔细研读后,发现它更像是一本“量产型”的菜谱,尽管数量众多,但创意和独特性却显得有些不足。我尝试在里面寻找一些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带有地方特色或是有独特烹饪技巧的菜肴,但大部分内容似乎都徘徊在非常基础的层面。比如,书中对“宫保鸡丁”的描述,虽然步骤完整,但整体上就是标准的“炒”和“勾芡”,没有提到关于如何处理鸡丁使其更嫩滑的腌制方法,也没有对花生米的火候和加入时机做过多强调,导致成品的口感可能与我记忆中的“经典”相差甚远。再比如,对于一些汤品的介绍,也多是简单的“煮”和“调味”,缺乏对食材搭配的讲究,以及如何熬出浓郁汤头的技巧。我原本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在“家常”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经典”的细节和升级,让读者在掌握基础烹饪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一些进阶的窍门,从而做出更出彩的菜肴。但目前来看,这本书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罗列”,而非“精炼”,未能有效帮助我提升烹饪的艺术感和深度。
评分《经典家常菜500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时光隧道的大门,里面满满都是关于“味道”的记忆。它没有华丽的装帧,也没有花哨的图片,却用一种质朴而真诚的方式,将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家常味道一一呈现。我翻到“梅菜扣肉”那一页,虽然步骤不多,但那种对食材选择的细致指导,对火候掌控的循循善诱,以及对调味平衡的反复强调,都让我看到了老一辈厨师的匠心。它不像现代的一些烹饪书那样追求快速和简便,而是强调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比如如何将梅干菜泡发到位,如何将五花肉煸炒出多余的油脂,如何蒸煮才能让肉质软糯入味。这些细节,是现代快节奏生活所容易忽略的,但在本书中却被反复提及。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做菜,更是在传承一种烹饪的哲学,一种对食物的敬畏,一种对家人的关爱。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家常菜”的意义,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菜肴,背后蕴含着如此多的智慧和情感。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是一份充满温情的精神食粮。
评分初读《经典家常菜500例》,我怀揣着对“500例”所能带来的丰富性的期待。然而,随着翻页的进行,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广而不深”的展示,大量的菜谱堆叠,但对于每道菜的核心技巧和精髓的挖掘则显得有些不足。例如,在关于“水煮肉片”的部分,书中给出了基本的食材和操作流程,但对于如何保证肉片滑嫩不粘连,如何调配那碗香气四溢的辣椒油,以及如何掌握最终的“沸水”技巧,都只有非常笼统的说明。这让我觉得,虽然菜谱数量不少,但很多菜肴的处理方式都比较模板化,缺乏能够让读者真正掌握其“灵魂”的指导。我渴望在书中找到一些能够启发我思考,或者提供不同角度烹饪思路的内容,比如,针对同一道菜,是否有不同的调味配方,或者在不同季节如何调整食材,又或者与其他菜肴搭配的建议。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菜名录”加上了基本操作,虽然集齐了大量的家常菜,但未能深入到每一道菜的“经典”之处,未能给予读者更深层次的烹饪指导和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