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三部:终局 卷一(典藏版)
定价:189.80元
售价:142.4元,便宜47.4元,折扣75
作者: 戴维M.格兰茨, 乔纳森M.豪斯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68150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方位多视角介绍斯大林格勒战役,参考了过去从未见过或被忽略的资料,将取代过去关于此战的历史记述。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三部(卷一):终局》一书延续了戴维·格兰茨、乔纳森·豪斯对东线这场极具代表性的战役和希特勒头次重大战略挫败的全新的出色描述。作为《斯大林格勒战役三部曲》的第三部(卷),本书重点讲述了苏军的三个方面军在天王星行动中如何击败、消灭了两个罗马尼亚集团军,并包围了德国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半数部队。《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三部(卷一):终局》以一部宏大战争著作的叙事力写就,与重点描述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作战的《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二部:决战》一同构成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三部曲》的核心。
“东线文库”总序
前言
章 灾难的框架
第二章 苏军的战略策划:“天王星”计划之起源
第三章 集结部队:苏军作战序列和“天王星”计划
第四章 11月18日的双方兵力对比
第五章 突破,11月19日-20日
第六章 包围圈封闭,11月21日-23日
第七章 消灭斯大林格勒包围圈,构设合围对外正面,11月24日-27日
第八章 消灭斯大林格勒包围圈、合围对外正面和“土星”计划,11月28日-30日
参考资料
戴维·M. 格兰茨撰写过多部著作,包括《列宁格勒战役,1941—1944年》《朱可夫*大的败仗:1942年,红军“火星”战役的惨败》《蹒跚巨人:大战前夕的苏联红军》《巨人重生:大战中的苏联红军》《巴尔干的红色风暴:苏军进攻罗马尼亚的失败》。2008—2009年,他在南加州要塞军事学院担任马克?W. 克拉克客座历史教授。
乔纳森·M. 豪斯撰写过《20世纪的主兵种合成作战》,这位前职业军官、参谋长联席会议政治-军事分析员现在是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的军事史教授。格兰茨和豪斯的合著还包括《巨人的碰撞:红军是如何阻止希特勒的》和《库尔斯克战役》。
小小冰人,二战迷、著作者、翻译者,现聚焦于二战历史的研究与翻译。翻译的二战类书籍有:《东线狙击手——艾勒伯格回忆录》《*后的胜利——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之门——切尔卡瑟战役》《雪白血红》《士兵》《东进》《焦土》《空中英豪》等。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阅读这本书的感受,那就是“沉浸”。作者构建了一个异常真实的战场生态系统,你仿佛能听到脚下碎玻璃和冰碴发出的嘎吱声,闻到那股混合了火药、尸体和劣质酒精的独特气味。特别是一些聚焦于某一个排、某一个碉堡的段落,视角非常精妙。他将宏大的战略决策与底层士兵的日常求生紧密结合起来,让读者能够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这场战役的复杂性。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象,如果我是那个在废墟中摸索寻找食物的年轻人,我的精神会如何被日复一日的死亡威胁所侵蚀。这种代入感,恰恰是优秀的历史叙事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不只是在“讲述”历史,更是在“重现”历史的呼吸与心跳。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力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它不像某些历史著作那样,只是干巴巴地陈述事实,而是充满了文学性的光辉。作者对于环境氛围的渲染,尤其是对伏尔加河沿岸那段“血肉磨坊”景象的刻画,极具画面感和冲击力。那种刺骨的严寒、弥漫的硝烟、以及被炮火夷平的城市残骸,仿佛触手可及。更令人称道的是,他没有陷入简单的道德审判,而是试图去理解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下,每个人所做的选择背后的逻辑和无奈。这种克制而有力的叙事,使得即便是描写最残酷的场景,也带着一种超越了个人仇恨的、对人类命运的深沉反思。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需要深吸几口气才能平复心情,那种被历史的重量压迫的感觉,是很多轻松读物无法给予的。
评分我得说,对于非军事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可能略高一些,但一旦沉下心去啃,那种知识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作者在引述史料和构建场景时的严谨态度,让人由衷地敬佩。他似乎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每一个关键部署、每一股部队的调动都有着百科全书式的了解,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让这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军事地理知识成为阅读的障碍。相反,他巧妙地将它们编织进充满人性冲突的故事线里。读到那些关于后勤补给的描述,我才真正理解了战争的另一面——那不是简单的英雄主义,而是对资源、意志力乃至运气近乎残酷的考验。这种对战争本质的深刻剖析,远超出了传统战争文学的范畴,更像是一部结合了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综合巨著。我甚至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查阅一下地图,才能完全跟上作者对战线胶着的描绘,但这绝对是值得付出的努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抓人眼球了,那种沉郁、厚重的质感,仿佛能让人透过纸面触摸到历史的尘埃。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严肃的、需要全神贯注的朝圣之旅。作者对于宏大叙事和微观细节的把握,简直出神入化。他没有满足于仅仅罗列战役的进程或者政治的角力,而是深入到那些身处历史洪流中的普通人的内心深处。那些士兵的恐惧、指挥官的挣扎、后方民众的坚韧,都被描摹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描绘那些决定性的时刻,笔力遒劲,节奏感极强,让人在阅读时几乎能听到德军和苏军交火的声响,感受到冰雪覆盖下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尽管历史的走向是既定的,但阅读的过程却充满了悬念和令人窒息的紧张感,这无疑是高超的叙事技巧所致。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接下来的篇章如何收束这一切了,感觉光是这一册,就已经耗尽了作者巨大的心血和研究成果。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即便是被命名为“终局”系列,它处理开篇和推进情节的方式也显得极其老到。它没有急于抛出所有的王牌,而是像一位技艺精湛的棋手,一步步收紧包围圈,每一步棋都看似缓慢,实则蕴含着巨大的爆发力。关于不同派系之间那种暗流涌动的关系描写,更是精彩纷呈,让人不禁为那些身处权力斗争漩涡中的个体感到一丝悲凉。而且,作者对时代背景的铺陈非常到位,你不会觉得这些人物是孤立地在战斗,而是清晰地看到他们如何被那个特定的时代意志所塑造和裹挟。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卷的到来,因为根据这一卷的收尾来看,真正的冲突与和解(如果可能的话)必然会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鸿篇巨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