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老课本:笠翁对韵
定价:22.80元
作者: 李渔,余非鱼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201117539
字数:
页码:8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笠翁对韵》是一本经典的国学启蒙读物。《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因作者李渔号笠翁,所以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本书对仗工整,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读者可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本书十分适合孩子朗读背诵,每天诵读十分钟,有利于打好国学基本功。
目录
作者介绍
李渔(1610-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文摘
序言
这本精装版的《国学老课本:笠翁对韵》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典雅的装帧设计深深吸引住了。封面采用了那种沉稳的深色调,配上精致的烫金字体,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又庄重的美感,让人不禁联想到旧时私塾里的珍贵典籍。内页的纸张质地也挑选得非常考究,触感温润而不失韧性,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丝毫没有廉价感。装帧工艺更是没得挑剔,线装与胶装的巧妙结合,既保留了传统书籍的韵味,又保证了现代阅读的便利性。特别是配图的选择和排版,都透露出编者对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每一幅插图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诗文的意境,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外在呈现完全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光是放在书架上,都觉得能提升整个空间的文化气息,更别提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了。对于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同时对书籍本身的质感也有较高要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心头好。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典韵文情有独钟,尤其是像《笠翁对韵》这样结构严谨、朗朗上口的对仗作品,更是我日常修身养性的良伴。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处理得极为人性化,让人在阅读时感到格外舒适。首先,它采用了大开本的设计,使得每一个字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无论是对着光线还是在稍暗的环境下阅读,都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其次,注释的安排也做得非常到位,那些生僻的典故和古义,都被巧妙地放置在页脚或侧边,既不打断主文的流畅性,又能在需要时提供及时的指引。我尤其欣赏它在保持古籍原貌与适应现代阅读习惯之间的平衡拿捏得如此精准。不同于一些刻板的古籍影印本,《笠翁对韵》在这本书里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它既保留了古韵的醇厚,又通过现代印刷技术带来的清晰度和易读性,让现代人能够毫无障碍地走进那个音韵和谐的世界。这种“守正创新”的编辑理念,值得每一个喜爱传统文化的人点赞。
评分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我最关注的是书籍内容本身的呈现深度和广度。这本书在选本和校注上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我翻阅了其中关于天文、地理、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对仗,发现其收录的条目不仅全面,而且选取的都是最具代表性、艺术价值最高的佳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止步于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导读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了《笠翁对韵》在清代文坛的地位以及它对后世启蒙教育的深远影响。导读部分论述精辟,没有冗余的套话空话,而是直击要害地阐释了对仗之美的核心——那种讲究平仄、声调、词性的微妙平衡。这种深度的挖掘,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不再是简单地背诵对偶词句,而是真正领会了古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对仗格律,或者希望提升自己写作功底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案头之作。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关于传统文化普及的书籍很多,但真正能让人感受到“原汁原味”又不失亲切感的并不多见。这本《国学老课本:笠翁对韵》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回归”。它没有过多花哨的现代解读或西式理论的套用,而是专注于呈现文本本身的美和规律。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随一位学识渊博却不失幽默的长者,在古老的书房里,一步步拆解音律的奥秘。尤其是当你尝试自己对出下一句时,那种与古人思想交汇的乐趣是无与伦比的。它激发了我对音韵学的兴趣,让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平仄变化,甚至影响了我日常说话的节奏感。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教”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它成功地“唤醒”了我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敏感度。它像一把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通往中华传统审美殿堂的一扇门。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整体印象是“厚重而不失灵动”。很多传统文化书籍读起来容易显得枯燥沉闷,但《笠翁对韵》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在这本选本中,编者巧妙地将这些对仗句的文化背景做了简要的串联,使得原本可能孤立的词句组成了相对连贯的文化场景。比如提到季节更迭的对句,会让人联想到古人对四时变化的细腻观察;谈及人事变迁的对句,则能让人体会到历史长河中的淡然与豁达。这种将个体美融入整体意境的手法,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立体和丰富。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关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寥寥数字,却能勾勒出波澜壮阔或清幽雅致的画面,展现了极高的文学概括力。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常读常新的佳作,无论是作为国学入门读物,还是作为提升个人文学素养的工具书,都堪称典范之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