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大字本 宣纸线装套装共26册 繁体竖排版 陈寿 中华书局

三国志 大字本 宣纸线装套装共26册 繁体竖排版 陈寿 中华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三国志
  • 陈寿
  • 中华书局
  • 历史
  • 古典文学
  • 繁体
  • 竖排
  • 线装
  • 套装
  • 大字本
  • 宣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泛海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67996
商品编码:29925458887

具体描述

书名:三国志(线装大字本)
定价:2980元
作者:(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7-1
ISBN:9787101067996
页码:全26册
装帧:盒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三国志:线装大字本(套装共26册)(繁体竖排版)》由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提要

 

《三国志:线装大字本(套装共26册)(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1977年,我局曾特制出版《三国志》大字线装本一种,它字体俊美、版式宏阔、审美效果极好,由于印量极少,如今已经成为收藏中的精品。为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我局特予出版。该书共五函二十六册,线装,外套精美木函。

目录

 
三国志:第1册
卷一 魏书一
武帝操
卷二 魏书二
文帝丕
卷三 魏书三
明帝叡
卷四 魏书四三少帝
齐王芳
高贵乡公髦
陈留王奂
卷五 魏书五后妃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卷六 魏书董卓
李催
郭泛
袁绍
子谭
子禽
袁街
刘表
卷七 魏书士
吕布
张邈
陈登
臧洪
陈容
卷八 魏书八
公孙瓒
陶谦
张杨
公孙度
子康
弟康恭
……
三国志:第2册
三国志:第3册
三国志:第4册
三国志:第5册
三国志:第6册
三国志:第7册
三国志:第8册
三国志:第9册
三国志:第10册
三国志:第11册
三国志:第12册
三国志:第13册
三国志:第14册
三国志:第15册
三国志:第16册
三国志:第17册
三国志:第18册
三国志:第19册
三国志:第20册
三国志:第21册
三国志:第22册
三国志:第23册
三国志:第24册
三国志:第25册
三国志:第26册

 

作者介绍

 

 


 

 

作者:(晋代)陈寿 解说词:(宋代)裴松之



史海钩沉,英雄辈出——《三国志》繁体竖排线装珍藏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引人入胜的一页。那段风云变幻的年代,群雄逐鹿,智计交锋,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传奇。而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作为正史,以其严谨的史料、精炼的笔法,为我们留下了最真实、最鲜活的三国画卷。 本次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是一套精美的《三国志》大字本宣纸线装珍藏套装,全套共计二十六册,采用中国传统繁体竖排版式,由权威中华书局精心校勘出版。这套书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史学典籍,更是一件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足以满足最挑剔的品鉴者和最虔诚的史学爱好者。 字斟句酌,史料为尊——陈寿笔下的严谨与洞察 《三国志》,顾名思义,是以魏、蜀、吴三国为中心的史书。它并非像小说《三国演义》那样,以演义、说书人的口吻铺陈故事,而是以史官的视角,秉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力求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陈寿,这位西晋时期的史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严谨的态度,历时多年,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前朝的史籍、朝廷的档案、地方志、人物传记、以及散落在各处的碑文、铭记等,编纂成了这部不朽的史书。 《三国志》全书分为《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包含若干篇传记,共计六十五卷。陈寿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并非简单地堆砌史料,而是对史料进行了精心的筛选、考证和取舍,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对人物的性格、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以及历史的走向,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和评判。 《魏书》中,曹操的雄才大略,曹丕的权谋机变,以及司马懿的隐忍与崛起,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陈寿笔下的曹操,既有统一北方的雄主气魄,又不乏其残暴多疑的一面;曹丕的继位,充满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智慧;而司马懿,这位最终颠覆三国格局的关键人物,其长期潜伏、厚积薄发的策略,也得到了精到的阐述。 《蜀书》则聚焦于刘备集团的兴衰。刘备的仁德宽厚,关羽的忠义勇武,张飞的勇猛耿直,诸葛亮的智慧超群,赵云的忠诚无畏,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在《三国志》中被赋予了更加立体、真实的形象。陈寿并不避讳蜀汉集团的局限性,例如刘备的仁德有时显得迂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有时也带有悲剧色彩,这些都使得《蜀书》更加耐人寻味。 《吴书》则记述了孙吴政权的崛起与发展。孙坚的勇猛善战,孙策的年少有为,孙权的雄图霸业,以及周瑜的英姿勃发,鲁肃的深谋远虑,吕蒙的转危为安,这些东吴的杰出人物,在陈寿笔下,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贡献。 《三国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记载了大量的史实,更在于其对人物的评价,往往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例如,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既肯定了他的才智与德行,也指出了其用兵的不足。这种辩证的眼光,使得《三国志》成为后世史学家研究三国历史的权威参考。 大字精印,纸质上乘——沉浸式阅读的感官体验 本次推出的《三国志》大字本,在阅读体验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大字本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需求,能够有效减轻眼睛的疲劳。对于饱读诗书的读者而言,清晰、舒朗的字体,能够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史书的内容,深入体味陈寿笔下的字里行间。 宣纸,作为中国传统的名贵纸张,以其柔韧、耐磨、防虫、防腐的特性,闻名于世。选择宣纸印刷,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更是对经典文献的尊重。宣纸的独特质感,赋予了这部《三国志》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摸在手中,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触摸到岁月的痕迹。 线装,是中国古籍装帧的传统方式,其装订方式使得书页能够平摊,方便阅读,同时也更具收藏价值。这种装帧方式,本身就带有一种仪式感,让翻阅这部《三国志》成为一种珍贵的体验。一套共计二十六册的套装,整齐划一,摆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出主人的文化品位。 繁体竖排,文化传承——回溯经典的视觉之美 繁体竖排版,是本次《三国志》大字本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了简体横排的阅读方式,而繁体竖排,则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更加注重汉字书写之美、以及传统阅读习惯的时代。 繁体字,保留了汉字更多的象形和会意特征,每个字都如同一个小小的图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阅读繁体字,本身就是一次对汉字源流的探索,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体认。竖排的排版方式,则更符合中国传统书籍的阅读顺序,从右往左,从上往下,一笔一画,一字一句,都带着悠远古朴的韵味。 这种繁体竖排的版式,不仅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演变和发展,更能够帮助读者在阅读史书时,获得一种更加沉浸式的体验,仿佛置身于那个刀光剑影、风云激荡的年代,亲身感受历史的脉搏。对于研究汉语言文字、中国古代文化、以及对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的读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阅读机会。 中华书局,品质保证——百年传承的信誉与匠心 中华书局,是中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古籍整理和出版机构之一,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精湛的出版工艺,赢得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赞誉。本次出版的《三国志》大字本宣纸线装套装,由中华书局精心校勘、出版,品质得以充分保证。 中华书局的编辑团队,汇聚了众多顶尖的古典文献专家,他们对《三国志》进行了严谨细致的校勘,力求将最准确、最可靠的文本呈现给读者。从纸张的选择,到印刷的质量,再到装帧的细节,中华书局都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力求将这部伟大的史书,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跨越时空,对话英雄——《三国志》的永恒魅力 《三国志》的魅力,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历史记录。它所描绘的人物,所呈现的事件,所探讨的智慧,至今仍然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曹操的雄才大略,刘备的仁德宽厚,还是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关羽的忠义无双,这些千古传颂的英雄形象,都能够在《三国志》中找到最真实、最生动的注脚。 阅读《三国志》,我们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段历史,更是在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在体味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政治的智慧,军事的谋略,人性的复杂,以及命运的无常。它教会我们如何认识历史,如何理解人性,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做出选择。 这套《三国志》大字本宣纸线装珍藏套装,不仅仅是一套书籍,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致敬,是对历史经典的一次重温,更是对先贤智慧的一次汲取。它将成为您书房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份值得珍藏传世的宝贵财富。翻开它,您将穿越时空的阻隔,与那段波澜壮阔的英雄岁月,进行一场深沉而精彩的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三国志》大字本,初拿到手时,那厚重的宣纸触感便让人心头一震。我一直对古代经典有种近乎苛刻的追求,尤其是对阅读体验的要求极高。市面上很多版本的线装书,要么纸张过于光滑,墨色洇得人心浮躁,要么字体偏小,看得久了眼睛干涩酸痛。可这中华书局的版本,真是做到了匠心独运。那大字印刷,简直就是为我这种需要仔细品味每一个字的人量身定做的。每每翻开,那微微泛着古朴微黄的宣纸上,墨色沉稳地铺陈开来,仿佛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装帧上采用的线装,更是极大地还原了古籍的韵味,每一次小心翼翼地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说实话,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物理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我特意找了个安静的下午,在落地窗前,伴着一杯清茶,开始细读,那种沉浸感,是电子阅读器无论如何也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阅读那些关于曹操、刘备、孙权谋略交锋的关键段落时,大字的清晰展现,使得那些复杂的军事部署和政治博弈的脉络,一下子变得井井有条,让人心领神会。

评分

说实话,线装书的实用性常常被人诟病,毕竟它不如平装本耐摔耐翻,而且一旦用力过猛,书脊就容易受损。这套二十六册的套装,初看之下,数量着实惊人,让人担心日常翻阅是否会成为一种负担。然而,这套书在“大字”与“线装”之间找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点。它的每一册都相对适中,拿在手上既有分量感,又不会重到让人难以持久握持。更重要的是,宣纸的特性使得内页的韧性非常好,即便是多次反复翻到特定篇章查阅,书页依然保持着平整和坚固。我试着将其中一册放在桌面上摊开,它能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接近平坦的状态,这对于需要频繁对照阅读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这解决了许多传统线装古籍因书脊过紧而难以摊开的弊端。这说明,制作者在设计之初,已经充分考虑到了“使用”这一环节,而非仅仅将其视为“陈设品”。这种对读者实际阅读场景的体贴,是许多“复古”产品所欠缺的。

评分

这套书的整体呈现,给我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富足感。它不仅仅是一套历史资料的集合,更像是一座精神上的“纪念碑”。我将其郑重地放置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那种厚重的气场,无形中提升了整个阅读空间的格调。宣纸特有的质感和那种历经岁月沉淀般的色泽,即使不打开阅读,仅仅是目视,也能感受到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阅读浅薄化的时代,拥有一套如此精良、制作考究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它让我体会到,真正的阅读,需要仪式感,需要环境的衬托,需要载体的配合。这二十六册,每一册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分量,它们安静地并列着,等待着被开启、被研读。这不仅仅是投资了一套书,更像是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添置了一处永不褪色的栖息地。

评分

我对“繁体竖排”的接受程度,是经历了一个心路历程的。起初,面对满页的竖行文字和繁复的汉字写法,我的阅读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不得不时常停下来辨认一些不常用的异体字或古体结构。但这恰恰是阅读《三国志》原貌的乐趣所在。它强迫你慢下来,去感受古人记录历史时的节奏感和思维方式。这种“慢阅读”的体验,与现代社会追求效率的快餐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过这些繁体竖排的文字,我仿佛能瞥见当年抄写和阅读此书的士人风貌。这种文化上的“代入感”是简体横排本无论如何都无法提供的。此外,由于是“大字本”,即便是那些略显晦涩的繁体字,其笔画的结构也清晰可见,有效降低了初次接触竖排古籍读者的门槛。它既保留了历史的“原汁原味”,又通过字号上的优待,为现代读者铺设了一条舒适的入门阶梯,可谓是既尊重了传统,又体恤了今人。

评分

我习惯于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书籍的排版和注释,毕竟陈寿的原文浩如烟海,缺乏精准的校勘和详实的注释,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阅读门槛实在太高。这套《三国志》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展现了中华书局深厚的学术功底。繁体竖排本的设置,固然是对原著风貌的尊重,但真正让我惊喜的是其校注的精细程度。它并非简单地提供白文,而是在关键处做了详略得当的注解和引文出处标注。我特意对比了几个争议性极大的地方,比如关于某个事件的记载差异,这套书的处理方式既保持了陈寿的原始面貌,又通过注释清晰地指引了读者参考其他史料的可能方向,体现了极高的学术审慎性。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在阅读时能够建立起对史实的信心,不会因为某些模糊不清的表述而感到困惑。对于一个醉心于三国历史细节的“老饕”来说,这种兼顾古雅与现代学术规范的平衡点,实在难能可贵,让人可以放心地沉浸于史实本身,而不必担忧被错误的或是未经考证的细节误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