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彩图全解纳兰词
:56.00元
作者:任思源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051402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箱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纳兰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一生情感的记录。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存词约349首。其词风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其悼亡词被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贴合我这种希望深入理解、但又不想被过于生涩的术语困扰的普通读者。作者似乎深谙“大道至简”的道理,他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故作深奥的学者腔调,而是用一种如同老友般娓娓道来的口吻进行阐述。尤其是在解释一些古典意象或典故时,他的说明既精准到位,又充满了生活气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具体词句时,会穿插一些当时的社会风俗背景,这样一来,词中的许多场景和情感就变得鲜活起来了,不再是抽象的文字堆砌。比如,他解释“兰舟催发”时,不仅点明了加速离别的含义,还顺带提及了当时水路交通的便捷性,这种情境化的解读,让古诗词的学习过程成了一种愉悦的探索,而不是枯燥的记忆。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最大收获,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清晰的“阅读地图”。对于很多古典诗词爱好者来说,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集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去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本书巧妙地利用了时间线索和主题划分,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它首先从词人的早年经历入手,逐步过渡到其成熟期的代表作群,最后收录了一些相对冷门但同样精彩的作品作为补充。这种结构安排非常科学,它不是一次性的信息倾泻,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引导过程。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认识了纳兰词的精妙之处,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和分析一首词的内在结构和情感逻辑,这种方法论的传授,远比单纯记忆几句名篇更有价值,它赋予了我独立探索和品鉴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学术梳理工作做得极其扎实,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纳兰词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引言部分就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我感觉作者对纳兰性德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文献考证的骨髓里,对于词作的创作背景、流传过程中的版本差异,都有着非常细致的辨析。比如,书中对几首争议较大的作品的归属问题,作者旁征博引,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证过程,这对于严肃的文学爱好者或者研究者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它不像有些通俗读物那样,只停留在表面赞美和感伤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词风的演变、格律的运用,以及他与同时代文人的交游对创作的影响等方面。这种严谨的态度,使得这本书的参考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的赏析指南,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但内容极其密集的学术专著,让人在阅读中能不断获得新知,提升自己对清代词史的认知。
评分我过去接触过一些关于纳兰词的读物,大多过于强调他的“悼亡”主题,将他塑造成一个永远沉溺于悲伤的形象。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完全不同,它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现了纳兰的才情。书中对那些描写边塞风光、表达仕途抱负以及寄托闲适情趣的词作,给予了相当的篇幅进行解读,让我看到了词人生活中的另一面——那个胸怀壮志、渴望建功立业的青年才俊。通过这些作品的串联,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从繁华的京城到辽阔边关的心路历程,那种从“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怅惘,到“功名未就心先老”的焦虑,再到对山河壮丽的赞叹,形成了一种丰富的情感光谱。这种平衡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纳兰性德作为一位“词人”的理解,而非仅仅是一个“情种”的标签化印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素雅中带着古典韵味的封面,仅仅是摆在书架上,就透着一股子不凡的气质。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字号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而且,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触感,翻页时发出的“沙沙”声,也仿佛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韵味。看得出来,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时,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他们显然明白,对于古典文学作品来说,实体书的“体面”是多么重要。这本书的开本拿在手里分量适中,既方便携带,又保证了阅读时的舒展度,不像有些精装本过于笨重,也不像有些平装本显得轻飘。每次打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庄重的仪式,准备好心绪,去探访那位清代的词坛大家。这种对细节的关注,真的让阅读体验提升了一个层次,远非那些冰冷的电子屏幕所能比拟的,它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感官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