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馆 小说馆:聊斋志异(注释本) 9787540337575 崇文书局

崇文馆 小说馆:聊斋志异(注释本) 9787540337575 崇文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蒲松龄 著
图书标签:
  • 聊斋志异
  • 清代小说
  • 古典文学
  • 鬼怪小说
  • 短篇小说
  • 文学名著
  • 崇文书局
  • 注释本
  • 中国古典文学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37575
商品编码:2989657487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崇文馆 小说馆:聊斋志异(注释本)

定价:29.80元

作者: 蒲松龄

出版社:崇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40337575

字数:

页码:5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崇文馆·小说馆一辑推出明清小说17部,其原著者为曹雪芹、高鹗、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蒲松龄、冯梦龙、吴敬梓、凌濛初、李宝嘉、李汝珍、文康、吴趼人、许仲琳等14位明清时期杰出的小说家。这些小说是他们的标志性代表作品,作者因为这些小说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各有一席之地。书以人名,人以书名。评点注释者包括刘宏彬、吕亚湘、郭皓政、陈文新、王同舟、凌霄、斯范、高书平、易仲伦、杨桐、关夏、夏海晏等12位学者,他们是来自武汉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的研究古典文学的教师学者。前言者包括四川省社科院三国研究专家沈伯俊,武汉大学杰出教授陈文新,北京大学教授刘勇强、孔庆东,红楼梦学会秘书长孙玉明,暨南大学教授程国斌,辽宁大学文学院院长胡胜等

内容提要


  小说家言,向为学术末流。然古今文学之变,常由俗而雅。古典小说是古代的流行文学,真切地描述了我们先祖的行止、哀乐、思考和梦想。这些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说因“古”而“典”,成为现代人了解古代文化提高人文素养的必读之书。
  “崇文馆·小说馆”遴选古典小说传世佳作,分辑出版。崇文馆·小说馆一辑推出明清小说17部。整理中慎选版本,精编精校,约请名家撰写前言,通论作品,引导阅读。为了便于一般读者阅读,对书中生僻字词、难于理解的带有典故的词语均加以注音释义。为了不影响阅读的顺畅,注释采用随文夹注的形式,紧附于被释词之后。四大名著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无不篇幅宏大,情节繁复,人物众多,蕴含深刻,加之时间的间隔,其习俗、名物、语言、典章制度等都与现时有着很大差异,一般读者要想读通读透,“细解其中味”,绝非易事。诸书问世以来,注家蜂起,论者如潮,学术观点的交锋不仅令专家学者莫衷一是,更令普通读者目不暇接。前辈大家的评点虽多,但大都零零散散,并因距今渐久而成为阅读障碍。鉴于此,有必要为普通读者做一回真正普及的评点导读。评点文字置于每回之前,一是概述各回内容,勾联前后情节;二是评析作家写作技法,揭明其微言大义,帮助读者打开理解作品之门,使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读者能够读懂。丛书确为一套可靠、可读、可赏的善本。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璀璨明珠,作者蒲松龄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神鬼妖狐共存的奇幻世界。这部作品以文言文写就,篇幅宏大,收录了近五百个短篇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人间百态、社会现实、情感纠葛、哲学思辨等方方面面。 艺术特色与价值 《聊斋志异》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神鬼志怪的叙事模式。蒲松龄巧妙地将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与超自然的鬼狐仙怪巧妙融合,创造出一种既荒诞不经又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故事中的鬼狐并非全然是凶神恶煞,而是常常具有人的情感和道德观念,甚至比一些凡人更加纯洁、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例如,狐女小翠的孝心、辛十四娘的侠义,都展现了作者对美好品德的赞颂。 作者的人物塑造也极具功力。无论是令人心生怜悯的鬼魂,还是聪明伶俐的狐狸精,抑或是见利忘义的凡人,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他们性格鲜明,命运各异,共同构成了《聊斋志异》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例如,婴宁的纯真烂漫、连城对爱情的执着、李氏对丈夫的忠贞,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聊斋志异》的语言艺术也堪称一绝。蒲松龄的文言文功底深厚,遣词造句精炼传神,叙事流畅自然,描写细腻入微。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鬼神世界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更重要的是,《聊斋志异》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在看似荒诞的神鬼故事背后,作者借鬼狐之口,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人性的丑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例如,《促织》一文,通过对官府催逼赋税导致民不聊生的描绘,深刻批判了统治者的残暴。《考弊》一文,则通过对科举制度弊端的揭露,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教育体制的不满。 内容梗概与主题 《聊斋志异》的故事类型繁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人鬼恋情: 这是《聊斋志异》中最受欢迎的一类故事,如《聂小倩》、《婴宁》、《香玉》、《连城》等。这些故事讲述了人与鬼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展现了作者对真挚情感的歌颂,以及对封建礼教束缚下爱情悲剧的同情。作者通过描绘鬼魂的善良、美丽和对爱情的忠贞,反衬出人世间的冷漠与虚伪。 人狐情缘: 狐狸在《聊斋志异》中是重要的角色,它们聪明、美丽、多情,有时甚至比人类更具人情味。如《小翠》、《青凤》、《辛十四娘》等故事,讲述了人与狐狸之间的爱情、友情,甚至亲情。作者借狐狸形象,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上一些虚伪现象的讽刺。 官场讽刺: 蒲松龄生活在清朝,对官场的腐败黑暗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在《聊斋志异》中借鬼狐之口,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如《促织》、《席方平》、《考弊》等篇目,深刻揭露了官场的黑暗与不公,表达了作者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因果报应与劝善惩恶: 《聊斋志异》中不乏带有因果报应思想的故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故事具有一定的劝诫意义,警示人们要行善积德,远离邪恶。 神仙鬼怪的奇遇: 作者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神仙、鬼怪、精怪,他们或善良,或凶残,或滑稽,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这些故事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也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聊斋志异》的深远影响 《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方面: 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先河,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表现手法和题材。后来的许多小说家,如清代的“聊斋体”小说,都受到了《聊斋志异》的启发。其“花妖鬼怪,亦有情义”的创作理念,以及对现实社会批判的精神,都在不同程度上被继承和发展。 思想方面: 《聊斋志异》所蕴含的对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对真挚情感的歌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都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它引发了读者对社会、人性、爱情、道德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文化方面: 《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聂小倩、婴宁、辛十四娘等人物形象,已经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符号。其影响甚至超越了中国,在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聊斋志异》不仅仅是一部消遣读物,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百态;它是一扇窗户,带领读者窥探神秘的东方奇幻世界;它更是一座宝库,蕴含着无尽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聊斋志异》都将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封面那一抹古朴的色调,仿佛一下子就能把你拉回到那个讲奇谈怪论的年代。纸张的手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这对于一个钟爱实体书的人来说,简直是享受。内页的排版布局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觉得很累。更值得称赞的是,注释部分的编排,做得非常用心。很多晦涩难懂的典故和古代用语,都有详尽的解释,这对于初次接触《聊斋志异》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个人认为,一本好的古籍整理本,除了内容本身引人入胜之外,其载体(书籍的制作工艺)也承载着对原著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怀,这套书无疑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让人在翻阅的每一个瞬间都能感受到出版者的匠心独运。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评分

阅读体验上,我最欣赏的便是这本“注释本”的细致入微。我们都知道《聊斋志异》的故事背景大多建立在清代的社会风貌和民间信仰之上,如果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铺垫,很多情节的深层意蕴就难以体会。但这一版本在这方面处理得极其到位,几乎每一则故事的开篇或关键人物出现时,相关的历史、地理或风俗背景都会被妥善地注释出来。举例来说,那些关于狐仙修炼、冥界审判的描写,注释往往能帮助读者分辨哪些是纯粹的志怪想象,哪些是基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投射。这种深入浅出的解析,使得故事不再是简单的志怪片段堆砌,而是有血有肉、有迹可循的文学作品。这让阅读过程变得极其充实,每读完一个故事,仿佛都完成了一次小型的文化探源之旅,收获远超预期的知识量。

评分

这套书的文字功底和叙事节奏的把握,真是让人拍案叫绝。蒲松龄的文笔自然是大家公认的精妙,笔力遒劲又不失婉约,尤其擅长在极短的篇幅内构建出完整的场景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这本注释本的收录,似乎对原文的韵味保持得非常纯粹,没有因为增加注释而显得拖沓或破坏了原文的古雅。我尤其喜欢那些描绘人情世故的篇章,比如书中那些关于书生与鬼狐的爱恋,表面上是奇谈,内里却是对世俗偏见和人性弱点的深刻讽刺。你看着那些书生在情义与功利之间摇摆不定,不禁让人反思,究竟是狐妖更真诚,还是人类更虚伪?这种超越时代的思辨性,是《聊斋》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而这本整理本,成功地将这份魅力毫无保留地呈现了出来,阅读时仿佛能与跨越了数百年的作者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评分

对于一个资深“志怪”文学爱好者而言,选择一个好的版本至关重要,因为它关乎到文本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我对这套书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所展现出的学术严谨性。它不仅仅是大众普及读物,更像是为研究者准备的参考资料。我特别留意了某些争议性篇章的收录版本,发现编者在注释中提及了不同的抄本源流,这显示出他们对文本溯源的审慎态度。在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因为版本差异而产生的困惑,这说明汇校工作是极其扎实的。对于希望深入了解《聊斋志异》不同面貌的读者来说,这种可靠性是购买决策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它提供了一个稳定、可信赖的文本平台,让我们可以放心地沉浸在故事本身,而不必担忧文字的准确性。

评分

从情感共鸣的角度来看,这本《聊斋》带给我的震撼是多层次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式文学,而是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影子。很多故事的结局,都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悲凉,即便是团圆结局,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和遗憾。比如那些关于命运捉弄、仙凡有别的描写,读后让人心头一紧,感慨万千。这套书的注释在解读这些悲剧性内核时,也显得尤为精准,它帮你理清了人物行为的动机,从而更深地体会到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古典美学意境。每读完一个“奇遇”,我都会停下来,细细回味故事里那些关于“情”与“义”的探讨,那种回味悠长的感觉,是现代小说很少能给予的。它像一坛陈年的酒,初尝是奇趣,细品方知其醇厚与辛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