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续编
定价:99.0元
作者:梁景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09776261
字数:438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0~2014年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呈现出多彩与多样的学术面貌,无论是高频度的学术交流活动,还是多维度的研究成果抑或新层面的理论探索都显现出这几年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炽盛与深化的发展样态。本书从理论与方法、书序与书评、学术活动纪要与综述三个方面概括了2010~2014年的学术成果与发展面向,其中不乏深邃新锐的论文和观点,对深入探索历史上的社会生活及形成历史研究的新范型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梁景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龚书铎先生、李侃先生、林增平先生、耿云志先生。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女性文化》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等。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尤其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并主张从多学科的角度看待社会文化的演化,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文化问题。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项目等,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文摘
序言
这次偶然在书店瞥见《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续编》,书名就带着一种厚重感,让我对这本书充满好奇。作为一名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脉络颇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这样一本深入浅出、又能触及核心的著作。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目录,里面的章节划分和研究视角都显得非常新颖。尤其是一些关于民间信仰、家族伦理在近现代转型中的变迁,以及大众传媒对社会文化重塑的讨论,都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社会文化因素的解读,试图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为何历史会沿着既定的轨迹发展。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事件罗列,更像是在解剖社会肌体的内在逻辑。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帮助我梳理那些杂乱的历史碎片,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运用大量鲜活的史料和案例,让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即便我是门外汉,也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总之,这本书给我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预感,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中国社会文化史的著作,它的视角非常独特。过去我看一些历史书,往往侧重于政治、经济或者战争,但这本书却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的演变,以及那些潜藏在历史深处的文化基因。它探讨了一些非常接地气的话题,比如“衣食住行”的变迁如何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消费观念的升级,还有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等传统仪式在时代洪流中的变形与坚守。最让我着迷的是,书中似乎在试图揭示,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其实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情绪与价值观。它让我意识到,理解一个社会,不能只看那些轰轰烈烈的事件,更要去感受那些流淌在民间、渗透在日常中的文化力量。读这本书,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亲眼见证着社会是如何在一点一滴中发生改变的。它也让我反思,我们今天的许多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究竟是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这种对历史细节的关注,以及对文化演进的深入挖掘,是我在这本书中最看重的部分。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在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审视我们熟悉的中国社会文化史。以往的一些研究,可能更偏重于宏大叙事,或者对某个特定时期、某个特定人物进行深入剖析。而这本书,似乎更加强调跨学科的融合,以及对“理论”与“实践”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在描述历史现象,更是在尝试建构一套理论体系,来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动因和规律。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社会记忆”、“文化认同”等概念的阐述很感兴趣,它将如何帮助我们理解集体情感的形成,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此外,书中对“实践”的关注,也意味着它不会停留在纯粹的理论推演,而是会结合大量的史实,去验证和修正这些理论。这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帮助我们理解当下社会文化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并且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评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提供了一种非常“亲民”的历史解读方式。很多历史著作,往往语言艰深,概念晦涩,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阅读起来非常吃力。而这本书,却以一种平实而又不失深度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娓娓道来。它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性,但却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将这些复杂性层层剥开,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边缘文化”的关注,比如那些在主流叙事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和声音。它试图展现一个更加多元、更加立体的中国社会图景,而不是只有一种单一的讲述方式。这种对细节的挖掘,对平凡人的关注,让我觉得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触摸到的生活轨迹。这本书让我觉得,历史其实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每一次的呼吸、每一次的交流中。
评分这本书所展现出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深度,令我印象深刻。它并没有局限于某个狭窄的领域,而是试图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社会文化的演变。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之间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探讨,这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是如何在吸收外来影响的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同时,书中对于“理论”的重视,也表明了作者并非仅仅满足于史料的梳理,而是希望能够构建一套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论框架。这对于我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预测其未来走向,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一部经典之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也能够激发更多读者对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兴趣,共同探索其深邃的内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