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城市及其文明演变
定价:35.00元
作者:薛凤旋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100274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9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难得一见的图文述说。读者从中可以发现,历代城市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市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竟是中国文明的演进及其在空间拓展过程的写照。
薛凤旋教授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以及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视点时而交错于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领土变化,乃至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城市和城市化的动力等方面,时而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市观与城市演化的特点上,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市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书亦是作者累积三十年教研经验的一次专题总结,他精心研制的百余帧历代城市地图,是全书内容的精髓所在。读者只要图文互相参照,自能领悟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透露出来的独特个性。
目录
序言
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分期
中国文明与城市的土生性
多元的先民文化
中国何时跨进文明门槛
第二章 由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原始文明
仰韶晚期的聚落
一、姜寨一期
二、大地湾二期
三、城头山初城
初城的性质
第三章 龙山时代的城邦
什么是城邦
龙山时代的社会
龙山聚落和城市
城市结构和功能
龙山城邦国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期的城市文明
中国文明早奠基于夏代
夏拓了中国文化新纪元
夏代的地域空间组织与城市体系
一、核心地区
二、周边边远地区
夏代的城市文明
其他夏代城市
夏代——奴隶社会封建帝国的开始
第五章 青铜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中国有现存文字历史的个朝代
商帝国和商文明
一、仁君
二、新的国家统治制度
三、税制、货币、贸易和法典
四、经济
冶铜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商的疆域和城市体系
二里岗的城镇体系
在都城300公里内的区域性中心
沿边地区的区域性中心
商的属地和独立的方国
结论:商代已建立封建特色的中国城市文明的根基
第六章 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工商业城市:周代与战国的发展
历史的分水岭
三代的理想:周王朝及其统治理念
一、封建制度
二、宗法制度,加上祭天地和祭祖先结成一个新宗教(儒教)
三、井田制度与城乡分别
《考工记》与中国城市规划
一、规划的原则、程序以及城市理想结构
二、宗周
……
第七章 秦汉的行政型城市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复兴与新城市文明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学到半殖民地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下的人民共和国的波动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启示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作者介绍
薛凤旋,原籍福建,19479出生,在香港长大和受教育。他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1974—1977年就读于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77—2007年在香港大学任教。现任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奠基所长。 薛教授专著及编著共约四十本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上的水墨画风格的中国古建筑剪影,配合上那种略显陈旧但质感十足的纸张,让人一眼就觉得它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拿到手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那种纸张特有的油墨香气扑面而来,瞬间就勾起了我对阅读的兴趣。我是一个对历史文化主题的书籍情有独钟的人,尤其喜欢那种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去感受不同时代风貌的著作。这本书的名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演变》——正是抓住了我的好奇心,让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浓缩在这一个个具体的城市之中,又是如何描绘出文明发展的脉络的。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经典的城市,比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杭州的西湖,它们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解读这些城市背后的故事,揭示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孕育和传承着中华文明。当然,我也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通俗易懂,避免过于学术化的专业术语,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遨游在历史的长河中。
评分这本书的目录页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一章的标题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比如“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江南水乡的千年韵律”等等,这些充满诗意的标题,立刻就激发了我对具体内容的想象。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的章节,因为我对古人的智慧和匠心总是充满敬意。我很好奇,在没有现代科技的辅助下,他们是如何建造出那些宏伟的宫殿、精巧的园林,又是如何考虑到城市的布局、排水、防御等等方方面面的细节。而且,书中提到的“文明演变”这个词,也让我对不同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轨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了解,哪些城市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哪些城市是文化交流的枢纽,又有哪些城市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衰落或新生。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有趣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中国城市是如何从最初的聚集地,一步步发展成为承载着复杂社会结构、多元文化和独特生活方式的文明载体。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细致的插图所吸引。画面中的古代城池轮廓清晰,建筑细节逼真,仿佛能将我带回那个遥远的年代。每一幅图都配有详细的说明文字,解释了当时的城市布局、功能分区,甚至连建筑的材料和工艺都有提及。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古代城市防御工事的描绘,那些高耸的城墙、坚固的城门,无不体现着古人的智慧和对安全的重视。我曾对中国古代的城市化进程非常好奇,不知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市的形态和功能是如何演变的。这本书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城市进行深入剖析,我想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期待作者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城市建筑和规模的描述,更能深入探讨城市背后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人口流动以及文化习俗。毕竟,城市不仅仅是砖石瓦砾的堆砌,更是承载着无数生命故事和文明印记的载体。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适中,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散发着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对书中“文明演变”这个概念特别感兴趣,这不仅仅是关于城市本身的发展,更是关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他们的思想、文化、社会组织是如何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的。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历史事件,比如朝代的更迭、战乱的洗礼、商业的繁荣,这些因素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命运和居民的生活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不同于历史教科书的视角,让我看到中国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何成为政治中心、经济枢纽、文化高地,又如何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自我更新和演进。我期待能从中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城市如何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颇具匠心,用一种古朴的字体书写着书名,仿佛是从历史的尘埃中挖掘出的珍贵文献。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我立刻被书中引用的丰富史料和详实的考证所吸引。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史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想了解不同地域的城市在历史发展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性。我脑海中经常会闪过一些关于古代城市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城市能够繁荣昌盛数千年,而有些城市却逐渐没落?城市的发展又是如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解答这些疑惑,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承载和塑造着中华文明的演变。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笔触,带领我一同走进那些曾经辉煌的古都,感受它们独特的历史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