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绿色疑惑:美国PGA赛场上的失误报告
定价:98.00元
作者:JACK吴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012384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999kg
编辑推荐
JACK吴,美国注册职业高尔夫教练!JACK吴,教你按国际标准,打出漂亮的高尔夫!
内容提要
本书选取了从2003年到2007年间美国PGA赛事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重大比赛,所有资料的选取都来自作者的观察记录,其中参赛员全部是当今世界*的高手,从这些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极为出色的表现和扎实全面的技术功底,但是在这里我们着眼点恰恰相反,我们以挑剔的心态来找他们出错的地方,甚至是在“鸡蛋里挑骨头”,让他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下大赛喧闹之后我们每一个到底要从中学到些什么
目录
第01章 2003年“总统杯”
南非凡考特酒店乡村俱乐部球场简介
错误一:前三洞之开球
错误二:短距离控球
错误三:过于注重成效的三杆洞
错误四:急躁心态
错误五:减力不是缩减挥杆动作
错误六:长铁杆的问题
错误七:近距离切球 错误
错误八:谨慎果岭的视觉误区
错误九:复杂地形下的沙坑打法
错误十:坡度较大球道的中长铁杆打法
错误十一:洞落点图
错误十二:第二洞落点图
错误十三:第三洞落点图
错误十四:第四洞落点图
错误十五:第五洞落点图
错误十六:第六洞落点图
错误十七:第七洞落点图
错误十八:第八洞落点图
错误十九:第九洞落点图
错误二十:第十洞落点图
错误二十一:第十一洞落点图
错误二十二:第十二洞落点图
错误二十三:第十三洞落点图
错误二十四:第十四洞落点图
错误二十五:第十五洞落点图
错误二十六:第十六洞落点图
错误二十七:第十七洞、十八洞落点图
错误二十八:“老虎红”与“斑马蓝”
错误二十九:输球原因,跟踪“大易哥”埃尔斯
错误三十:谁沉不住气谁就输:看米克尔森与古森的第十六洞
错误三十一:一杆之错,全盘皆输:艾波比的入水球
错误三十二:折杆之痛:普莱斯的“三上”策略
错误三十三:一推定乾坤:看克拉克与凯利的后一推
错误三十四:没了感觉的比赛:斯科特的输五洞剩四洞
错误三十五:过分轻敌,自乱阵脚:林尼的失败
错误三十六:都是距离惹的祸——方克老了
错误三十七:落点解析:第十七洞
错误三十八:拉夫三世输洞的原因:技术和运气
第02章 2c105年“总统杯”
两届“总统杯”美国队团体赛主要阵容对比
错误三十九:团体赛中战略与战术的应用
错误四十:实力与心理的一对一PK
第03章 2003年美国公开赛
美国奥林匹亚菲尔茨球场示意图
错误四十一:一声口哨对“老虎”伍兹的致命影响
错误四十二:尼克·普莱斯的云霄飞车
错误四十三:汤姆·华生的两杆上果岭
错误四十四:不在状态的维杰·辛格
错误四十五:史蒂芬·林尼输在哪里
第04章 2004年“莱德杯”欧美对抗赛
错误四十六:外界的因素:客观看别人
错误四十七:内在的因素:主观看自己
错误四十八:偶然之中的必然
错误四十九:球道沙坑球处理
错误五十:果岭沙坑球处理
错误五十一:长草球的困惑
错误五十二:米克尔森的短杆
第05章 2006年“莱德杯”欧美对抗赛
错误五十三:排阵对比
错误五十四:不可忽视的“K”指南
错误五十五:欧洲人并不完美
第06章 2006年美国名人赛
奥古斯塔球场简介
错误五十六:切球的落点
错误五十七:雨中控球的大难点
错误五十八:果岭上的致命短推
错误五十九:正确把握球的旋转度
错误六十:障碍球的判断与思路
错误六十一:怎样看待五杆洞
错误六十二:长四杆洞与短四杆洞的战略战术
错误六十三:长三杆洞与短三杆洞的战略战术
错误六十四:年龄与距离
错误六十五:怎样叫醒身体
错误六十六:“阿门角”之崩溃——梅迪亚特
错误六十七:“阿门角”之崩溃——弗冒德·坎普斯
错误六十八:“阿门角”之崩溃——查德·坎贝尔
错误六十九:“阿门角”之崩溃——提姆·克拉克
错误七十:维杰·辛格后九洞点评
错误七十一:老将奥拉扎波尔失败的66杆
错误七十二:跟踪“老虎”伍兹
错误七十三:跟踪冠军米克尔森
第07章 2006年湾丘邀请赛
湾丘高尔夫俱乐部球场示意图
错误七十四:推杆之痛——加西亚
错误七十五:开球之痛——“老虎”伍兹的焦虑
错误七十六:不进状态的维杰·辛格
错误七十七:天王们的失落
错误七十八:水球心理与球场设计
错误七十九:长距离三杆洞中两代球员的不同打法
错误八十:长草控球
错误八十一:五杆洞落点比较
第08章 2006年美国公开赛
翼脚球场(西球场)图示
错误八十二:“老虎”伍兹的五大病因
错误八十三:欧洲三大高手之对比
错误八十四:前九洞失误图示
错误八十五:一“鸟”难求的尴尬
错误八十六:令人费解的结局
第09章 2006年“可口可乐杯”
东湖球场简介
错误八十七:六大高手的差别
第10章 2006年“世界挑战赛杯”
舍伍德乡村俱乐部球场指南以及在第三天比赛中球员击球线路图
错误八十八:来自“挑战赛”的挑战
第11章 2006年美国女子公开赛
新港乡村俱乐部球场简介
错误八十九:“大姐大”索伦斯坦的四洞失误
错误九十:“千万宝贝”魏圣美的四洞失误
错误九十一:胡斯特的失误
错误九十二:英格斯特的失误
错误九十三:金博蒂以及韩国军团的全军覆没——心理状态和过分注重结果
错误九十四:从开球距离到长杆击球的困惑
……
第12章 2006年世界比洞赛
第13章 2006年第88届PGA铁杆赛
第14章 2007年第89届PGA锦标赛
第15章 2007年PGA“尼桑杯”
第16章 2007年英国公开赛
第17章 2007年PGA湾丘邀请赛
第18章 2007年美国名人赛
第19章 2007年别克邀请赛
第20章 2007年世界挑战赛
卷后语
作者介绍
JACK吴(吴建国),1956年出生,作家、摄影家,美国注册职业高尔夫教练(PGA教练),“美国高尔夫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多年在美从事高尔夫教学与相关理论的研究工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绿色疑惑:美国PGA赛场上的失误报告’,用一种非常精准且引人入胜的方式,概括了其核心内容,让我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它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比赛报告,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解剖”,将PGA赛场上那些不为人知的“症结”一一揭示。我一直觉得,任何一项竞技体育,都有其光辉荣耀的一面,但同时也必然存在着一些挑战、一些困境,甚至是一些遗憾。这本书似乎正是要带领读者,一起去探寻这些隐藏在光鲜亮丽的成功故事背后的“绿色疑惑”。我好奇,这些“失误”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是运动员临场状态的波动,是战术安排上的偏差,还是球场设计本身带来的挑战?又或者是更加深层次的,关于规则解读、裁判判罚、甚至赛事组织管理中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作者的笔触,是否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用最精准的语言,剖析每一次“失误”的病因,并提供出“解决方案”?世界知识出版社的发行,也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严谨的学术色彩,这让我更加期待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相信它能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这项充满魅力的运动。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另一个深刻感受,是它所展现出的那种严谨的调查精神。作者似乎不是简单地在写一篇关于高尔夫比赛的文章,而是在进行一项深入的“田野调查”。他没有满足于公开的比赛数据和媒体报道,而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采访了相关人士,甚至可能亲身考察了事发场地。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真相的追求,使得书中的每一个论断都显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书中对一些历史上的经典失误案例的重现,更是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那个紧张的赛场之中,感受着运动员们当时的心情和周遭的环境。我甚至能想象出作者为了核实一个数据,或者确认一个细节,可能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这种专业的研究态度,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消遣读物,更像是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对于那些真正热爱高尔夫,并且希望深入了解这项运动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打破了我之前对高尔夫比赛中一些“不幸”的模糊印象,将它们具体化,清晰化,并给予了合理解释。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绿色疑惑:美国PGA赛场上的失误报告’,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绿色,通常象征着生机勃勃和希望,尤其是在高尔夫球场上,那片广阔而精心修剪的草坪更是赛事的画布。然而,“疑惑”这个词,在这样一处象征着专业与荣耀的赛场上出现,就显得有些不同寻常。它暗示着,在这片看似完美的绿色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一些值得探究的迷雾。‘失误报告’更是直白地将内容指向了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意外,甚至是技术上的不足。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失误,能让一本专门的报告来记录?是运动员们在关键时刻的心理崩溃,还是战术上的重大判断失误?亦或是球场本身的设计,隐藏了某种不易察觉的陷阱?我甚至会联想到那些著名的体育比赛中的戏剧性瞬间,那些让观众们屏息凝神,甚至扼腕叹息的时刻。这本书似乎在承诺,它将揭开这些隐藏在成功光环下的不完美,用一种近乎解剖般的方式,来审视那些在PGA赛场上发生的,可能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意外”。这种视角,既有对高尔夫这项运动的专业性要求,又带有一丝对人性弱点和赛事运行机制的探索,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迫切想要了解它所描绘的那些“绿色疑惑”。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高尔夫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通常我们看到的PGA赛场,是那些光鲜亮丽的冠军奖杯,是运动员们精准的挥杆和胜利的欢呼。然而,《绿色疑惑》则将镜头对准了那些“不完美”,那些隐藏在成功背后的挣扎和教训。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选手,也并非无懈可击。他们的失败,他们的失误,同样是比赛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这些失误,才构成了比赛的完整性,才使得胜利更加来之不易,更加令人回味。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不光彩”的时刻,而是用一种客观、冷静的笔调,去剖析它们的成因,去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这种坦诚和深入,反而让我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它让我们看到,高尔夫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意志、智慧和经验的较量,而失误,正是考验这些品质的最佳试金石。这本书让我明白,理解一个事物,不应该只看它的光鲜一面,更要看到它的阴影,甚至是从阴影中学习。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瞬间改变比赛走向的瞬间。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球童,又或者是一位细致入微的赛事分析师,他将那些在聚光灯下被忽略的“小麻烦”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惊叹于其中对每一次击球、每一次推杆所涉及的复杂因素的剖析,从微风的晃动,到球场草皮的细微起伏,再到运动员自身身体状态的微妙变化,这些都被作者如同侦探般一一捕捉,并与最终的失误结果巧妙地联系起来。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将失误归咎于运动员的个人能力不足,而是深入探讨了环境因素、装备调试、甚至裁判的判罚尺度等一系列复杂交织的诱因。我尤其对那些关于心理博弈的章节印象深刻,那些世界顶尖选手在压力下的表现,以及他们如何试图克服内心的障碍,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窥探他们内心世界的窗口。这种抽丝剥茧式的分析,让我对高尔夫这项运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挥杆动作和得分比拼,而是看到了其背后蕴含的科学、心理以及无数个难以预测的变量。每一次失误,都被赋予了一种“原因”,一种可以被理解,甚至是被学习的“教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