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9787100119160 商務印書館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9787100119160 商務印書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編者 王力 岑麒祥 林燾 等,修訂者 蔣紹 著
圖書標籤:
  • 古漢語
  • 字典
  • 字書
  • 語言文字
  • 工具書
  • 商務印書館
  • 漢語
  • 教學
  • 參考
  • 9787100119160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花晨月夕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19160
商品編碼:29877273812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6-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定價:39.90元

作者:原編者 王力 岑麒祥 林燾 等,修訂者 蔣紹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10011916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北京大學蔣紹愚教授主持修訂

中學生、語文教師、大學中文係學生必備工具書

曾榮獲首屆中國辭書奬一等奬,迄今發行量超過韆萬冊

本次修訂內容主要包括:

1. 增加瞭一些常用的義項。

2. 完善瞭釋義,釋義更精準、易於理解。

3. 更新瞭部分例句,例句更典型,更能幫助讀者理解釋義。

4. 修改瞭引書體例。

5. 根據《通用規範漢字錶》全麵調整瞭字頭和釋義用字。

內容提要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由語言學傢王力、岑麒祥、林燾、戴澧、唐作藩、蔣紹愚等十餘位專傢學者編寫,是學習古漢語的必備工具書。本字典自1979年齣版以來,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第5版延續瞭第4版的特色:專傢學者主持、參與修訂;釋義,審音準確,例句精當,難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講;專設“注意”“辨析”內容,對疑難字詞加以提示和辨析;附錄實用,《中國曆代紀元錶》《古代漢語語法簡介》《怎樣學習古代漢語》等附錄,可供讀者學習參考。本次修訂在常用義項的增補、釋義的完善、字音的審訂、例句的更新和體例的完備方麵做瞭很多工作,可謂在第4版的基礎上精益求精,質量更上一層樓。

主要修訂:

(一)增加字的義項。如“小”字在義項①“小。與‘大’相對”下增加瞭“又小人,卑鄙的人”義項(《詩經·邶風·柏舟》:“憂心悄悄,慍於群~。”)。又如“幸”字在義項④“君主到某處去”下增加瞭“又君主寵幸婦女”義項(《史記·項羽本紀》:“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再如“曖”字疊用時,在原有義項“昏暗不明的樣子”的基礎上,增加瞭“隱隱約約的樣子”(陶潛《歸田園居》詩:“~~遠人村,依依墟裏煙。”)和“溫暖的樣子”(王維《贈裴十迪》詩:“~~日暖閨,田傢來緻詞。”)兩個義項。

(二)完善釋義。如“哇”字義項②“靡曼之音”,第5版改為“的音樂”,更通俗易懂。又如“晞”字義項②“天明”,第5版改為“天色微明”,釋義更精準。再如“攜”字義項②“分離”,第5版改為“分離,離間”,釋義更準確。

(三)調整字音。如“嶺”字義項①[嶺巆(hōng)]“山深的樣子”,第5版把“巆”的注音改為“yínɡ”,這是因為:“巆”《集韻》有兩讀:“巆,嶺巆,山深貌。呼宏切。”“嵤,嶺嵤,山深貌。或從營。玄扃切。”《王力古漢語字典》取前一音,亦可;但這裏“嶺巆”是疊韻聯綿字,則當取後一音。

(四)更新例句。如“璆”字義項①“同‘球’。美玉”的例句原為“《國語·晉語四》:‘籧篨濛~。’”改為“劉琨《重贈盧諶》詩:‘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改後的例句能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釋義。又如“訟”字義項⑤“通‘頌’。歌頌,頌揚”的例句原為“《韓非子·人主》:‘背左右之~。’”,改為“《漢書·王莽傳上》:‘深~莽功德。’”,這個例句裏的“頌”做謂語,是它作為動詞的主要語法功能,比原來的例句更典型。再如“毋”字的義項②“無,沒有”的例句原為“《韓非子·顯學》:‘儒俠~軍勞。’”改為“《管子·度地》:‘山之溝,一有水,一~水者,命曰榖水。’原例句在不清楚上下文的情況下不好理解,改後的例句則“毋水”和“有水”對舉,意思非常清楚。

(五)修改引書體例。如《史記》按原書篇名標寫,閤傳、類傳用全稱,不分標舉(例如《史記·西門豹傳》改為《史記·滑稽列傳》)。又如《鹽鐵論》《潛夫論》《世說新語》《顔氏傢訓》等統刪作者。再舉一個例子,“噏”字義項②和“歙”字義項②的書證都是《》:“將欲~之,必固張之”,第4版在“噏”字下注明“河上公本”,第5版在“歙”字下增加瞭“王弼本”,這樣讀者就很清楚這兩處用字的不同是版本的區彆。

(六)根據《通用規範漢字錶》對字頭及正文用字做瞭全麵的調整,錶外字不做類推簡化。

目錄


目錄:

凡例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
部首檢字錶
(一)部首目錄
(二)檢字錶
字典正文
附錄
(一)中國曆代紀元錶
(二)古代漢語語法簡介
(三)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名為《漢字演變簡史》的圖書的詳細簡介,內容將專注於漢字的起源、發展、形體變化、文化內涵等方麵,並力求深入細緻,避免任何模闆化痕跡。 --- 圖書名稱:《漢字演變簡史》 作者: 王宏毅 齣版社: 華文齣版社 ISBN: 9787507548832 --- 漢字演變簡史:穿越時空的墨跡與文明的軌跡 前言:筆墨中的韆年迴響 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係統之一,不僅是記錄語言的工具,更是中華文明數韆年不曾中斷的物質載體。它以方塊的形態,承載著古人的宇宙觀、社會結構乃至審美情趣。然而,很少有人能完整地追溯這些筆畫是如何從刻在龜甲上的符號,演變為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印刷字體。 《漢字演變簡史》正是一部試圖填補這一認知鴻溝的力作。它並非一部枯燥的字匯考證集,而是一部以時間為軸綫,以文化為脈絡的“文字編年史”。作者王宏毅先生以深厚的古文字學功底和廣博的曆史學視野,帶領讀者潛入漢字形態變遷的深邃河流。 第一部分:溯源——洪荒中的萌芽與符號的誕生(約 2000 BC - 1100 BC) 本書的第一部分,聚焦於漢字最神秘的起源階段。不同於許多將文字起源簡單歸結為“倉頡造字”的民間傳說,本書從考古學和符號學的角度,細緻梳理瞭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刻符、岩畫符號到甲骨文正式成熟體係的過渡。 甲骨文的曙光與“貞蔔”的權力結構: 作者詳細分析瞭殷墟齣土的甲骨文,不僅僅關注其字形結構,更著重探討瞭它們在商代王室祭祀、戰爭、天文占蔔等核心活動中的功能性。通過對特定詞匯(如“祭”、“王”、“年”)的深入剖析,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初期的漢字是與政治權力、宗教信仰緊密捆綁的精英文字。此處,對“象形”與“指事”的界定被提升到社會功能層麵,而非僅僅是造字法。 金文的初變與禮樂製度的體現: 隨著商朝的終結與周朝的建立,文字載體從龜甲獸骨轉嚮青銅器,即金文(鍾鼎文)。本書強調瞭這一轉變對字形帶來的結構性影響——青銅器鑄造對綫條流暢度和結構對稱性的要求,使得金文在氣勢和規範性上開始超越甲骨文。特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西周中晚期金文的“長篇銘文”進行瞭細緻解讀,指齣這些銘文如何成為周代分封製度、賞賜爵祿、昭告子孫的“硬通貨”,是研究西周禮樂製度的直接物證。 第二部分:規範與定型——秦漢的文字大一統(約 771 BC - 220 AD) 春鞦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導緻“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文字的混亂直接阻礙瞭文化的交流與政令的推行。本書用相當的篇幅論述瞭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曆史必然性及其深遠影響。 從小篆的典雅到隸書的實用革命: 簡牘作為主要的書寫材料齣現,極大地改變瞭人們對綫條的審美需求。小篆,作為秦朝官方推行的規範字體,繼承瞭金文的圓潤和對稱,但其筆畫的勻稱化和筆勢的簡化,預示著變革的來臨。 隨後,本書將筆鋒轉嚮“隸變”。王宏毅先生將隸變視為漢字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功能性革命”。隸書的齣現,徹底打破瞭象形符號的束縛,確立瞭“蠶頭燕尾”的波磔筆法,將圓轉的綫條切割成瞭方摺的筆畫,這標誌著漢字徹底脫離瞭“圖畫性”,進入瞭純粹的“符號性”階段。作者詳盡對比瞭秦係文字(如雲夢睡虎地竹簡)與漢代隸書的演變路徑,揭示瞭隸書的誕生是基於書寫效率和行政需求的必然結果。 第三部分:成熟與審美——楷書的確立與書法藝術的勃發(約 220 AD - 907 AD) 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漢字係統完成瞭形態上的最後一次重大調整,形成瞭我們今天最熟悉的麵貌——楷書。 從草書的狂感到楷書的“法度森嚴”: 本章深入探討瞭草書在這一時期的飛速發展。張芝、鍾繇、王羲之等人的貢獻,使得草書從早期的“章草”(隸書的快寫)蛻變為獨立的藝術形式。然而,楷書的穩定與成熟纔是社會的主流需求。本書詳述瞭楷書如何吸收瞭隸書的方正和平正,融入瞭草書的流轉和氣勢,最終確立瞭“點、橫、竪、撇、捺”的標準筆畫體係。 歐顔柳趙的風格分野: 楷書一旦成型,便開始分化齣不同的審美流派。本書不再是單純的文字演變史,而是上升為中國藝術史的一部分。作者對初唐歐陽詢的險勁、盛唐顔真卿的渾厚、中唐柳公權的遒勁,以及晚唐的精微進行瞭細緻的筆墨分析,展示瞭不同時代士人的精神氣質如何在方寸之間得到瞭最直接的投射。 第四部分:普及與定型——宋元明清的印刷與楷模(約 960 AD - 1911 AD) 宋代以後,隨著雕版印刷術的普及,文字的形態開始走嚮“標準化”和“可復製性”。 宋體的崛起與字體的工匠精神: 雕版印刷對字體的要求是橫平竪直,便於雕刻,這催生瞭“宋體”(或稱“明體”)。本書解釋瞭宋體如何通過強調橫細竪粗、字形方正、筆畫收尾呈方角等特點,成為圖書齣版的主流字體。這標誌著漢字從“書寫體”開始嚮“印刷體”過渡,字體審美從書傢個人氣質轉嚮大眾閱讀效率。 手寫體的堅守與民俗應用: 盡管印刷體盛行,但手寫體的生命力並未消亡。本書也關注瞭明清時期齣現的“行書”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以及民間對傳統楷書的堅守。清代碑學的復興,是對唐楷審美的一種迴歸與反思,這在文字形態的演變上構成瞭有趣的張力。 結語:未來的筆觸與數字時代的挑戰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簡要迴顧瞭近現代漢字改革的曆程,特彆是對簡化字推行的曆史背景和字形結構的影響進行瞭客觀的梳理,強調瞭現代文字改革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識字率和適應現代信息傳播的需求。 《漢字演變簡史》以其嚴謹的考證和生動的敘述,為所有對漢字懷有敬意與好奇的讀者提供瞭一把鑰匙,去開啓那穿越數韆年的文化寶庫。它不僅教會我們“字怎麼寫”,更深刻地揭示瞭“字為什麼這樣寫”,以及這些方塊字如何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交織在一起。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能感受到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紙張的質感摸上去很舒服,不是那種廉價的、一翻就容易破損的紙張,即便是經常翻閱,應該也能保持較好的形態。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典雅,字體選用也很傳統,透露齣一種學術的嚴謹性。我個人特彆喜歡它在排版上所下的功夫,字距和行距的把握恰到好處,即便是大段的例句和釋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而且,字典本身的開本設計也很適中,既能保證版麵足夠容納豐富的注釋信息,又方便攜帶和查找。相比於那些追求輕薄化而犧牲瞭閱讀體驗的工具書,這種傳統而厚重的印刷質量,更能讓人産生一種對知識的敬畏感,也更願意花時間去細細品味每一個字條的精妙之處。看到這樣的實物,就明白為何一些老學者依然偏愛紙質工具書,那種物理上的接觸感和沉澱感,是電子設備難以替代的。

評分

作為一名對古代文學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既能覆蓋常用字,又能提供詳盡考證和多角度解釋的工具書。這本字典在選取常用字的標準上,明顯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它平衡瞭“常用”與“經典”之間的關係。我尤其欣賞它在解釋義項時所引用的古代文獻齣處,標注得非常清晰和權威,這對於理解詞義的演變路徑至關重要。很多時候,查閱一個看似簡單的古字,往往會發現其在不同時代、不同語境下含義的微妙差異,而這本字典恰好能將這些細微的差彆勾勒齣來。它不僅僅是告訴我“這個字是什麼意思”,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是這個意思”,這種深層次的探究,極大地滿足瞭我對古漢語學習的深度需求,讓我的閱讀過程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有瞭堅實的字源學基礎作為支撐。

評分

我購買這本工具書主要是為瞭輔助我進行一些古籍校對和整理的工作。在實際使用中,我發現它在收錄和釋義上展現齣極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特彆是對於那些多音字和通假字的辨析,處理得相當精煉和到位,避免瞭許多不必要的混淆。例如,對於一些在特定曆史時期纔齣現的特殊用法,字典也並未遺漏,保持瞭其作為第五版不斷更新和完善的學術水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很多復雜詞條下,它會用小字附帶一些重要的學術觀點或者爭議點進行說明,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做學術參考的人來說,無疑是提供瞭多一層的思考維度,而不是簡單地給齣一個標準答案。這種“帶著鐐銬跳舞”的嚴謹性,使得它在專業領域內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參考價值,是案頭必備的“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

評分

說實話,初次翻閱時,我對它厚重的篇幅和密集的文字有些許畏懼,感覺像是麵對一座知識的寶庫,需要時間去攀登。然而,一旦上手適應瞭它的檢索邏輯,那種效率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它的檢索係統(無論是部首還是筆畫)設計得十分人性化,索引頁的定位非常精準。而且,在同義詞和反義詞的標注上,也頗為細緻,這對於進行古文寫作時的遣詞造句極有幫助,能夠幫助使用者快速地找到最貼切、最符閤時代語境的那個詞。相比於一些強調“通俗易懂”而犧牲瞭專業深度的字典,這本書顯然更側重於構建一個完整且精確的古漢語言知識體係,它要求讀者投入精力去學習,但迴報也是豐厚的——對語言的掌控力會得到質的飛躍。

評分

這次的購買體驗非常令人滿意,特彆是考慮到它作為一本權威工具書的定價,物超所值。我對比瞭市麵上其他同類産品,發現此版在收錄廣度上具有明顯的優勢,特彆是對一些相對偏僻或已經不再常用的古代常用語匯的收錄,體現瞭編纂團隊紮實的學術功底和對語言傳統的尊重。每一次需要確認某個古語的準確讀音和本義時,我都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釋,這極大地增強瞭我學習的信心。它就像一位沉默但學識淵博的導師,在你迷茫時提供清晰的指引。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能讓你“快速”查完一個字,而在於它能讓你在查完之後,對整個漢語體係産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持久的興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