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吉他指弹曲集3(中高级)》主要是针对中高级独奏爱好者的需求而编写的,同时融入了很多指弹风格的技巧。指弹技巧是有难度的,尤其是那些违反手指运动规律的技巧,需要好的讲解才能被学生掌握,所以《木吉他指弹曲集3(中高级)》在录制了高清示范的同时也录制了详细的视频讲解,毕竟有些技巧无法用文字和图片或谱子能够表述的清楚。
本书指弹技巧符号图解
1逆战(G调 主要技巧:1、Rock 2、Nail Attack)
2Wonderful Tonight(G调主要技巧:Pop)
3兰亭序(C调主要技巧:Nail Attack)
4勇气(A调主要技巧:Pop)
5夜夜夜夜(C调主要技巧:Pop)
6套马杆(C调主要技巧:扣弦)
7征服(C调主要技巧:Pop)
8恋爱ing(C调主要技巧:Nail Attack)
9想念真好(C调主要技巧:Nail Attack)
10我相信(C转D调主要技巧:Rock)
11时间都去哪儿了(C调主要技巧:Pop)
12火柴天堂(C调主要技巧:Nail Attack)
13烟花易冷(C调主要技巧:1、Pop 2、小拍弦)
14爱我久久(D调主要技巧:1、轮扫2、Nail Attack)
15爱的初体验(G调主要技巧:扣弦)
16爱的天国(G调主要技巧:Pop)
17精忠报国(C调主要技巧:Nail Attack)
18红尘客栈(G调主要技巧:Pop)
19红豆(C调主要技巧:Pop)
20送别(D调 主要技巧:1、country 2、Nail Atfack 3、人工泛音)
21玫瑰玫瑰我爱你(A调主要技巧:扣弦)
22匆匆那年(C调主要技巧:Pop)
233虹之间(G调主要技巧:Pop)
24蓝色土耳其(G调主要技巧:Nail Attack)
25我要的飞翔(A调主要技巧:1、Pop 2、拍弦)
26情人(C调主要技巧:Nail Attack)
27那些年(G调主要技巧:POp)
28等不到的爱(G调主要技巧:Pop)
29画(G调主要技巧:哑音)
30会呼吸的痛(G调主要技巧:Pop)
31偶尔还是会想起你(C调主要技巧:Pop)
32一块红布(G调主要技巧:1、扫弦旋律2、Nail Attack)
33泪洒天堂(A调主要技巧:Pop)
34再见(good bye)(G调主要技巧:Pop)
35Rolling In The Deep(C调主要技巧:1、Rock 2、扫弦旋律)
36风吹麦浪(C调主要技巧:Pop)
37花房姑娘(G调主要技巧:1、扫弦旋律2、Nail Attack)
38当我想你的时候(G调主要技巧:Nail Attack)
39姑娘我爱你(C调主要技巧:扣弦)
40童年(A调主要技巧:Nail Attack)
41小情歌(D调主要技巧:Pop)
42假如(G调主要技巧:1、扫弦旋律2、Nail Attack)
43卷珠帘(C调主要技巧:Pop)
44棉花糖(C调主要技巧:Nail Attack)
LSM丽声吉他音箱介绍
Kane(凯恩)吉他KD10(见封面)简介
广州初音乐器简介
致读者
小贴士1独奏曲中的力度
小贴士2右手指法与音色
小贴士3独奏曲怎样背谱?
小贴士4别忽略这两种基本功练习
小贴士5指弹独奏中的消音技巧
小贴士6琴弦的保养
小贴士7拇指义甲的打磨
小贴士8关于节拍器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柔和的米白色调,搭配着一幅精致的手绘风格插画,描绘了一个在阳光下随意拨弄琴弦的侧影,瞬间就把人带入了一种宁静而专注的音乐氛围中。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厚实且略带纹理,翻页时有一种高级的触感,不像有些教材那样轻薄易损。内页的印刷清晰度堪称完美,五线谱和六线谱的对照排版非常合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辨认每一个音符和指法标记。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和弦图和指弹技巧的分解图,作者都采用了放大加粗的处理,细节之处尽显匠心。我特别喜欢它侧边预留的笔记区域,让我可以随时记录下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在很多同类产品中是少见的。整体来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我把它放在书架上,光是看着,就觉得自己的指弹水平似乎都提升了一截,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长期坚持练习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激励。
评分作为一名苦苦寻求提升瓶颈的资深吉他爱好者,我对于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指弹教材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大部分的教材,内容要么过于基础,停留在“小星星”和简单的分解和弦上,要么就是直接堆砌难度极高的世界名曲改编,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过渡桥梁。然而,这本教材的编排逻辑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结构设计简直像一个精心规划的音乐“攀岩墙”。从最基础的开放和弦应用到复杂的切音、击板技巧,每增加一个新技巧,都会立刻对应着一首专门为展示该技巧而设计的练习曲或改编曲。这些练习曲的旋律性非常好,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枯燥乏味,听起来更像是真正的音乐片段,这极大地保持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发现,通过练习这些精心挑选的曲目,我不仅掌握了技巧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将这些技巧有机地融入到完整的乐曲表达中去,而不是生硬地“炫技”。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闭环,是我过去几年里在其他教材中未曾体验到的高效学习路径。
评分我最看重教材的实用性和贴近性,毕竟吉他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演奏我们真正喜欢的音乐上。这本书在选曲方面展现了极高的水准和对当代听众的深刻理解。它没有完全陷入古典指弹的窠臼,也没有盲目追求网络热门歌曲的速成。作者的选曲策略非常巧妙,既包含了那些广为流传、旋律优美的经典流行乐章进行深度指弹化改编,确保了练习的“可听性”和“辨识度”,又穿插了一些融合了爵士、布鲁斯元素的原创小品,拓宽了读者的音乐视野。我试着弹奏了几首改编曲,发现作者在处理和声部分时非常用心,既保留了原曲的“神韵”,又巧妙地利用了吉他指弹的特性,创造出了比原版更饱满、更具层次感的听觉效果。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模仿”原唱,而是在用指弹这种独特的乐器形式“重新诠释”这些作品。这种既有深度又不失流行度的选曲平衡,无疑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它让我感觉自己的指弹练习成果可以直接用于朋友聚会时的表演。
评分从技术指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详尽程度令人咋舌。它不是简单地给出指法图,而是加入了大量的文字解析,这对于那些学习过程中容易陷入“机械模仿”的自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比如,在讲解“推弦与揉弦”技巧时,它不仅仅画出了推弦的方向和幅度,还配上了对不同弦的张力要求、手指按压的力度分布的详细描述,甚至提到了手指关节的弯曲角度对音色圆润度的影响。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右手拨弦的力度控制”这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它用图表对比了使用指甲、肉垫和指套时音色的细微差别,并给出了针对不同曲风(如抒情慢板和节奏感强的Funk)的最佳力度分配建议。这种对微观技术点的精雕细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演奏功底和教学经验。阅读这些文字,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你身旁,随时为你纠正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偏差,这极大地减少了我在学习初期因为错误习惯而走弯路的可能性。
评分这套教材的附加价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核心的乐谱和技巧解析外,它还非常贴心地附带了配套的音频资源,这在数字时代是必须的标配,但该书的音频质量远超预期。这些音频不仅仅是简单的“伴奏”,而是包含了慢速示范、正常速度演奏以及分声部(如旋律声部和低音伴奏声部)的单独演示。特别是慢速示范,它的清晰度高到可以清晰地听到每一根弦被拨动的瞬间和指甲刮擦品丝的微小声响,这为初学者提供了极佳的听力校准参考。我通常的习惯是,先听一遍正常速度的演奏,建立整体印象;然后对照指谱,跟着慢速示范练习指法;最后,利用伴奏音轨进行合奏练习,检验自己的节奏稳定性和乐句连贯性。这种多层次的听觉辅助,让“看谱”和“听音”之间的鸿沟被有效地填平了。这种完整的学习生态构建,使得学习过程的反馈机制变得异常流畅和有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