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东线战事:希特勒的东方灭绝战
定价:68.00元
作者: 史蒂芬·G·弗里茨、程逸松译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87533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扣人心弦的叙述与*研究成果的融合
◆一部完整的苏德战争史,澄清被误解的历史事件
◆作家史蒂芬·G.弗里茨心血之作,以独特的视角全面叙述了被学者们忽视的战争细节
内容提要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起了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的地面进攻。希特勒认为,这场战争对于德国的经济和政治生命至关重要。这场战争的*初阶段就是的代号为“巴巴罗萨”的战役行动,希特勒试图通过闪击战一举消灭苏联,进而满足夺取生存空间的欲望,并*终解决“犹太人问题”。这是一场毁灭性的残酷战争,德国为此耗费了大量的物资,二战期间德军阵亡总数的75%就命丧于此。无情的战争也令数千万苏联家庭家破人亡,比起西线战场上和英美作战的伤亡情况,东线战场的伤亡率之高,令人咂舌。
尽管东线战场的重要性无可匹敌,但是几乎没有什么英语图书探讨过那些关键事件。《东线战事:希特勒的东方灭绝战》通过全面而且深入浅出的叙述,将近期关于苏德战争的史学研究成果蕴含在字里行间。史蒂芬·G.弗里茨从德国的视角分析了苏德战争,谈及了东线战争的方方面面,探索了一系列话题,如军事行动、经济战略、资源开发、种族政策等,正是这些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主题促使德国发动了残酷的侵略战争,并在战争中实施了灭绝战。
目录
章 困境......................................... 001
第2章 决定......................................... 030
第3章 猛攻......................................... 077
第4章 龙卷风....................................... 134
第5章 惩罚......................................... 195
第6章 非赢即输..................................... 234
第7章 全面战争..................................... 297
第8章 焦土......................................... 354
第9章 瓦解......................................... 401
0章 末日.......................................... 437
总结.................................................. 472
附录.................................................. 489
注释.................................................. 495
致谢 605
作者介绍
史蒂芬·G.弗里茨,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史学教授,著有《前线士兵:二战中的德军士兵》《决战:士兵、平民与第三帝国的灭亡》等作品。
文摘
序言
无
我很少读到一本历史著作能够如此有效地将学术的严谨性与文学的感染力结合得如此完美。作者的笔触极其精准,用词考究,但绝不晦涩难懂。每当描述到某次重大战略失误或突如其来的转折点时,那种文字的张力让人屏息。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情报战和宣传战的描述,展现出这场冲突远不止于坦克和步枪的物理较量,更是一场信息与意志的较量。那种在迷雾中寻找真相,或是被精心编织的谎言所误导的描写,极具现代感,即使放在当代任何一个冲突背景下审视,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本书成功地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记录,上升到了对权力运作逻辑和人类极限的哲学探讨层面,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叙述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堪称大师级。它没有拖沓,每一个章节都有其存在的明确意义,紧密地服务于整体的推进。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引入一些不太为人所熟知的侧面战场或次要人物时所采取的平实而有力的口吻,这使得整个历史画卷更加丰满、立体。它避免了将历史人物脸谱化的倾向,即便是那些臭名昭著的角色,作者也试图从他们的视角去解释他们的动机,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对错误的认可,而是一种对历史复杂性的尊重。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在聆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带着沧桑感和洞察力,向你娓娓道来那些年间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那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力量,非常打动人。
评分这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敢于深入挖掘那些隐藏在宏大叙事背后的细节和阴影。作者似乎对档案的挖掘工作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许多关于资源调配、技术瓶颈以及不同战区之间协调失灵的描述,都显得前所未有的详实可信。我发现自己经常需要停下来,回味那些关于特定战术执行失败原因的分析,它们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重结构性矛盾爆发的结果。这种层层剥茧的分析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智力参与度。它不满足于简单地陈述“谁赢了谁输了”,而是深入剖析了失败者是如何一步步将自己推向绝境的,这种对过程的深刻剖析,是真正有价值的历史研究的体现。读完合上书本时,我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以及战争本身的理解,得到了一个非常扎实的拓展和深化。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展现出一种近乎古典悲剧的韵味,层次感非常分明,引人入胜。作者似乎深谙如何设置悬念和铺垫,尽管我们都知道最终的历史走向,但阅读过程中依然会为某些关键时刻的抉择感到紧张不已。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在处理信息流时所采取的策略——他巧妙地在全局视角和微观叙事之间进行切换,就像一台高精度的显微镜和一台广角卫星摄像机交替工作。这种切换使得读者既能把握住整个战线的起伏,又能聚焦于某个小队在特定时刻的孤注一掷。而且,书中对于不同派系、不同将领之间权力博弈的刻画也十分到位,历史的洪流之下,人性的弱点和野心是如何影响决策的,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更像是在解开一个巨大的、充满血腥味的谜团,每一次翻页都带着对接下来命运走向的探寻欲。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功力实在令人惊叹,作者对于历史细节的捕捉和对宏大战争图景的描绘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我读到一些关于指挥层面决策的描写时,简直像是亲身站在了前线,感受到了那种巨大的压力和不断变化着的战场态势。特别是对后勤补给线那种近乎病态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对战争复杂性的深刻理解,绝非那种只关注大型会战的浅显历史著作可以比拟的。那种对物资匮乏、道路泥泞、以及士兵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细腻刻画,让整个故事鲜活了起来,而不是一堆干巴巴的日期和地点罗列。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入那些关键人物的传记片段时所展现的技巧,这些片段并非简单的插叙,而是有机地融入到整体的军事进程中,使得冰冷的战略分析增添了人性的温度与挣扎。整体来看,这是一部阅读体验极其丰富的作品,它不仅讲述了“发生了什么”,更深入地剖析了“为什么会这样”以及“这对参与者意味着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