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基础食谱、13款早餐、14款零食、11款糕点、15款甜品,满足你嗜甜的小嘴。
*区分优糖与添加糖。发掘减少食物中添加糖的简单方式,毫不费力。
*亲手制作“无糖版”冷藏食品,超市中类似成品的含糖量过高。
*掌握书中无糖、无蜂蜜的甜品、零食与糕点的制作方法。
日常饮食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中,含有一系列糖分子,其中,葡萄糖为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专家们所说的食糖过量,一般是指蔗糖(或者白糖)类单糖过量,主要来源多为糕点、糖果、甜点、汽水、果汁、蜂蜜或糖浆。而《美味轻食 天然优糖》提倡健康饮食的概念,主张使用食物中的天然糖类代替添加糖,选择使用干果和新鲜水果保证食物中的甜味口感。水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通过水果摄入的糖分会被慢慢消化,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在某些食谱中,还使用果汁代替甜味剂。虽然果汁常常作为饮品大量饮用,但在烹饪过程中加入少量果汁,并让富含膳食纤维的材料充D果汁,也是可行的。这些使用天然糖类制作而成的食物不仅味美,而且是更为健康的选择。
引言 7
为什么糖类有害健康? 8
辨认食品成分表 9
优选少糖食品 10
食谱中糖类的代替品 13
几种拒绝食用添加糖的简单方式 14
基础食谱 16
番茄沙司 18
烧烤酱 20
无糖苹果泥 22
蛋黄酱 24
花生酱 26
蓝莓果酱 28
面包酱 30
塔式面皮 32
酸奶 34
酸醋沙司 36
奶油沙拉酱 38
全麦面包 40
早餐 42
芒果胡萝卜果昔 44
汽水饮料 46
甜菜果昔 48
椰枣燕麦奶昔 50
花生巧克力黄油奶昔 52
杂粮粥 54
格兰诺拉麦片 56
慕斯里什锦麦片 58
慕斯里果味麦片 60
煎蜜桃松饼 62
浆果华夫饼 64
香蕉法式吐司 66
奶酪草莓吐司 68
零食 70
爆米花 72
辣味杏仁 74
焦糖果丹皮 76
水果蘸酱 78
香蕉吐司 80
苹果脆片 82
橙味香脆棒 84
炸面球 86
杏干椰果球 88
活力架 90
椰枣核桃架 92
巧克力葡萄干 94
夹心椰枣 96
椰枣芝麻酱软糖 98
糕点 100
薄脆饼干 102
蓝莓苹果松饼 104
蜜桃松饼 106
香蕉面包 108
巧克力李子蛋糕 110
胡萝卜蛋糕 112
覆盆子杏仁佛卡夏面包 114
司康饼 116
花生黄油曲奇 118
巧克力饼干 120
果酱饼干 122
甜品 124
水果沙拉 126
焦糖果梨 128
无花果乳酒 130
巧克力慕斯 132
牛奶奇亚籽 134
黄油面包布丁 136
苹果果冻 138
水果粗粮脆 140
苹果馅饼 142
芝士蛋糕 144
柠檬椰果冰激凌 146
浆果冰激凌 148
巧克力冰激凌 150
草莓冰棒 152
甜瓜苹果冰沙 154
专业用语 156
显示全部信息这本书的烹饪理念简直让人耳目一新,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健康饮食”的刻板印象。我一直觉得追求低糖、轻食就意味着要牺牲口感和风味,吃得像在“做任务”,但这本书里的每一道食谱都证明了我的想法是多么狭隘。作者在介绍食材选择和处理方式上简直像个魔术师,用天然的甜味剂和巧妙的烹饪技巧,把原本平淡无奇的蔬菜水果变成了餐桌上的明星。比如,那个用烤制的根茎类蔬菜制作的“焦糖化洋葱汤”,它的深度和复杂性完全不输给传统高糖高脂的浓汤,而且入口后那种回甘是纯粹而持久的,完全没有精制糖那种瞬间的刺激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把控,比如如何通过不同的烘烤温度来激发食材本身的天然糖分,或者如何利用香料来提升整体的味觉层次。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食谱,不如说是一次味觉的探险,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厨房里的每一种天然食材,发现它们隐藏的无限潜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说实话,是我近期读过的烹饪书中体验最好的之一。那种扑面而来的清新感和高级感,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动手实践。摄影作品的质感非常高,食物的色彩饱和度和光影处理达到了专业水准,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邀请你拿起勺子品尝。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精美的图片并不是徒有其表,它们准确地捕捉了菜肴的精髓和质地,让你在动手之前就能对成品有一个清晰的预期。文字部分的逻辑性也极其清晰,步骤拆分得非常细致,即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每道菜旁边附上的“风味笔记”,它不仅仅是介绍食材的替代品,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在私下交流,分享了一些只有内行人知道的“小窍门”和背后的科学原理,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指令跟随。
评分这本书的哲学思考层面,远远超出了普通的菜谱范畴。作者在开篇和中间穿插了一些关于“慢食主义”和“食物正念”的探讨,这对我触动很大。在如今这个“速食”时代,我们很少停下来真正感受食物的来源和它带给身体的能量。书中强调的“天然优糖”理念,不仅仅是关于减少蔗糖摄入,更深层次的是倡导一种对身体更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即尊重食材本身的自然馈赠。我开始尝试在准备食物时,多花一点时间去观察每种蔬菜的颜色变化,去闻不同香料混合的味道,这种“正念烹饪”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它让我对食物的关系从“消耗”转变为“滋养”,这对于改善我的整体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都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这方面的内容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缺失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对全球不同饮食文化的借鉴和融合令人印象深刻,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烹饪功底和广阔的视野。我发现里面的一些调味灵感似乎来源于东南亚的香草运用,而某些烘焙技巧又带着一丝地中海的影子,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成品却是完全统一的、以“轻盈”和“纯净”为核心的风格。它巧妙地将异域风情融入到日常的健康饮食框架中,避免了那种生搬硬套异国食谱可能导致的热量失控。比如,书中介绍的几款用椰子水或蔬菜高汤代替传统高盐高油的烹饪基底的方法,真的非常具有创新性,让清淡的食物也充满了“鲜味”。阅读这些食谱时,我感觉到作者不是简单地在教你做菜,而是在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烹饪世界的窗户,鼓励你在遵循“少糖”原则的同时,大胆地去试验和创造属于自己的风味组合,充满了启发性和实用性。
评分我是一个常年和血糖作斗争的人,很多市面上的“健康食谱”要么就是用一堆我根本找不到的稀有食材,要么就是做法复杂到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忙碌的上班族量身定制的“救星”。我试做了好几个工作日午餐的食谱,它们的操作时间都控制得非常理想,很多都在半小时内搞定,而且备料过程也相当精简。最让我惊喜的是,这些“快手”餐点在营养密度上完全没有打折扣。例如,那个用坚果碎和牛油果制作的“能量碗”,我吃完后能持续保持很高的饱腹感,下午完全没有出现那种低血糖导致的思维迟钝。这本书让我明白,健康饮食不需要成为一种负担,它完全可以融入到快节奏的生活中,关键在于选择对的方法和合适的食谱结构。它成功地将效率、美味和健康这三个看似难以平衡的点做到了完美的融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