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 作者 | 侯智惠,逄焕成,侯安宏 |
| 定价 | 35.00元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09236998 | 出版日期 | 2018-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以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农业资源为核心,综合运用定性、定量与定位分析方法,从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农业资源禀赋、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与区域差异、农业资源保护策略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逐层深入的分析探索,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相关政策、规划以及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外研究进展 第3章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 3.1 种植业生产现状 3.2 畜牧业生产现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蒙古农业自然资源禀赋 4.1 耕地资源 4.2 水资源 4.3 气候资源 4.4 生物资源 4.5 农业资源匹配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蒙古农业社会经济资源 5.1 劳动力资源 5.2 化学品投入 5.3 农业机械投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6.1 评价指标及数据说明 6.2 评价方法选择 6.3 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演变分析 6.4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演变 7.1 评价指标选择 7.2 评价方法选择 7.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演变特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区域差异评价 8.1 评价指标选择 8.2 评价方法选择 8.3 评价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区域保护策略分析 9.1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划方案 9.2 区域农业功能定位、目标与农业资源保护策略 0章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 10.1 研究区域概况 10.2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10.3 评价结果分析 10.4 本章小结 1章 结论与展望 11.1 主要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我一直对内蒙古这片广袤的土地和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很感兴趣。了解到这里是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生态挑战,所以“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主题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内蒙古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不仅仅是宏观的政策解读,更能体现出基层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例如,书中会不会探讨传统农牧业模式如何转型升级,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缓解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我对内蒙古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如何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也非常好奇,比如在不同区域(草原、半干旱区、山区)的建设策略上是否存在差异?是否会深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旗县在发展特色农牧业、推广节水灌溉、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了解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窗口,期待它能够提供富有洞察力的观点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评分作为一个对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都颇为关注的读者,我对“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这个书名,首先联想到的是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张力。内蒙古地广人稀,但农业生产活动非常集中,特别是农牧结合的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既可能加剧破坏,也可能通过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界定“农业生态文明”这个概念的,它是否包含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考量?书中对于“建设路径”的阐述,会不会涉及到具体的政策工具、技术手段和制度保障?例如,会不会探讨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绿色生产,如何加强基层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如何构建多方参与的生态治理体系?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对一些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详细解读,比如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在内蒙古的推广应用情况,以及它们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内蒙古在追求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努力和挑战有了更深的期待。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及其治理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内蒙古无疑是这一问题的典型代表。当我在书店看到《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这本书时,立刻被它所聚焦的“农业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吸引。我认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治理,更是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转型。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对“路径”的探索,是否会从历史的维度,梳理内蒙古农业发展变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脉络?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具体的生态恢复和治理项目,比如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工程、沙尘暴防治措施等,并分析其成效和不足?同时,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例如在种子、肥料、农药的使用上,在灌溉、耕作、收割的方式上,是否有创新的解决方案?此外,书中是否会关注农牧民的生计问题,如何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让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本书的题目充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现实的关怀,让我充满了阅读的欲望。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让我立刻联想到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议题,特别是关于如何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探索。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其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来理解内蒙古在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书中对“建设路径”的阐述,是否会从宏观的政策层面,深入到微观的实践层面?例如,是否会探讨如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在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书中是否会介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我非常关心书中是否会触及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如何将内蒙古丰富的草原文化、农耕文化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了解内蒙古在绿色转型道路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的契机,充满期待。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非常关注,尤其是内蒙古这片连接草原与农耕的独特区域,其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意义重大。这本书的题目《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立刻吸引了我,让我对其中可能包含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探讨,内蒙古在面对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峻挑战时,是如何在农业生产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书中对于“路径”的分析,是否会涵盖从政策法规的制定,到科技创新的应用,再到社区参与的模式等多个维度?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一些具体的生态农业实践案例,比如如何推广轮牧制,如何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土壤,以及如何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了解内蒙古在复杂生态环境中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窗口,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提供深刻的见解和实用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