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羌笛悠悠-大地震后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定价:38.00元
作者:邓廷良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2200786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图文并茂全方位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族系之一羌族的历史与现状,是对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羌族文明的传承和保护;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与世隔绝》,以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灾难带给人的生死冲击以及强烈的心灵震撼,讴歌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抗争精神,揭示出了“地震毁灭了人类的生存家园,却重塑了人类的心灵家园”这一主题。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特大地震,对古老的羌族和羌族文明造成了巨大创痛,抢救和保护羌文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历史课题。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地介绍了羌族的历史、文化、宗教和习俗,对于保护和传承羌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记录着羌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200余幅图片,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目录
前记
曾经辉煌的古羌
当代羌族
汶川之羌
理县之羌
茂县之羌
松潘之羌
北川之羌
宗教
火神崇拜
白石崇拜
祭山大典
羌年
图腾崇拜
斑斓的文化
巍巍羌碉
石棺葬文化
婚姻
服饰
女装
男装
羊皮坎肩
羌巫的百褶裙
丧葬
议话坪
羌舞
遗留在兄弟部落中的古羌文化
摄影作者及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翻开《羌笛悠悠-大地震后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空间。书名中的“羌笛悠悠”四个字,就已经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羌笛,那古老而神秘的乐器,它的声音究竟承载着怎样的情感?是哀伤,是希望,还是对过往的追忆?而“大地震后”这个限定词,则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那场令人心痛的灾难。面对突如其来的毁灭性打击,一个民族的文化会走向何方?是戛然而止,还是在废墟上重新萌发?这本书似乎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我更在意的是“保护与传承”这几个字。这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保护,更包含着精神层面的延续。我很好奇,羌族人民是如何在物质匮乏、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将那些宝贵的文化基因一代代传递下去的?是口耳相传,是节日庆典,还是通过更加系统化的教育?书中是否会描绘出具体的保护措施,例如文物修复、技艺培训、史料收集等?又或者,它会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探讨,比如文化认同的建立,民族自信心的重塑,以及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如何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时代同步发展?我渴望了解这些细节,因为这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评分《羌笛悠悠-大地震后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个书名,瞬间就点燃了我对那些在困境中闪耀的人文光辉的兴趣。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特定民族的书名,更像是一种对生命韧性和文化力量的隐喻。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一位羌族老人,用他那饱经风霜的手,吹奏起悠扬的羌笛,那声音穿透云霄,带着岁月的沧桑,也带着对未来的期盼。这本书无疑触及了一个非常深刻和重要的议题: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一个民族的文化如何能够幸存下来,并且继续生长?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细致入微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羌族人民在经历地震后的生活图景。我特别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层面的文化传承方式?比如,是那些看得见的物质遗产,如古老的建筑、服饰、工艺品等,又是那些听得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音乐、舞蹈、节日习俗等,它们在灾难后是如何被重新发现、修复和激活的?我希望能够从书中读到那些具体、生动的故事,了解那些为文化传承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坚持,是如何让羌笛的声音,以及羌族文化的精髓,得以在时代的变迁和灾难的洗礼中,继续悠悠地回响。
评分第一眼看到《羌笛悠悠-大地震后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个书名,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能听到悠扬的羌笛声在耳边回响,感受到大地震后那份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人们对珍贵文化遗产的守护与延续。我一直对少数民族文化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古老传统,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根脉,是活着的历史。而羌族,一个饱经风霜却又顽强生存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在经历了如此重大的自然灾害后,其保护与传承的历程,必然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羌族文化的窗口,让我有机会深入探究那些在废墟中重建的家园,以及那些在人们心中代代相传的信念与技艺。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感受到羌笛的悠扬,体会到羌族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智慧,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努力守护着这份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让它不至失传,而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文化保护的书,更是一曲关于生命、关于传承、关于民族精神的赞歌,我相信它会带给我深刻的触动和启发。
评分《羌笛悠悠-大地震后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仅仅是读到这个名字,就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一阵悠扬的笛声,带着一丝苍凉,又饱含着无尽的希望。这个书名本身就极富感染力,它将一个民族在灾难后的坚韧与文化的传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人深思。我一直对那些在时代变迁中,依然顽强生存的民族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而羌族,更是其中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经历了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他们的家园破碎,他们的生活被迫改变,但他们的文化,是否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本书正是聚焦于“保护与传承”这一核心命题,这让我充满了好奇。我迫切想知道,在灾难的废墟之上,羌族人民是如何重新拾起他们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他们所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是政府层面的支持,还是民间自发的努力?我更期待的是,能够从书中了解到那些生动鲜活的案例,看到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传播民族文化的人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智慧。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民族文化的书,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力、关于坚守、关于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史诗,我相信它能带给我深刻的启迪和感动。
评分《羌笛悠悠-大地震后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个名字,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画面感和情感张力。它立刻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画面:在经历了地震的创伤后,一片狼藉的土地上,依然有人们在努力地生活,而羌笛的声音,如同一股清泉,穿透了废墟的沉寂,带来了慰藉与希望。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更是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尤其对于像羌族这样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在大地震这样的灭顶之灾面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其意义就更加非凡。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捕捉到这种“悠悠”的羌笛声的?是深入田野调查,采访了无数老人和年轻人,还是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书中是否会细致地展现羌族人民在灾难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是如何在重建家园的同时,守护和传承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看到那些鲜活的面孔,听到那些充满力量的故事。我想了解,那些古老的习俗、精湛的技艺、动人的传说,是如何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在灾难的考验中,被小心翼翼地呵护,并被赋予新的生命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