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森·D.施密特著郭汝海、鄭長彬、曹立華譯的 《光波傳輸數值仿真(精)》這本專著係統介紹瞭光波 傳輸的基礎理論、離散采樣方法、基於MATLAB平颱的 編碼實例以及具體的應用場閤,對於從事光學係統設 計,特彆是激光係統設計的科研人員具有**的參考 價值。
第1章 標量衍射理論基本原理
1.1 經典電動力學基礎
1.1.1 電場和磁場的源
1.1.2 電和磁場
1.2 麥剋斯韋方程組的簡單行波解
1.2.1 獲得波動方程
1.2.2 簡單行波場
1.3 標量衍射理論
1.4 習題
第2章 數字傅裏葉變換
2.1 數字傅裏葉變換基本原理
2.1.1 傅裏葉變換:從解析到數值
2.1.2 傅裏葉逆變換:從解析到數值
2.1.3 在軟件中運行分立傅裏葉變換
2.2 采樣純頻率函數
2.3 分立和連續傅裏葉變換的對比
2.4 分立化的混淆效應
2.5 信號變換的3個研究實例
2.5.1 sinec信號
2.5.2 高斯信號
2.5.3 帶二次方相位的高斯信號
2.6 二維分立傅裏葉變換
2.7 習題
第3章 使用傅裏葉變換的簡單運算
3.1 捲積
3.2 相關
3.3 結構函數
3.4 微分
3.5 習題
第4章 夫琅和費衍射與透鏡
4.1 夫琅和費衍射
4.2 透鏡的傅裏葉變換屬性
4.2.1 緊靠透鏡物體
4.2.2 鏡前物體
4.2.3 鏡後物體
4.3 習題
第5章 成像係統和像差
5.1 像差
5.1.1 賽德爾像差
5.1.2 澤爾尼剋圓多項式
5.2 成像係統的脈衝響應和傳遞函數
5.2.1 相乾成像
5.2.2 非相乾成像
5.2.3 斯特列爾比
5.3 習題
第6章 真空菲涅耳衍射
6.1 不同形式的菲涅耳衍射積分
6.2 算子符號
6.3 菲涅耳積分運算
6.3.1 一步傳播
從整體內容來看,這本書似乎聚焦於“數值仿真”這一實踐層麵,而非停留在純粹的理論推導。這種側重於計算實現的角度,對於工程界和需要進行實驗驗證的研究人員來說,無疑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我觀察到其中似乎涉及瞭對復雜介質中光場分布的模擬,這通常意味著需要處理復雜的邊界條件和非均勻介質的相互作用。我比較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網格劃分和離散化誤差的?是偏嚮於有限差分、有限元,還是更前沿的譜方法?如果書中能提供不同數值方法在計算精度、內存占用和運算速度上的對比分析,那就太棒瞭。這種基於實踐的權衡分析,往往是教科書和專業著作之間拉開差距的關鍵。
評分這本書的版麵設計非常緊湊,幾乎每一個角落都塞滿瞭公式和圖錶,這體現瞭作者力求信息最大化的努力。大量的公式推導占據瞭主要的篇幅,幾乎可以肯定,每一個推導步驟都是經過仔細考量的,旨在提供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條。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可能是圖注和正文的關聯性。我注意到有些圖錶似乎是獨立存在的,需要讀者自行迴到正文的某個段落去尋找其理論依據,這要求讀者具備極強的上下文切換能力。如果能在圖錶旁邊增加更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點明該圖所展示的核心現象或數值驗證的結果,我想閱讀體驗會更加順暢和直觀。這是一本需要“慢讀”和反復查閱的書籍,不適閤走馬觀花地瀏覽。
評分初步翻閱目錄時,我注意到章節的劃分邏輯非常清晰,從基礎理論的鋪陳到高級模型的建立,再到具體的數值計算方法,步驟銜接得非常自然流暢,顯示齣作者在教學設計上的深厚功力。特彆是那些關於特定算法的章節標題,命名精準且富有技術性,讓人立刻就能判斷齣該部分所涵蓋的數學工具的復雜程度。我注意到其中似乎有專門對特定數值方法的穩定性和收斂性進行深入探討的篇幅,這對於實際應用者來說至關重要,因為理論上的“可行”和工程上的“好用”之間往往隔著巨大的鴻溝。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足夠詳盡的僞代碼或者流程圖,這樣在移植到不同的編程語言環境中時,能大大減少摸索的時間。一個好的技術書籍,其目錄本身就是一份極佳的導航圖。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確實相當精良,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印刷廠的用心。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那種深邃的藍色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廣袤的宇宙和深海,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究內容,但光是看著這本厚實的書脊,就覺得裏麵承載瞭足夠的分量。紙張的質感也很好,觸感細膩,這對於需要長時間閱讀的專業書籍來說是個加分項。不過,對於我個人而言,這樣的外觀設計雖然專業,但似乎缺乏一些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元素,略顯保守。我更希望看到一些能體現齣“光波”這種動態特性的視覺錶達,比如用更抽象或更具未來感的圖形來裝飾封麵或內頁的空白處。整體而言,它散發著一種嚴謹、可靠的氣息,作為案頭工具書,擺在那裏就已經讓人心安。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偏嚮於嚴謹的學術論述,句子結構大多是陳述句,用詞精準,極少齣現口語化的錶達。這對於已經具備一定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閱讀起來效率會非常高,因為不需要在理解字麵意思上耗費太多精力。但是,對於初次接觸這一領域的學習者來說,我猜想可能需要較高的數學基礎和耐心去消化那些密集的信息。我注意到書中對一些關鍵物理概念的引入,似乎是直接給齣瞭數學錶述,缺少瞭一些形象化的比喻或類比來搭建“物理直覺”的橋梁。當然,這也許是作者刻意為之,旨在保持內容的純粹性。總而言之,它更像是一份高階的參考手冊,而不是一本引導入門的啓濛讀物,需要讀者自帶一定的知識儲備纔能高效地吸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