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象学心理学(胡塞尔著作集 第5卷)
定价:48.00元
作者:李幼蒸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3002165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由胡塞尔1925年夏季研究班有关“现象学心理学”基本讲稿和他于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所作的同样题为“现象学心理学”的讲稿组成。两部讲稿的内容比较集中地论述了胡塞尔有关实验心理学、描述心理学(布伦塔诺学派和狄尔泰学派)、本质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诸不同“心理研究”类型的看法。
本书内容由于集中于心理学领域本身的分析,极其有助于读者了解:胡塞尔从早期逻辑心理主义及《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克服,中经1907年大幅度偏转向心理学和主体性并将其先验现象学观念凝结于《通论》,其后一直到《笛卡尔沉思》与《危机》全过程中,他有关“心理学”与哲学关系的思考中的观点变化以及不同的分析重点。
目录
目录
导论
§1近代心理学的发展;狄尔泰的决定性批评及其改革倡议
(说明心理学和描述心理学)
§2狄尔泰对其同时代人影响有限的原因:同时代人理解之
不足以及狄尔泰开端之局限
§3《逻辑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4对新心理学的综合性说明
系统论述部分
§5现象学心理学的限定:脱离开其他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
提出自然和精神两个概念的问题
§6回溯前科学的经验世界以及该世界在其中被给与的经验
行为之必要性(经验的一致性)
§7在回溯经验世界时对科学进行分类。科学的系统关联性
根基于经验世界的结构关联性;作为关于普遍世界结构
和具体科学之科学的一种普遍科学理念,具体科学将
个别经验对象形态作为主题。空视域的意义
§8关于普遍世界结构的科学,作为先天性科学
§9作为把握先天性真正方法的本质看
§10直观的一般化方法和作为从经验世界出发获得关于世界
本身(“自然的世界概念”)一般结构概念之工具的观念
化方法。对世界的科学进行一种划分的可能性以及精神
科学意义的确立
§11关于自然的世界概念的科学的说明。经验概念和康德经验
概念的区分。空间和时间作为世界之一般结构
§12从个别经验出发的必要性,在个别经验中被动综合产生
统一性
§13独立性现实和非独立性现实的区别。通过因果性规定现实
统一性
§14世界中诸实在物的秩序化
§15经验世界的心理物理现实的说明。物体比心灵的独立性
更高
§16精神现象以之在经验世界中出现的形态。文化客体的特性,
文化客体在其存在中由其与主体的关系加以规定
§17还原至作为纯实在属性之基底的纯粹实在物;排除非
实在的文化意义
§18在自然科学家态度中主体界和客体界的对立
§19真实自存世界本身作为一种必要的假想
§20主体间一致性的客观性是可证实的
§21心灵现象的等级结构
§22物理现实在概念作为因果规定性的恒在实体
§23物理因果性作为归纳法。心理缠结域的特性
§24心灵物的统一性
§25一种普遍自然科学的观念。自然主义偏见的危险
§26在作为客观主题的世界中的主观性
§27困难在于:客观世界通过排除主观因素被构成,但一切
主观因素都属于世界
§28实行朝向主体侧的反思目光转变。在反思态度中对
物理物的知觉
§29知觉场——知觉空间
§30空间的元现前〔Urprsenz〕
§31素材 —— 作为意向性功能质料的素材与料
§32注视的〔gewahrende〕所与性作为对象之我的〔ichlicher〕
所与性样态
§33客观的时间性和流动之时间性
§34知觉中内在性和性的区别,实在的和非实在的区别。
作为非实在极的客体
§35基底极和属性极。空视域的肯定性意义
最近有幸购入了一本令人振奋的哲学著作,虽然我尚未深入研读,但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足以感受到其学术的深度和思想的广度。我一直对人类意识的本质充满好奇,而“现象学心理学”这个书名本身就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胡塞尔作为现象学研究的奠基人,他的著作想必蕴含着对意识经验进行系统性、深刻剖析的宝贵财富。从书名“胡塞尔著作集 第5卷”来看,这并非一本独立创作的孤本,而是其庞大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维度,去理解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难以言喻的心理现象,例如感知、记忆、情感以及意志等,它们是如何在意识中形成并运作的。同时,了解到此书由李幼蒸先生翻译,更是增添了一份信心,相信其严谨的译文定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原著的思想精髓,让我能够无障碍地理解和吸收。我计划抽出一段时间,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品味这本书,希望能从中获得对自我和世界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对于这本书,我目前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种远观的敬畏与好奇。我并非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一直以来,我对哲学,特别是那种探究内在世界、探究“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的学问,有着莫名的向往。这本书的书名——“现象学心理学”——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充满未知可能性的潘多拉魔盒。我了解到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创始人,而现象学本身就是一种强调“回到事物本身”、关注意识经验的研究方法。这与我一直以来对心理学的理解——更侧重于行为和可观测的指标——有所不同,它似乎更深入地触及了“经验”的根本。我想象着,在本书中,我或许能够找到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日常的思考、感受和感知方式。这本书的出版信息也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作为“胡塞尔著作集”的第五卷,它很可能承载着作者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甚至是关键性的论述。我对翻译者李幼蒸先生也略有耳闻,相信其翻译的质量能够保证原著思想的准确传达。我期待的是,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把钥匙,让我能够解锁那些关于意识的深层奥秘,虽然这需要付出耐心和努力,但我相信这样的探索是值得的。
评分坦白说,我对于“现象学心理学”这个概念本身还不是非常熟悉,但“胡塞尔”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他是哲学史上绕不开的一座高峰。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他著作的中文译本,而且是“胡塞尔著作集”的第五卷,这本身就极具意义。从书名中,我能联想到这本书会深入探讨心理现象的“当下性”和“直接性”,而不是通过间接的观察或理论推演。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引导我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观看”我的思维过程,去理解那些瞬间闪过的念头、涌现的情感,以及我们如何构建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这与我过去接触的一些心理学书籍——可能更偏向于行为主义或者认知科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研究路径。我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种更敏锐的自我觉察能力,让我能够更清晰地把握自己意识的流动,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同时,对于李幼蒸先生的翻译,我抱有很高的期望,深知这类哲学著作的翻译难度巨大,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原著精神的精准把握,希望能借此领略到胡塞尔思想的精妙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召唤。我一直以来都对人类意识的神秘性感到着迷,但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似乎总是在“结果”层面做文章,而我更倾向于追溯“原因”的源头,追溯意识经验的发生机制。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正版 现象学心理学(胡塞尔著作集 第5卷)》时,我的目光瞬间就被吸引住了。胡塞尔的大名我早已知晓,他是现象学流派的创始人,而现象学关注的正是意识本身,这正是我所渴望探索的领域。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在于它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框架,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心理世界。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那些看似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其背后是否存在着一种更为根本的、结构性的规律。这本书的出版,尤其是作为“著作集”的一部分,预示着其思想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对于深入理解一位哲学家的思想至关重要。而由李幼蒸先生翻译,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信心,相信能够获得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购入此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现象学”这个研究范式的强烈好奇。此前我所接触的心理学知识,大多集中在行为、认知、情绪等可量化的范畴,而“现象学”似乎提供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它强调对个体主观经验的直接描述和分析。胡塞尔作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自然是深入了解这一理论的关键。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主要在于它能否教会我一种新的“看”待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这本书作为“胡塞尔著作集”的第五卷,暗示了它在作者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或许包含着其理论发展的关键论述。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意识结构、意向性、生活世界等核心概念的深刻阐释。同时,译者李幼蒸先生的知名度也为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增添了一重保障,相信其严谨细致的翻译能够帮助我准确理解胡塞尔的思想精髓,开启一段富有启发的阅读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