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炎黄源流探微:中华古族寻根
定价:38.00元
作者: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64546434
字数: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很好著作资助项目。本书对炎黄文化进行了考古学考察;提出黄帝族源中亚说,并与希腊神话进行了比较。
目录
上篇皇帝源流考述
章黄帝是谁?
第二章黄帝的生日、葬地、所处时代与统治区域
第三章黄帝时代晚期神话及其文学意蕴新解
第四章黄帝文化的考古学考察
第五章关于黄帝的性别与黄帝文化的徽记
第六章黄帝有几个?各自情况怎样?
第七章关于黄帝的世系、社会形态及其他
第八章中国黄帝时代与古埃及、古希腊神话比较研究
第九章黄帝族与古越、苗等古族以及与五帝的关系
第十章三皇五帝总论
第十一章黄帝族系探索
第十二章黄帝文化的代表性遗址的年代分析
第十三章黄帝舜帝的族源地在咸海与里海周围——兼谈华夏民族起源问题
下篇炎帝源流探微
第十四章炎帝的身世
……
后记
作者介绍
王云飞,男,1958年出生,河南南阳人。1983年河南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
文摘
序言
这本《炎黄源流探微:中华古族寻根》的装帧着实令人眼前一亮。沉甸甸的纸张,温润的触感,以及封面那遒劲有力的字体,都散发着一股古朴而又不失厚重的文化气息。翻开书页,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尤其喜欢它在引用古代文献时的严谨性,每一个引文都附有出处,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历史细节略有洁癖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书中穿插的插图,无论是对古代遗址的复原图,还是对出土文物的描绘,都极为生动写实,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让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历史的痕迹来理解我们的根源。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史诗般的旅程。作者并没有拘泥于单一的史料,而是巧妙地将考古发现、古代文献、神话传说甚至是语言学研究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中华古族发展图景。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历史叙述变得鲜活起来。我特别对书中关于“三皇五帝”的考证部分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接受传统说法,而是通过梳理不同时期的记载,分析其演变过程,并结合考古证据,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这让我意识到,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被重新审视和解读的过程。书中对于一些关键人物和事件的解读,也极具启发性,它鼓励读者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既定的历史叙事。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对细节的挖掘和梳理。作者在论证某个观点时,会层层剥茧,引用大量一手资料,并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在探讨某个早期部落的迁徙路线时,书中列举了多个考古遗址的出土器物特征,并对比了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再结合一些古籍中模糊的记载,最终得出了一个颇具说服力的推论。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倍感安心。即使对某个细节存疑,也能在书中的论证过程中找到解答的线索。同时,作者在叙述时,也并非一味地堆砌史料,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使得原本抽象的学术概念变得易于理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它不仅满足了我对于中华古族起源的好奇心,更引导我思考“何以为中华”的更深层次问题。作者在追溯炎黄二帝的传说起源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传说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基因、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它让我明白,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华民族”并非一个单一的、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融合、发展、演变的结果。书中对于不同早期族群的互动与融合的描写,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强调了包容与交流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今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博学而温和的长者,娓娓道来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他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复杂难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呈现出来。我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被书中生动的描绘所吸引,仿佛亲眼见证了那些远古的时代。而且,作者在书中的情感投入也是显而易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自豪感,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也更加坚定了我探寻中华文明根源的决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