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朗编 9787547512340 中西书局

中国伊朗编 9787547512340 中西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劳费尔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
  • 伊朗
  • 中西书局
  • 历史
  • 文化
  • 国际关系
  • 9787547512340
  • 图书
  • 学术
  • 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西书局
ISBN:9787547512340
商品编码:2973676399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伊朗编

定价:198.00元

作者:劳费尔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475123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汉学家劳费尔将中国及亚洲诸国的博物学研究与古代中亚、内亚语言文字研究两个领域结合起来的代表作。作者尽可能运用汉语、日语、古今伊朗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和西方古典学的材料,广泛吸取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因而可称为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

内容提要


本书是汉学家劳费尔将中国及亚洲诸国的博物学研究与古代中亚、内亚语言文字研究两个领域结合起来的代表作。作者尽可能运用汉语、日语、古今伊朗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和西方古典学的材料,通过对植物及物产进行考证,阐述了中国和古代西域植物的传播关系,此外还包括关于中亚纺织品、矿物和汉籍著录的萨珊王朝的官制以及对伊朗记录的与中国有关事物及其名称的考证。

目录


劳费尔及其名著《中国伊朗编》

SINO-IRANICA(Berthold Laufer)

作者介绍


劳费尔(1874—1934),美籍德国藏学家。曾多次来中国科考。精通汉语、藏语及多种语言,是20世纪西方重要的汉学和东方学家之一。主要作品有《中国和欧洲的鸟形车》、《吐蕃的鸟卜》、《西藏文字的起源》等。

文摘


序言



《中国伊朗编》:一部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两个古老而辉煌的国度,它们各自在广袤的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两个国度,便是中国和伊朗。它们不仅地理位置遥远,更是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厚,民族的多样,都使得这两个国家拥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 《中国伊朗编》正是这样一部旨在深入探索中国与伊朗两国之间丰富而复杂关系的著作。它不拘泥于单一的叙事角度,而是力求以宏大的视野,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地呈现两国文明互鉴、交流与演变的生动图景。本书由中西书局出版,书号为9787547512340,其内容旨在提供一个深刻而细致的解读,带领读者一同穿越时空的阻隔,感受两个伟大民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部分:历史的回响——古老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本书的开篇,将目光投向两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脉络之清晰,文化积淀之深厚,是世界公认的。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光辉,到秦汉大一统的辉煌,再到唐宋盛世的繁华,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韧性和创造力,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而伊朗,同样是古代文明的摇篮,波斯帝国曾经在地中海东岸、中亚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其在哲学、艺术、建筑、科学等方面的成就,也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伊朗编》将重点梳理两国在古代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这一伟大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所产生的联系。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贸易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动脉,更是思想、技术、宗教、艺术传播的桥梁。书中将详细考证,中国产的丝绸、瓷器如何远销波斯,又如何影响了波斯贵族的服饰与生活;波斯的美术风格、建筑理念,又如何悄然渗入中国,为中国艺术增添异域风情。从佛教的东传,到伊斯兰教的传入,再到数学、天文、医学等知识的交流,两国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融合,谱写了文明互鉴的篇章。 本书还将审视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如蒙古帝国时期、近代以来,因地缘政治、经济发展、国际格局变化等因素而产生的复杂互动。这些互动,既有合作与共赢,也可能伴随着误解与挑战,但正是这些多元的互动,构成了中国与伊朗关系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第二部分:现实的脉动——多维度的交流与合作 进入现代社会,中国与伊朗的关系呈现出更加多元和立体的面貌。《中国伊朗编》将深入剖析两国在当前国际格局下的政治关系。虽然地理上相隔千里,但两国在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世界和平方面,有着共同的关切和立场。本书将探讨两国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及地区组织中的合作,分析双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互助。 经济往来是连接两国的重要纽带。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伊朗和中国在能源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本书将详细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伊两国经济合作的影响,分析两国在贸易额增长、投资项目落地、金融合作等方面的现状与前景。同时,本书也将关注双方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潜力,展望未来经济发展的蓝图。 文化交流作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伊朗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将不仅仅停留在历史上的文化传播,更将聚焦当下两国人民的文化互动。从互办文化节、艺术展览,到影视作品的引进与展映,再到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两国文化正以更加便捷和多样的方式相互渗透。书中将深入探讨两国在文学、电影、音乐、美食、旅游等方面的交流情况,描绘两国民众对彼此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孔子学院在伊朗的建立,以及伊朗学在中国的兴起,都为两国年轻一代提供了深入了解彼此文化的平台。 第三部分:未来的展望——携手共创新的辉煌 《中国伊朗编》的价值,不仅在于回顾历史、分析现状,更在于展望未来。《中国伊朗编》将基于对两国历史文化、现实经济政治状况的深入分析,对未来中伊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探讨。 在政治层面,两国将继续在多边主义框架下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流行病等。双方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也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经济层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两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合作、产业对接等方面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科技合作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清洁能源等领域,两国有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在文化层面,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将更加深厚。随着教育和媒体交流的不断深化,两国年轻一代将成为传承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力量。旅游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增进彼此的认同感。 《中国伊朗编》并非一本简单的国家介绍,它更像是一本邀请读者进行深入思考的邀请函。它鼓励读者跳出固有的认知框架,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理解中国与伊朗这两个古老国度在当今世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本书旨在为中国和伊朗两国的友好关系提供深刻的理论支持和丰富的实践参考,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份力量。 结语 《中国伊朗编》是一次对两国深厚历史渊源的致敬,一次对当下多元互动的细致梳理,更是一次对未来携手共赢的美好展望。它以严谨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中国与伊朗之间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展现了两个伟大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影响与共同发展。阅读此书,便是开启一段探索之旅,去发现,去理解,去感知,那连接东方与西方的古老纽带,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伊朗共同谱写的精彩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中国伊朗编》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仿佛能看到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闻到空气中混合着东方香料和西方异域的风情。9787547512340这个国际书号,像是一个神秘的指引,指向了这本可能蕴含着丰富信息的大作。中西书局,这个名字总能给人一种严谨、厚重的学术感,让人期待它能带来高质量的内容。作为一个热爱历史和文化研究的读者,我一直对中亚和西亚地区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伊朗,作为连接东西方的关键节点,它与中国之间的历史渊源更是引人遐想。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两者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交流与碰撞,也许会发掘出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抑或是提供全新的解读视角。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标题,更像是一扇通往过去、连接两个文明的门,我迫不及待想要推开它,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评分

《中国伊朗编》这个书名,听起来就有一种连接古今、贯通东西的宏大感,让我立刻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探知欲。9787547512340这个书号,虽然数字本身没有意义,但它却是我通往这本书知识殿堂的精确钥匙。中西书局,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的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本身就预示着这本书可能承载着深刻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我是一名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充满好奇的读者,中国和伊朗,这两个在历史上都曾辉煌且拥有悠久文明的国家,它们之间的交集与碰撞,无疑是世界史中一段值得深入探索的篇章。我设想这本书会带领我穿越千年的时光,去了解古老的波斯与中华帝国是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交流,又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今日的世界格局。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关于历史、关于文明、关于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评分

当我看到《中国伊朗编》这本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壮丽的丝绸之路景象,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香料和异域的风情。9787547512340这个书号,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等待我去解锁其中蕴含的宝藏。而“中西书局”这个出版方,更是让我倍感亲切,它暗示着这本书可能承载着一种连接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使命。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交流充满热情的读者,我一直对中国与中亚、西亚地区有着特殊的关注,尤其是伊朗,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古老国度,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其在中国古代史的叙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我设想这本书会为我打开一扇了解波斯文明、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窗口。也许它会讲述那些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使者,他们的故事;也许它会探讨艺术、宗教、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融合;甚至可能挖掘出一些鲜为人知、却影响深远的互动细节。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的邀请函。

评分

《中国伊朗编》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大气磅礴,仿佛是一幅描绘中国与伊朗之间宏大联系的画卷。9787547512340这个书号,则像是一个精确的定位符,标记着它在知识世界中的独一无二。中西书局,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历史的回响,让人想起过去那些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书籍。我是一名对地缘政治和历史变迁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一直以来,中国与伊朗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近现代的战略合作,都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一本专门探讨“中国伊朗编”的书,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从哪个角度切入?是侧重于历史上的贸易往来,还是文化上的交流融合?亦或是政治上的互动与影响?它会深入到哪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希望能更清晰地理解这两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又对各自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入探索的绝佳机会。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和编纂信息让我非常好奇,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从书名《中国伊朗编》本身,我就可以想象到它可能是一部跨越时空、连接两个古老文明的宏大叙事。9787547512340 这个国际标准书号,虽然冰冷,却赋予了它一个独特的身份,仿佛是它在这浩瀚书海中精确的坐标。中西书局这个名字,更是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学术的严谨性,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些曾经承载着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播的出版机构。我个人对历史、文化以及不同国家之间交流的题材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中国和伊朗,这两个在丝绸之路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国家,它们的交汇之处必然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深刻的洞见。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探索这两个文明之间千丝万缕联系的绝佳机会。我期待着它能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那些曾经的繁荣与沧桑,去发现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智慧与情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