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Pro/Engineer實用教程(21世紀高等院校計算機輔助設計規劃教材)
:39.00元
售價:27.3元,便宜11.7元,摺扣70
作者:徐文勝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1114198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Pro/Engineer實用教程》包括兩大部分,涵蓋Pro/Engineer的基礎知識和上機實訓。基礎知識部分包括常用的草繪、零件建模、組件、工程圖創建等,通過對軟件和實例的介紹和演示,一步一步地引導,使讀者可以盡快掌握常用的基本技能。上機實訓部分則對基礎知識的應用進行綜閤練習,通過由淺入深,逐步全麵的功能應用,達到熟練和靈活使用軟件進行設計的目的。
《Pro/Engineer實用教程》內容精心編排,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讀者可以通過相應示例的練習掌握該軟件的基礎應用。《Pro/Engineer實用教程》還配有教學光盤,內含教學視頻文件和練習文件。
部分基礎知識
章Pro/Engineer簡介
1.1Pro/Engineer用戶操作界麵及定製
1.1.1用戶界麵
1.1.2菜單
1.1.3工具欄
1.1.4定製界麵
1.1.5鼠標使用方法
1.2設置當前工作目錄
1.2.1通過“文件”菜單設置
1.2.2通過文件夾導航器設置
1.2.3通過係統啓動目錄設置
1.3設置係統配置文件
1.4零件設計的思路和步驟
第2章Pro/Engineer零件設計
2.1特徵簡介
2.2常用特徵
2.2.1草圖繪製
2.2.2拉伸特徵
2.2.3鏇轉特徵
2.2.4掃描特徵
2.2.5混閤特徵
2.2.6掃描混閤特徵
2.2.7螺鏇掃描特徵
2.2.8圓角特徵
2.2.9倒角特徵
2.2.10孔特徵
2.2.11筋(肋)特徵
2.2.12殼特徵
2.2.13拔模特徵
2.3常用特徵實例
2.4特徵的編輯與更改
2.4.1鏡像
2.4.2陣列
2.4.3特徵的插入
2.4.4特徵的編輯
2.5特徵的編輯與更改實例
第3章Pro/Engineer零件裝配設計
3.1常用零件裝配概述
3.1.1零件裝配環境
3.1.2組件創建過程
3.1.3裝配約束類型
3.1.4裝配約束條件的變更
3.1.5零件的隱藏和隱含
3.2Pro/Engineer零件裝配實例
3.3裝配體爆炸圖
3.3.1創建裝配體分解狀態
3.3.2調整零件位置
3.3.3創建偏距綫
3.3.4保存分解狀態
3.4修改裝配體中的部件和零件約束
第4章工程圖
4.1工程圖模塊簡介
4.2工程圖繪製
4.2.1一般視圖
4.2.2投影視圖
4.2.3軸測圖
4.3創建高級工程圖
4.3.1全視圖和全剖視圖
4.3.2半視圖
4.3.3半剖視圖
4.3.4局部視圖
4.3.5局部剖視圖
4.3.6輔助視圖(斜視圖)
4.3.7詳細視圖
4.3.8鏇轉視圖(斷麵圖)
4.3.9鏇轉剖視圖
4.3.10破斷視圖
4.4工程圖編輯
4.4.1設置視圖顯示模式
4.4.2視圖操作
4.5尺寸標注及其編輯
4.5.1標注尺寸
4.5.2尺寸編輯
4.5.3添加注釋
4.5.4插入錶格
4.6尺寸公差和幾何公差
4.6.1尺寸公差
4.6.2幾何公差
4.6.3錶麵精度
4.6.4定製錶麵精度符號
4.7工程圖實例
4.8工程圖配置
4.8.1係統配置的設置
4.8.2S-.dtl中與工程圖有關的參數設置
第二部分上機實訓
實訓1草繪
1.1草繪實例
1.2草繪練習
實訓2建模
2.1建模實例
2.2建模練習
實訓3裝配練習
3.1裝配實例
3.2裝配練習
實訓4工程圖
4.1零件工程圖
4.2組件工程圖
4.3工程圖練習
……
這本書的配套資源——如果存在的話——是評估其價值的一個重要維度,而這一點上,我的體驗並不理想。一本優秀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教程,除瞭紙質內容外,往往會提供可供下載的模型文件、習題解答、甚至是作者錄製的關鍵操作視頻。這本書在宣傳中似乎提到瞭配套資源,但實際操作中,找到這些資源的過程相當麯摺,鏈接的指嚮性不夠明確,最終獲得的練習文件也顯得有些陳舊,與當前主流版本的軟件在界麵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這對於嚴格按照書本進行學習的讀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睏擾。當書上的截圖與讀者當前軟件界麵不符時,學習的連貫性就會被徹底打斷,不得不花費額外的時間去猜測新版本中該功能被移動到瞭哪裏,極大地影響瞭學習的流暢性和對教材的信任度。
評分這本書在深入講解某些高級麯麵造型技巧時,邏輯性上稍微顯得有些跳躍。我理解教程為瞭追求內容深度,必然要涉及一些復雜的數學原理和幾何概念,但對於目標讀者群——即高等院校的學生——來說,如果能將這些抽象的概念用更貼近工程實際的案例來輔助說明,效果可能會更好。現在的講解方式,更像是在羅列一係列操作步驟和參數,缺乏那種“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的深層剖析。比如在處理復雜麯麵交界麵時的光順性要求,書中隻是展示瞭選擇哪個工具、輸入什麼數值,但對於不同光順等級(G1, G2, G3)在實際零件製造公差上的具體影響,闡述得不夠充分。這使得讀者在麵對真實的項目需求時,即便能“畫”齣模型,也難以保證其工程質量符閤行業標準,更像是停留在軟件層麵的操作練習,而非麵嚮工程應用的技能培養。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乍一看還算中規中矩,那種典型的教材風格,配色偏嚮穩重和嚴謹,但說實話,色彩搭配上稍微有點老派瞭,對於剛接觸軟件的新手來說,可能缺乏一點吸引力。內頁的排版倒是看得齣來是花過心思的,字體的選擇和行間距處理得比較得當,閱讀起來不至於太吃力。我最開始關注的還是它內容的組織方式,畢竟是作為“規劃教材”齣現的,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度是我著重考察的方麵。遺憾的是,雖然章節劃分得比較清晰,但初學者在嘗試跟隨示例進行操作時,會發現很多步驟的銜接處處理得略顯突兀。例如,從基礎的草圖繪製過渡到復雜的三維特徵建模時,中間缺少瞭必要的“橋梁性”練習來鞏固前序知識點,這使得一些對CAD基礎掌握不牢的讀者可能會在中途感到吃力,需要頻繁地往迴翻閱前麵的章節來確認某個命令的具體參數設置,整體的學習麯綫顯得不夠平滑。
評分在處理裝配體設計和工程圖輸齣這兩個工程實踐的核心環節時,這本書的內容深度明顯不足,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個“零件設計”的速成手冊,而非一套完整的“産品開發”教程。裝配體設計不僅僅是把各個零件‘拼’起來那麼簡單,它涉及到運動副的定義、乾涉檢查、大型裝配體的性能優化(如簡化錶示的使用)等諸多細節。書中對這些內容的覆蓋非常淺嘗輒止,往往一個復雜的機構運動分析就被一筆帶過,僅用一個簡單的‘對齊’操作來草草瞭事。同樣,在工程圖部分,雖然展示瞭如何生成標準視圖和標注尺寸,但對於企業級設計規範(如GD&T幾何尺寸和公差的規範標注、錶麵粗糙度的正確錶達方式)的介紹幾乎是空白的。這使得讀者在學完後,如果直接用於實際工作,所産齣的圖紙很可能因不符閤行業規範而被反復打迴。
評分與其他同類教程相比,這本書在軟件界麵的介紹和基礎操作部分的詳盡程度上,處理得相當細緻,可以說是非常“保姆式”瞭。它花瞭相當的篇幅去逐一介紹菜單欄、工具欄的每一個圖標所代錶的功能,甚至連鼠標滾輪和快捷鍵的默認設置都做瞭詳細的圖文對照說明。對於一個完全的新手,這無疑是降低瞭入門門檻的,可以迅速熟悉軟件環境。然而,這種詳盡也帶來瞭一個問題,那就是拖遝感。當讀者已經對軟件有瞭一定的基礎認知後,再翻閱到這些重復性的基礎介紹時,會覺得效率低下,希望能夠盡快進入實戰環節。如果能將基礎知識點進行模塊化壓縮,或者在附帶的電子資源中提供一個快速入門的視頻或文檔,而將紙質書的篇幅更多地留給更具挑戰性的案例分析和故障排除指南,整體的閱讀體驗可能會更加高效和平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