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张朝春等著的《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 创新与应用(上下)(精)》系统总结了养分管理技术研 究与应用20年来各方面的工作,既是单一技术的总结 ,同时也是以养分管理技术为核心的高产高效集成技 术的全面总结与展示。全书分为三篇:养分管理技术 理论研究进展;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顶天 立地——从技术到政策,从**到**。
上册
上篇 养分管理技术理论研究进展
第1章 养分胁迫诱导的根系分泌过程
第2章 玉米/花生问作根际互作改善作物铁营养和提高资源利用的机理
第3章 间套作地下部种问相互作用及增产和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第4章 根层养分与根系发育
第5章 根层养分调控原理与途径
第6章 多样化根层养分定量技术及其环境效应
第7章 氮肥实时监控技术
第8章 磷素恒量监控技术
第9章 氮肥总量控制施肥技术
**0章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
**1章 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研究报告
**2章 中国养分管理技术大面积应用模式创新
**3章 化肥的增产效应与资源环境代价
**4章 土壤生产力对我国高产高效农业的重要性与调控途径
中篇 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部分 东北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5章 寒地水稻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6章 黑龙江省春玉米高产高效的养分、水分管理
**7章 黑龙江省大豆养分综合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8章 建三江科技小院技术创新与应用
**9章 黑龙江省高产高效玉米生产气候因素分析及其适应性研究
第20章 吉林省春玉米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21章 东北春玉米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22章 梨树县春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与应用
第二部分 西北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23章 新疆盐碱土棉花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24章 新疆蓖麻养分管理技术研究
第25章 新疆棉花、加工番茄高产高效养分资源管理
第26章 问套作高产高效应用与研究
第27章 甘肃省间套作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28章 陕西省关中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29章 西北旱作土壤一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
第30章 西北旱作雨养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第31章 黄土高原苹果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
第32章 猕猴桃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
第33章 马铃薯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三部分 华北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34章 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小麦—玉米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35章 河北省中低产田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36章 曲周县冬小麦一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与应用
第37章 河南省小麦—玉米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38章 河南省砂姜黑土与潮土小麦—玉米*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39章 山西省春玉米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40章 山西省主要杂粮作物水分养分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第41章 山东省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构建与应用
第42章 山东省小麦—玉米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43章 苹果优质高产高效技术
下册
我是一名对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深感关切的普通读者。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和环境挑战下,如何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上下)(精)》这本书,恰好触及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我希望书中不仅能介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先进技术,更能强调“高效”和“养分管理”的科学性,这意味着要减少对化肥的过度依赖,注重土壤健康,推广有机肥、生物菌肥等绿色肥料的使用,从而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养分管理,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以及如何减少养分流失,避免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此外,我对书中可能提及的“技术创新”也很感兴趣,比如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基因技术来改良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或者开发更环保的施肥设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另一条可能路径,一条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的道路。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农业技术推广员,我时常需要为农户提供专业的养分管理建议。我深知,土壤健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科学的养分管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上下)(精)》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技术创新”的部分,想了解目前在养分管理领域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比如新型缓释肥、控释肥的研发进展,生物肥料的应用潜力,以及如何利用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施肥。同时,我也非常重视“应用”这一环节,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将这些创新技术有效地推广到实际生产中,如何为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制定个性化的养分管理方案,并指导农户实际操作。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实践案例,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教训,这对于我培训农户,提升他们的科学种田水平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精”装版,也暗示着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深度,相信能够成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作为一名长年从事作物栽培研究的学者,我一直在关注农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尤其是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上下)(精)》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我对书中可能涵盖的养分循环理论、养分生理学原理等基础性内容非常感兴趣,这有助于我深入理解养分管理的核心机制。同时,我对书中“技术创新”的探讨也充满期待,想了解目前在养分管理领域有哪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在提高作物养分吸收和利用方面的应用,或者智能传感器技术在实时监测土壤养分状况方面的突破。而“应用”部分,则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这些创新技术在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对其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并能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这本书的“精”装版,也预示着其内容的精炼与深刻,相信能够带来丰富的学术价值。
评分我是一名刚刚涉足农业领域的创业者,对于如何科学地规划农田的养分投入,一直感到力不从心。市场上关于肥料、土壤改良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偏向于理论,或者过于笼统,很难找到真正能够指导我具体操作的内容。《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上下)(精)》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书名中的“高产高效”四个字,直接点出了我最核心的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比如土壤的养分循环机制、不同元素对作物生长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来评估土壤肥力。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案,例如新型肥料的研发与应用、有机无机结合施肥模式的优化、以及如何根据气候变化和病虫害情况调整养分管理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避免盲目投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对于“创新与应用”的强调,也让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能够帮助我掌握最前沿的农业技术。
评分这本《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上下)(精)》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光是翻阅目录和一些引言部分,就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农业生产背后的科学原理很感兴趣,尤其是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高产高效养分管理”这个主题,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在当前普遍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下,传统的粗放式种植模式显然已经难以为继。我迫切需要了解那些真正能够带来革新,并且切实可行的新技术。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有份量,像是汇集了一群专家多年研究的心血。我对那些“技术创新”的部分尤其好奇,想知道有哪些颠覆性的理念被提了出来,又有哪些是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有效的。此外,“应用”两个字也说明了这本书不是空谈理论,而是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的。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制定出最科学的施肥方案,如何精准施肥,避免浪费,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最终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案例分析和图表数据也非常期待,这有助于我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养分管理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