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板栗高产栽培技术
定价:22.00元
作者:何佳林,吕平会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04674944
字数:
页码:18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板栗树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是优良的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随树龄的增加,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发展板栗生产,对振兴山区经济、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笔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板栗(GB10475-89)》、板栗丰产林(GB9982-88)标准,结合自己20多年来从事板栗研究工作的经验编写了本书。适合本书内容实用、文字通俗易懂,适合板栗种植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相关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内容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板栗(GB10475—89)》、板栗丰产林(GB9982—88)标准,以及地方标准《板栗标准综合体(DB61/T536.1~4—2012)》,并结合笔者20多年来在秦巴山区从事板栗研究工作的经验编写了《板栗高产栽培技术》一书,主要从生产优良品种、建园栽培技术、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能帮助多果农掌握板栗生产的新技术。愿此书能对我国板栗生产工作起到的规范和推动作用。
目录
章 概 述 1
一、我国板栗生产概况 2
二、我国板栗的国际地位 4
三、我国板栗产区的划分 5
(一)长江中下游区 6
(二)北方区 6
(三)南方区 6
第二章 板栗的生物学特性 7
一、形态特征 7
(一)种子 7
(二)根系 8
(三)芽 9
(四)枝 10
(五)花 12
(六)果实 13
(七)叶片 15
二、物候期与生命周期 15
(一)物候期 15
(二)生命周期 16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7
(一)温度 17
(二)水分 18
(三)光照 18
(四)风 18
(五)土壤 19
第三章 优良品种与砧木 20
一、品种选择要求 20
(一)板栗良种标准 20
(二)欧洲栗的选种标准 22
二、北方板栗优良品种 23
(一)镇安 1 号 23
(二)新早栗 23
(三)秦栗 2 号 24
(四)柞板 11 号 24
(五)柞板 14 号 24
(六)长安明栋 24
(七)安栗 1 号 25
(八)安栗 2 号 25
(九)燕昌 25
(十)燕山魁 26
(十一)燕山短枝 26
(十二)莱西大板栗 27
(十三)沂蒙短枝 28
(十四)矮丰 28
(十五)泰栗 1 号 29
(十六)红 1 号 29
(十七)泰安薄壳 30
(十八)烟丰 30
(十九)蒙山魁 31
(二十)华丰 31
(二十一)华光 32
(二十二)郯城 207 32
(二十三)金丰 33
(二十四)石丰 33
(二十五)上丰 34
三、南方板栗优良品种 34
(一)安徽大红袍 34
(二)粘底板 34
(三)安徽处暑红 35
(四)节节红 35
(五)九家种 36
(六)大底青 36
(七)薄壳油栗 36
(八)青皮软刺 37
(九)短毛焦刺 37
(十)江苏处暑红 37
(十一)上虞魁 38
(十二)毛板红 38
(十三)浙 903 号 39
(十四)永荆 3 号 39
(十五)双季板栗 40
(十六)它栗 40
(十七)靖州大油栗 40
(十八)大果中迟栗 41
(十九)湖北大红袍 41
(二十)薄壳大油栗 42
(二十一)浅刺大板栗 42
(二十二)罗田早熟栗 42
(二十三)桂花香 43
(二十四)农大 1 号 43
(二十五)中果红油栗 43
四、丹东栗与日本栗优良品种 44
(一)优系 9602 44
(二)沙早 1 号 44
(三)辽栗 23 号 44
(四)辽栗 15 号 45
(五)辽栗 10 号 45
(六)丹泽 45
(七)岳王 46
(八)土 60 号 46
(九)筑波 46
(十)银寄 47
(十一)利平 47
五、优良板栗砧木 48
第四章 优质苗木繁育 50
一、苗圃建立 50
(一)苗圃选址原则 50
(二)苗圃地的划分 51
(三)整地和轮作 53
二、壮苗培育 57
(一)苗木繁殖方法 57
(二)实生苗的培育 58
(三)嫁接苗的培育 63
第五章 标准化建园 68
一、园地选择 68
(一)土壤条件 68
(二)气候条件 69
(三)地形地势 69
(四)交通条件 70
二、园地规划 70
(一)生产小区的划分 70
(二)道路系统的规划 70
(三)防护林的建立 71
(四)水利设施建设 71
(五)辅助设施 71
三、整地 71
(一)梯地整地 72
(二)带状整地 72
(三)块状整地 72
四、苗木栽植 73
(一)品种选择与授粉树搭配 73
(二)栽植时期 74
(三)栽植密度 75
(四)栽植方法 76
五、栽后管理 76
第六章 土肥水标准化管理 77
一、土壤管理 77
(一)深翻 77
(二)中耕除草 78
(三)栗园生草 79
(四)覆盖保墒 81
(五)栗园间作 82
二、合理施肥 84
(一)肥料选择 84
(二)施肥量确定 88
(三)施肥方法 89
(四)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 91
三、水分管理 94
(一)需水规律及浇水期、浇水量的确定 94
(二)适宜的浇水方式及相应设施 97
(三)节水灌溉与保墒方法 101
(四)防渍排水 103
第七章 整形修剪 104
一、整形修剪的依据与原则 104
(一)整形修剪的依据 104
(二)整形修剪的原则 106
二、常用树形及整形修剪要点 108
(一)变侧主干形 108
(二)自然开心形 109
(三)丛状形 109
(四)小冠疏层形 110
(五)纺锤形 111
三、不同树形的标准化修剪 112
(一)幼树 112
(二)结果树修剪 116
(三)老树更新 117
四、冬剪、夏剪的标准化实施 118
(一)整形修剪时期 118
(二)整形修剪方法 119
(三)整形修剪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124
第八章 花果管理 125
一、雄花序的疏除 125
二、辅助授粉 126
(一)采粉 126
(二)授粉 127
三、合理疏果 127
四、提高坐果技术 128
(一)果前梢摘心 128
(二)环剥倒贴皮 129
(三)促进板栗二次结果 130
第九章 病虫害防治和自然灾害的防御 132
一、各物候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32
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34
(一)栗实象 134
(二)雪片象 135
(三)剪枝象 136
(四)桃蛀螟 137
(五)栗实蛾 139
(六)栗透翅蛾 140
(七)栗瘿蜂 141
(八)黄枯叶蛾 142
(九)白蚁 143
三、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44
(一)疫病 145
(二)白粉病 147
(三)叶斑病 148
四、无公害板栗生产的禁用限用农药 149
五、允许使用的主要农药 151
第十章 采收、处理与贮运 153
一、采收 153
(一)采收期的确定 153
(二)采收方法 153
二、果实处理 154
(一)采收后处理 154
(二)贮前处理 154
(三)防虫处理 155
(四)防腐处理 155
(五)保湿处理 156
(六)防止发芽处理 156
三、包装与标志 156
(一)包装 156
(二)标志 158
四、果实运输 159
五、果实贮藏 159
(一)贮藏的适宜条件 159
(二)贮藏中常见的病虫害 159
(三)常见的贮藏方法 160
(四)栗种贮藏 163
六、产品的安全优质标准 164
(一)产品规格 164
(二)感官指标 165
(三)理化指标 166
(四)卫生安全标准 166
(五)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 167
附 录 169
附录一 板栗高接换优技术规程 169
附录二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71
参考文献 186
作者介绍
何佳林,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板栗、大樱桃、核桃、李等经济林育种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在陕西、甘肃、河南等省建立起杂果基地10余处。对指导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民增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培育出5个省审新品种及一个国审新品种,主持省部级的科研项目6项,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文摘
序言
章 概 述 1
一、我国板栗生产概况 2
二、我国板栗的国际地位 4
三、我国板栗产区的划分 5
(一)长江中下游区 6
(二)北方区 6
(三)南方区 6
第二章 板栗的生物学特性 7
一、形态特征 7
(一)种子 7
(二)根系 8
(三)芽 9
(四)枝 10
(五)花 12
(六)果实 13
(七)叶片 15
二、物候期与生命周期 15
(一)物候期 15
(二)生命周期 16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7
(一)温度 17
(二)水分 18
(三)光照 18
(四)风 18
(五)土壤 19
第三章 优良品种与砧木 20
一、品种选择要求 20
(一)板栗良种标准 20
(二)欧洲栗的选种标准 22
二、北方板栗优良品种 23
(一)镇安 1 号 23
(二)新早栗 23
(三)秦栗 2 号 24
(四)柞板 11 号 24
(五)柞板 14 号 24
(六)长安明栋 24
(七)安栗 1 号 25
(八)安栗 2 号 25
(九)燕昌 25
(十)燕山魁 26
(十一)燕山短枝 26
(十二)莱西大板栗 27
(十三)沂蒙短枝 28
(十四)矮丰 28
(十五)泰栗 1 号 29
(十六)红 1 号 29
(十七)泰安薄壳 30
(十八)烟丰 30
(十九)蒙山魁 31
(二十)华丰 31
(二十一)华光 32
(二十二)郯城 207 32
(二十三)金丰 33
(二十四)石丰 33
(二十五)上丰 34
三、南方板栗优良品种 34
(一)安徽大红袍 34
(二)粘底板 34
(三)安徽处暑红 35
(四)节节红 35
(五)九家种 36
(六)大底青 36
(七)薄壳油栗 36
(八)青皮软刺 37
(九)短毛焦刺 37
(十)江苏处暑红 37
(十一)上虞魁 38
(十二)毛板红 38
(十三)浙 903 号 39
(十四)永荆 3 号 39
(十五)双季板栗 40
(十六)它栗 40
(十七)靖州大油栗 40
(十八)大果中迟栗 41
(十九)湖北大红袍 41
(二十)薄壳大油栗 42
(二十一)浅刺大板栗 42
(二十二)罗田早熟栗 42
(二十三)桂花香 43
(二十四)农大 1 号 43
(二十五)中果红油栗 43
四、丹东栗与日本栗优良品种 44
(一)优系 9602 44
(二)沙早 1 号 44
(三)辽栗 23 号 44
(四)辽栗 15 号 45
(五)辽栗 10 号 45
(六)丹泽 45
(七)岳王 46
(八)土 60 号 46
(九)筑波 46
(十)银寄 47
(十一)利平 47
五、优良板栗砧木 48
第四章 优质苗木繁育 50
一、苗圃建立 50
(一)苗圃选址原则 50
(二)苗圃地的划分 51
(三)整地和轮作 53
二、壮苗培育 57
(一)苗木繁殖方法 57
(二)实生苗的培育 58
(三)嫁接苗的培育 63
第五章 标准化建园 68
一、园地选择 68
(一)土壤条件 68
(二)气候条件 69
(三)地形地势 69
(四)交通条件 70
二、园地规划 70
(一)生产小区的划分 70
(二)道路系统的规划 70
(三)防护林的建立 71
(四)水利设施建设 71
(五)辅助设施 71
三、整地 71
(一)梯地整地 72
(二)带状整地 72
(三)块状整地 72
四、苗木栽植 73
(一)品种选择与授粉树搭配 73
(二)栽植时期 74
(三)栽植密度 75
(四)栽植方法 76
五、栽后管理 76
第六章 土肥水标准化管理 77
一、土壤管理 77
(一)深翻 77
(二)中耕除草 78
(三)栗园生草 79
(四)覆盖保墒 81
(五)栗园间作 82
二、合理施肥 84
(一)肥料选择 84
(二)施肥量确定 88
(三)施肥方法 89
(四)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 91
三、水分管理 94
(一)需水规律及浇水期、浇水量的确定 94
(二)适宜的浇水方式及相应设施 97
(三)节水灌溉与保墒方法 101
(四)防渍排水 103
第七章 整形修剪 104
一、整形修剪的依据与原则 104
(一)整形修剪的依据 104
(二)整形修剪的原则 106
二、常用树形及整形修剪要点 108
(一)变侧主干形 108
(二)自然开心形 109
(三)丛状形 109
(四)小冠疏层形 110
(五)纺锤形 111
三、不同树形的标准化修剪 112
(一)幼树 112
(二)结果树修剪 116
(三)老树更新 117
四、冬剪、夏剪的标准化实施 118
(一)整形修剪时期 118
(二)整形修剪方法 119
(三)整形修剪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124
第八章 花果管理 125
一、雄花序的疏除 125
二、辅助授粉 126
(一)采粉 126
(二)授粉 127
三、合理疏果 127
四、提高坐果技术 128
(一)果前梢摘心 128
(二)环剥倒贴皮 129
(三)促进板栗二次结果 130
第九章 病虫害防治和自然灾害的防御 132
一、各物候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32
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34
(一)栗实象 134
(二)雪片象 135
(三)剪枝象 136
(四)桃蛀螟 137
(五)栗实蛾 139
(六)栗透翅蛾 140
(七)栗瘿蜂 141
(八)黄枯叶蛾 142
(九)白蚁 143
三、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44
(一)疫病 145
(二)白粉病 147
(三)叶斑病 148
四、无公害板栗生产的禁用限用农药 149
五、允许使用的主要农药 151
第十章 采收、处理与贮运 153
一、采收 153
(一)采收期的确定 153
(二)采收方法 153
二、果实处理 154
(一)采收后处理 154
(二)贮前处理 154
(三)防虫处理 155
(四)防腐处理 155
(五)保湿处理 156
(六)防止发芽处理 156
三、包装与标志 156
(一)包装 156
(二)标志 158
四、果实运输 159
五、果实贮藏 159
(一)贮藏的适宜条件 159
(二)贮藏中常见的病虫害 159
(三)常见的贮藏方法 160
(四)栗种贮藏 163
六、产品的安全优质标准 164
(一)产品规格 164
(二)感官指标 165
(三)理化指标 166
(四)卫生安全标准 166
(五)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 167
附 录 169
附录一 板栗高接换优技术规程 169
附录二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71
参考文献 186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板栗挺感兴趣,但总觉得自家那几棵树产量不高,心里挺着急的。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当时就心动了,想着或许能从中找到些解决办法。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很有档次,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很棒,印刷清晰,阅读体验非常舒适。虽然书名写着“板栗高产栽培技术”,但我并没有期待它能像一本技术手册那样,一步一步教我如何施肥、如何修剪。我更倾向于从整体上了解板栗的生长习性,以及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产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板栗的生物学特性,比如不同品种的特点、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等等,这些基础知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读完前几章,我对自己过去的一些误区有了初步的认识,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板栗不同生长阶段的描述,从萌芽到开花结果,再到坚果成熟,每一个环节都描绘得绘声绘色,让我对板栗的生命周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技术说明,而是充满了作者对板栗的热情和专业知识的融合,读起来很有味道,让人越读越想往下看。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的是想了解板栗的“商业价值”以及它在市场上的前景。我一直觉得,如果能找到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兴趣,又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农作物,那该多好。这本书在介绍栽培技术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的评估。它详细阐述了不同板栗品种的市场需求、价格波动规律,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来提升板栗的品质和商品率。这一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我不仅想种出好板栗,更希望它能带来实际的收益。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板栗深加工和品牌建设的建议,虽然不是本书的重点,但这些信息就像是锦上添花,让我看到了板栗产业更多的可能性。我了解到,好的板栗不仅仅是美味的零食,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商品。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多方面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风险控制和市场营销的讨论,这些内容对于想要进入板栗种植行业的新手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明白,成功的板栗种植不仅仅是种好树,更需要有市场意识和商业头脑。
评分拿到这本《板栗高产栽培技术》,我最先关注的是它在“病虫害防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我一直坚信,任何一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科学有效的病虫害管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让我感到非常满意。它详细列举了板栗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病虫害,并且针对每一种病害,都提供了多种防治方案,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倡导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优先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方法。这一点让我非常赞赏,因为我一直致力于有机种植,不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对土地和环境造成负担。书中对于板栗树的日常养护,比如土壤改良、水分管理、施肥策略等,也做了细致的讲解,这些都是保证板栗健康生长的基础。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利用生物多样性来抑制病虫害的章节,这让我对生态农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给我提供了很多启发和实用的方法。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完全没有农学背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技术性”解读方式,确实让我有些惊喜。我原本以为会看到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但作者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栽培技术娓娓道来。书中大量的插图和图表,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生动。比如,在讲解修剪技巧时,书中配有不同角度的示意图,我只需要对照图片,就能清楚地了解如何进行枝条的修剪。同样,在解释施肥配方时,也有详细的表格和图示,让我能够准确地掌握每种肥料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即使是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概念,通过书中图文并茂的解释,我也能够快速地理解。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清晰,章节划分合理,逻辑性很强,让我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穿插的一些“实例分析”,作者会结合真实的种植案例,来讲解某个技术的应用效果,这让我觉得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有了很好的连接。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具有非常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掌握板栗栽培的关键技术。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种好板栗”的书,更像是一部关于“板栗的生命哲学”的解读。作者在讲解栽培技术的同时,也融入了许多他对板栗这种植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不仅仅在教你如何让板栗“长得好”,更在引导你如何去“理解”板栗,如何去“尊重”它的生长规律。书中关于板栗“性格”的描述,比如它对阳光的需求,对水分的敏感,以及它顽强的生命力,都让我觉得板栗不仅仅是一种作物,更像是一个有灵性的生命。作者用一种非常诗意化的语言,描绘了板栗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从春天萌发的嫩芽,到夏天繁茂的枝叶,再到秋天沉甸甸的果实,每一个过程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这让我感到,栽培板栗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这本书也让我反思,我们与自然的互动,不应该仅仅是为了索取,更应该是为了守护和传承。我从书中读到了作者对板栗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也感染了我,让我对板栗的种植充满了敬意和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