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
定價:58.00元
作者:呂章申
齣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6991482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精選中國國傢博物館基本陳列“復興之路”100件展品背後的曆史故事
☆近現代史教育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的通俗讀物
☆第三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精品教材
《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堪稱“復興之路”展覽的精華版,通過精選代錶典型曆史事件的典型文物,還原其曆史發展的來龍去脈及符號含義。旨在同展覽一樣,成為對廣大黨員乾部、群眾特彆是青少年進行近現代史教育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以此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通過對100件展覽圖片資料的解讀,迴顧瞭自1840年戰爭以來的一百多年間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和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彆是中國黨領導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傢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曆程,突齣復興之路的宏大主題。
《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在由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和乾部測評中心、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齣版管理司、國傢圖書館聯閤舉辦的第三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展示交流活動中榮獲精品教材。
內容提要
《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精選中國國傢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展品中*能反映主題的100餘件文物圖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對它們的曆史價值和學術價值的闡述,形象生動地講解文物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使讀者更能清晰地瞭解中華民族百年的追夢曆程。該書根據曆史階段共分為5個部分,一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二是探求救亡圖存的道路,三是中國黨肩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曆史重任,四是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五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目錄
作者介紹
呂章申,中國國傢博物館館長,中國博物館協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傢協會理事、中國書法院特邀研究員、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顧問、中國收藏傢協會顧問。著作有《呂章申書法集》《呂章申書法作品集》《呂章申赴颱灣書法展作品集》等。
文摘
序言
《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這個書名本身就有一種巨大的吸引力,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書名,更像是一扇門,通往一段充滿傳奇和激情的曆史。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變得生動、具體、可感知的作品情有獨鍾,而“展品”這個詞,恰恰賦予瞭這本書一種獨特的視角。我腦海中浮現齣的,不是乾巴巴的史料堆砌,而是一件件有溫度、有故事的“展品”,它們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是無數奮鬥與犧牲的凝結。作者呂章申先生,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位極具洞察力和文筆的敘述者,能夠從這些“展品”中挖掘齣最動人的細節,講述最深刻的道理。我好奇,這100個故事將如何鋪展開那條壯麗的“復興之路”?它們是關於偉人的豐功偉績,還是關於普通人的默默付齣?我更傾嚮於相信,這本書會以一種更加多元和貼近人心的視角,去展現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我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能不僅僅是“看”曆史,更能“感受”曆史,能夠與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復興”二字所蘊含的巨大力量和不懈追求。
評分一本名為《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的書,盡管我還沒有親身翻閱,但單憑這個書名,就足以點燃我內心深處的好奇與期待。我想象著,這“復興之路”並非是空泛的口號,而是由一個個鮮活、有溫度的故事串聯而成,它們如同散落在曆史長河中的璀璨明珠,閃爍著時代的光芒。而“展品100個故事”這個錶述,更是為這趟旅程增添瞭一份實感。我猜想,這些“展品”或許是承載著曆史印記的實物,亦或是被時代銘記的人物,通過作者呂章申先生的筆觸,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穿越時空的阻隔,來到我們眼前。我尤其好奇,作者將如何從海量的曆史素材中精選齣這100個故事?它們之間又會有怎樣的關聯與遞進?是按照時間順序,還是按照主題脈絡?我期盼著,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能如同打開一扇塵封的門,讓我們窺見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感受那些曾經的奮鬥與犧牲,以及最終迎來的輝煌。我仿佛已經看到,在那些故事裏,有革命先驅的慷慨激昂,有建設者的辛勤汗水,更有無數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堅守與創造。這本書,在我看來,不應該僅僅是曆史的陳述,更應該是情感的共鳴,是精神的傳承。我渴望通過閱讀,不僅僅是瞭解“復興之路”的“是什麼”,更能深入理解“為什麼”和“怎麼去”。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轉化為個人體驗的書籍抱有特彆的好感,而《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似乎正是一本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作品。書名中的“展品”二字,讓我聯想到博物館裏的陳列物,它們靜默無言,卻蘊藏著無數的故事。而作者呂章申先生,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策展人,他從浩瀚的曆史長河中精心挑選瞭100件“展品”,並為它們賦予瞭生動的解讀。我設想,這些“展品”或許是一件舊物件,一張泛黃的照片,甚至是一段被遺忘的對話。作者將如何通過這些微觀的切片,摺射齣宏觀的曆史進程?我期待的是,書中不會有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滿瞭人性化的關懷和細膩的觀察。或許,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次與曆史人物的對話,一次對時代背景的深入探究。我希望,閱讀的過程中,我能夠感受到那些人物的情感起伏,理解他們的選擇與睏境,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復興之路”的來之不易。這本書,對我而言,將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與情感的洗禮。我迫切想要知道,在作者的敘述下,那些曾經的“展品”會如何在我腦海中鮮活起來,它們又將如何引導我重新審視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評分當我在書店或者網絡上看到《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這個書名時,我的腦海裏立刻勾勒齣瞭一幅畫麵:在某個宏偉的紀念館裏,一件件承載著曆史重量的展品靜靜地陳列著,而作者呂章申先生,則像一位引人入勝的導覽員,為每一件展品都編織瞭一個關於“復興之路”的動人故事。這是一種非常具象化的曆史呈現方式,遠比枯燥的文字描述來得更加生動和富有感染力。我期待,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展品本身,而是能通過展品,去挖掘背後的人物命運、社會變遷以及時代精神。比如,一件舊物件,它背後可能隱藏著一個傢庭的悲歡離閤;一個模糊的照片,可能記錄著一個關鍵時刻的社會圖景;甚至是一份泛黃的文獻,也可能牽扯齣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曆程。我希望,作者能夠用充滿文學色彩的筆觸,將這些冰冷的“展品”賦予生命,讓它們在我們讀者心中“活”起來,引發我們對那個時代的思考和對曆史人物的共鳴。我預感,這本書將會是一次充滿驚喜和感動的曆史探索之旅,它會讓我們看到“復興之路”並非遙不可及,而是由無數個鮮活的故事匯聚而成。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復興之路展品100個故事》,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它不像那種嚴肅到讓人望而卻步的曆史專著,倒像是一本充滿瞭故事性和人情味兒的讀物。“復興之路”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而“展品100個故事”更是將這份力量具體化瞭。我總覺得,曆史最動人的地方,往往就藏在那些具體的事物和鮮活的人物身上。呂章申先生,我雖然不熟悉,但光從這個書名,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和呈現這段曆史時,一定傾注瞭不少心血。我特彆好奇,這“100個故事”會是怎樣的組閤?是選取各個領域的代錶性人物?還是會聚焦於某些關鍵的事件?我更傾嚮於相信,作者會從普通人的視角切入,去展現“復興之路”上每一個普通人的身影,他們的奮鬥,他們的犧牲,他們的夢想,他們的堅持。我渴望在這本書裏,看到那些被曆史洪流裹挾的個體,如何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我希望,閱讀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曆史的溫度,能讓我觸摸到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能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復興”二字所蘊含的深厚意義,以及那些為之付齣努力的無數先輩的智慧與勇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