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中美日三边关系

新世纪的中美日三边关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卫东 著
图书标签:
  • 中美关系
  • 日美关系
  • 中日关系
  • 三边关系
  • 国际关系
  • 外交
  • 政治
  • 历史
  • 新世纪
  • 东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45425
商品编码:2969270311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新世纪的中美日三边关系

定价:78.00元

售价:53.0元,便宜25.0元,折扣67

作者:刘卫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16145425

字数

页码:4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冷战结束后,中美日三国成为东亚地区具影响力的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中美日三边关系发生了许多的重要变化,并对未来亚太地区的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刘卫东编著的这本《新世纪的中美日三边关系》对这一时期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归纳。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抓住了中美日三边关系发展变化的主线,即实力对比的变化,并通过对中美日三国相互认知的大量分析和描述,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目录


作者介绍

刘卫东,副研究员,2002年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3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为美国美利坚大学、夏威夷亚太安全研究中心、日本青山学院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国政治外交和东亚安全,已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日本学刊》、《当代亚太》、《国际论坛》等国际政治(关系)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十多篇论文,如《日本国家正常化:美国的对策》、《近来日本和美国对华政策的差异》、《美国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及政策》、《美国对美日之间历史问题的应对》、《三国换届以来的中美日三边关系》等,参与撰写了《美国蓝皮书》、《美国在东亚的作用:观点、政策及影响》、《美国外交决策过程》等五部学术专著,出版了《布什家族的权力之路》一书,为《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中国网等撰写时评近百篇。

文摘


序言



《东方裂痕:战后秩序的重塑与亚洲的未来》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所经历的剧烈地缘政治变迁,以及由此形成的复杂而微妙的多边关系网络。我们并非孤立地审视某个单一国家或双边互动,而是将目光投向一个由历史、意识形态、经济利益以及安全考量交织而成的宏大棋盘,重点聚焦于塑造了当代亚洲格局的核心力量——中国、日本以及美国——之间的互动轨迹。 历史的回声与现实的裂痕: 战争的硝烟散去,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在瓦砾上悄然建立。对于东北亚而言,这尤为关键。美国凭借其绝对的军事和经济优势,在战后主导了该地区的重建和安全框架。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华盛顿的扶持下,逐步走上了经济复兴之路,并被纳入以美国为核心的安全同盟体系。与此同时,中国,经历了漫长的革命和内战,在新的政治格局下,开始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这三个国家,从各自的起点出发,在冷战的背景下,开始了漫长而充满张力的互动。 本書將追溯這段歷史的淵源,深入探討冷戰時期中美日三邊關係的雛形。從朝鮮戰爭的爆发,到越南战争的陰影,再到尼克松访华带来的战略缓和,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这三者之间的力量平衡和相互认知。我们不会简单地复述事件的经过,而是着力于挖掘这些事件背后深层的逻辑,分析决策者的战略意图,以及这些决策对地区安全格局产生的长期影响。 经济的浪潮与地缘的暗涌: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经济体量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对原有的地区经济秩序发起了挑战。日本在战后经济奇迹之后,也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长期的经济停滞,但其在科技、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而美国,尽管面临新的挑战,但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 本书将细致地梳理这三者之间复杂而多元的经济联系。从贸易往来、投资流动,到技术合作与竞争,再到金融市场的联动,我们将展示经济因素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美日三边关系的走向。然而,经济的紧密联系并非总是意味着和谐。本书将深入分析经济摩擦、贸易争端、知识产权纠纷以及技术封锁等问题,揭示经济因素在加剧地缘政治紧张方面的潜在作用。例如,我们将会探讨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标准的竞争如何演变成地缘政治博弈的一部分。 安全困境与战略博弈: 东北亚地区从来不缺乏安全挑战。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以及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都为中美日三边关系增添了不确定性。美国在日本和韩国部署军事力量,既是对地区盟友的安全承诺,也被视为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手段。而中国,则将美国的军事存在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并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以维护地区力量平衡。日本,作为一个拥有高度发达经济和先进技术的国家,其在安全领域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受到关注,其修宪与否、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向,都牵动着地区各方的神经。 本书将以严谨的视角,审视当前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我们将深入分析朝鲜核问题的症结所在,探讨各方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和策略。同时,我们将关注台湾海峡的潜在冲突风险,以及中美两国在该问题上的红线与底线。此外,我们还将考察地区军备竞赛的最新动向,分析各国在太空、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军事技术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如何重塑地区安全格局。 价值观的碰撞与认同的寻求: 除了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也是影响中美日三边关系的重要因素。美国推崇民主、自由和人权,并将其视为普世价值。中国则坚持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政治制度,强调国家主权和稳定。日本在战后也逐步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主制度,但在如何处理与邻国的历史问题以及地区安全问题上,其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声音。 本书将探讨这些价值观的碰撞如何体现在国际关系中。我们将分析民主与威权的对立如何影响了地区国家的政治选择,以及对人权问题的关注如何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政治工具。同时,我们也将考察日本在历史认知和国家认同方面的演变,以及这种演变如何影响其外交政策和地区关系。 战略的重塑与未来的抉择: 进入21世纪,全球格局持续演变,中美日三边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正在调整其全球战略,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并试图构建以其为主导的地区安全和经济秩序。中国则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举措,正在重塑地区经济格局。日本则在寻求其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更大的发言权,并积极参与多边安全合作。 本书将着眼于未来,分析中美日三边关系可能的发展趋势。我们将探讨美国“印太战略”的内涵和影响,以及它将如何塑造地区力量格局。同时,我们也将分析中国崛起对地区秩序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其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此外,我们还将考察日本在中美两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在中立与选边站之间进行权衡,以及其在地区未来安全架构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结语: 《东方裂痕:战后秩序的重塑与亚洲的未来》旨在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动态的视角,去理解影响东北亚地区乃至全球格局的关键力量——中美日三边关系。我们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现实的分析以及未来的展望,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在这个复杂而充满变革的时代,理解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就是理解亚洲的现在与未来。本书所探讨的,不仅是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更是战后世界秩序的演变,以及未来地区乃至全球发展方向的关键注脚。我们期望读者能从中获得深刻的洞察,并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更深刻的认识。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选择购买《新世纪的中美日三边关系》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这个主题的“时代感”感到好奇。所谓的“新世纪”,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指2000年以来的时间段,更可能包含着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萌芽与形成。中美日这三个国家,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在当下,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在21世纪初的经济腾飞,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地位的提升,无疑是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而美国作为全球霸主,其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也直接影响着地区的安全格局。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强国,在经历了“失落的十年”后,其经济复苏和外交政策的调整,也成为观察亚太地区变化的重要窗口。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定义“新世纪”的,它是否将目光聚焦于某个具体的事件节点,比如9·11事件后全球反恐背景下的地缘政治重塑,或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宏观层面的分析,解释这三个国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自的战略目标、核心利益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如何演变的。

评分

最近几年,地缘政治的变动让我对国际关系越来越关注,尤其是亚洲地区。中美日三国,这三个名字在我脑海里总是和“博弈”、“平衡”、“合作”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新世纪的中美日三边关系》时,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我印象中,很多关于国际关系的讨论,要么侧重于中美对抗,要么聚焦于中日关系,很少有能够将这三方都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放在“新世纪”这个更广阔的视野下。这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期待。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界定“新世纪”的,是指2000年之后,还是包含了90年代末的一些重要发展?在这个时间段内,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哪些关键性的转折点?比如,中国加入WTO对区域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战略部署是如何调整的?日本在历史认识和国家安全问题上的立场又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细致的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事件来阐释这三边关系是如何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对地区稳定和全球秩序产生深远影响的。

评分

从书名来看,《新世纪的中美日三边关系》就给我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熟悉是因为中美日这三个国家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热点,它们的互动关系足以影响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格局。新颖则在于“新世纪”这个限定词,以及“三边关系”这个更为精细的分析视角。我猜想,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这三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历史,而是会尝试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分析框架,来解读它们在21世纪以来的互动逻辑。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探讨这三个国家在国家利益、战略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联系?例如,美国在维护其全球领导地位的过程中,如何看待中国崛起和日本的战略定位?中国在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又是如何处理与美日两国关系的?而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国内政治的演变和对外战略的调整,又会如何影响到整个三边关系?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基于扎实史料和严谨分析的见解,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议题。

评分

我是一个对国际政治和历史事件比较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平时也会关注一些相关的时事新闻和分析评论。所以,当我看到《新世纪的中美日三边关系》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它的主题吸引住了。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地缘政治议题之一,它们之间的互动不仅影响着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深刻地塑造着全球政治经济的走向。我个人尤其关注的是,在“新世纪”这个框架下,作者是如何分析这三边关系动态变化的。例如,中国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给传统上由中美两国主导的地区秩序带来了怎样的冲击?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又如何在夹缝中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和战略自主?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这三个国家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层面的互动与博弈?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新颖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罗列。如果书中能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进行梳理,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那就更棒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意思,采用了一种抽象的手绘风格,色彩搭配既有冲突又和谐,仿佛预示着书中探讨的三国关系充满了复杂性和张力。我拿到书的时候,就被这个设计吸引了,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风格,而是带着一种艺术的韵味,让人对内容产生了好奇。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很棒,厚实而有韧性,阅读体验很舒适。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初次接触,就能感受到作者在书籍装帧上的用心,这无疑为阅读增添了一份仪式感。我特别期待书中对“新世纪”这个时间节点的界定,以及它如何将中美日这三个重要国家的关系置于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下进行审视。毕竟,21世纪以来,全球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亚太地区,这三个国家之间的互动更是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目光。我猜想书中会涉及到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和节点,例如冷战后的格局演变,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变化等等。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外在表现就足以让人产生阅读的冲动,这对于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来说,是相当难得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