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村里来了照相的
定价:69.00元
售价:46.9元,便宜22.1元,折扣67
作者:王勇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17901303
字数:350000
页码: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不经意间,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的历史乃至家族的历史就在这一连串的照片中完成
并被保存了下来。因此,乡间照相馆的摄影师是保存历史和民间历史人物的无名英雄。这本
书不仅记录了中原大地民间影像文化和技术之变迁,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敬重与
感念,以及对家乡大地深深的眷恋。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杨善华
照相馆塑造了乡愁,然后保存了乡愁,让乡愁成了现代中国的一个情感记忆。王勇通过
访谈激活了这些记忆,让几近消失的照相馆成为乡愁的寄居地,并以庄重的形式重新回到我
们面前。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杨小彦
相识,又似遥远,耐人寻味。
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 赵迎新
本书是对豫鲁苏皖四省交界二十三县二十四位照相师傅的访谈录。王勇的访谈工作起于二○一一年年中,截止到二○一四年年初。访谈地点包括河南兰考、、睢县、夏邑、永城、柘城、周口、商丘;山东曹县、成武、单县、鄄城;江苏丰县、沛县、泗洪;安徽亳州、砀山、利辛、灵璧、蒙城、濉溪、涡阳、萧县,还有北京等地。本书主要呈现的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中部地区民间影像文化蔚为壮观的景象。无疑,这是现代影像文化生态中十分重要而又一直被忽视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民间影像的生成机制、内容形态、评价认知、流布结局等现象构成了我们影像文化的底色。
王勇,1975 年生于安徽淮北农村。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供职于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带的河南省永城市供电公司。2010 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研修班学习。2013 年1 月,参与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支持的《我们村——中国城镇化影像实录》拍摄项目。摄影专题曾在《人民日报》《中国
青年报》《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发表;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过以中原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展览,目前,正致力于这一课题的拍摄整理工作。
“村里来了照相的”,这个名字总让我想起一些老电影的画面,昏黄的色调,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以及人们脸上淳朴的笑容。我猜想,这本书一定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通过“照相”这个载体,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或许,那些照片里定格的不仅是容貌,更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是那些已经消逝的风景,是那些正在远去的亲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捕捉到那些易逝的美好,用文字将它们永远地留存下来。我希望作者能够像一位敏锐的观察者,细致地描绘出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物,以及他们背后所蕴含的故事。我想象着,那些照片的背后,也许藏着一段段动人的传奇,一个关于爱、关于失去、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本书,或许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慢生活”的真谛,理解那些被时间遗忘的珍贵情感。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足够吸引人了,“村里来了照相的”,光是这个标题,就能勾起我无数的回忆和想象。我记得小时候,村里偶尔会有照相馆的车开进来,那简直就是村里的大事件。孩子们会像赶集一样围上去,家长们也会纷纷拿出珍藏的衣服,希望能给孩子拍一张“像样”的照片。照片拿回来后,更是会被供在最显眼的地方,逢年过节还会拿出来炫耀一番。这本书,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关于拍照本身,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之门,让我重新审视那个年代,那个淳朴的乡村生活。我好奇书里会如何描绘这些“瞬间”,是带着淡淡的忧伤,还是洋溢着温暖的喜悦?它会如何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那些无声的交流,那些朴实的情意?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我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感受那份简单而又深刻的幸福,或许还能在字里行间找到一些关于“美”的全新解读。
评分“村里来了照相的”,这个名字,简单而又充满画面感,就像是一幅古老的年画,乍一看朴实无华,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的韵味。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人物的刻画,那些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他们的朴实、他们的善良、他们的淳朴,一定会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我好奇,这位“照相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还是成为了村庄生活的一部分?他为村民们定格了怎样的瞬间?这些瞬间又承载着怎样的情感和意义?我想,这本书一定能让我看到,在那些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蕴藏着最动人的故事,最深刻的情感。它或许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记录”这件事的价值,思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已经遗忘了那些值得被珍藏的片段。
评分“村里来了照相的”,这个题目就像一枚古老的邮票,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信息相对闭塞,但人情味儿却异常浓厚的年代。我常常在想,那时候,一张照片是多么珍贵的存在。它不仅仅是影像,更是一种仪式,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一种对过去的回忆。这本书,我想,定能唤醒我内心深处关于“家”的记忆,关于那些虽然平凡却充满力量的亲情。我期待作者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照相师与村民之间微妙的互动,那些对话,那些眼神,或许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那些被定格的人物,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的悲欢离合,都将通过这些照片,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本书,或许能让我思考,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还保有那份对“影像”的敬畏,以及对“记录”的珍视。
评分“村里来了照相的”,光是这个标题,就充满了故事感,一种带着时代烙印的叙事感。我喜欢那些能够勾起人怀旧情怀的作品,它们像是时间的胶囊,能够让我们暂时逃离当下的喧嚣,去回味那些曾经的美好。这本书,我猜想,一定有许多鲜活的细节,比如照相师身上总会带着的那个大大的相机包,比如孩子们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特意去集市上换来的新衣服,又或者,是照片洗出来后,全家人围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张泛黄的纸张时的激动心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梦想,他们的追求,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乐观。这本书,我想,不仅仅是关于几个村庄的故事,它更是关于我们集体记忆的碎片,关于那段我们共同经历过的岁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