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信号与系统
定价:28.00元
作者:岳振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1112395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阐述确定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基本方法,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与特性,以及确定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与变换域分析方法。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论,信号分析理论基础,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方法,确定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工程应用实例。按照信号分析,信号通过系统响应求解,系统分析和应用实例的结构体系,以需求为牵引,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将传统教材以介绍方法为主线改进为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实现了与MATLAB工具的无缝对接。本书结构新颖,概念清晰,推理严谨,注重方法,例证丰富,行文流畅,简明易懂,兼顾了课堂教学和自学需要。
本书可作为工程性质较强的高等院校电子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科技工作者自学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插图和图示,说实话,是我见过工程类教材里最能体现“艺术感”的了。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示意图,很多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用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直观地展示了频谱的搬移、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甚至是时域卷积如何对应频域相乘的抽象过程。我记得有一张关于采样定理的图,用锯齿状的波形清晰地展示了混叠现象,那一瞬间,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信号被错误地重建。这种视觉化的辅助,极大地缓解了纯文本推导带来的理解障碍。不过,书中的部分习题答案缺失或者不够详尽,这在自学时成了一个小小的障碍,有时候算出来一个结果,却无法通过书中的解析来验证自己的思路是否完全正确,只能依靠在网上搜集其他学习者的讨论来印证,希望后续的版本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
评分对于一名刚刚接触数字信号处理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宏观视角。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更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些”的工程思维。例如,在讨论滤波器设计时,作者巧妙地引入了实际应用中的噪声抑制需求,让我们明白为什么需要巴特沃斯和切比雪夫滤波器,以及它们在性能和阶跃响应上的权衡取舍。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精炼,几乎没有冗余的描述,每一个句子都像在传达一个精确的指令。阅读体验上,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给你“下达任务”,而不是一位朋友在与你“聊天”。这种直接、高效的沟通方式,非常适合需要快速掌握核心技能的专业人士,但对于那些喜欢多一些人文关怀和背景故事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它略显“冷峻”和“不近人情”。
评分这本《信号与系统》的教材,实在是一本让人又爱又恨的“武功秘籍”。初次翻开时,那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和严谨的理论推导,简直让人有种直接关上书本的冲动。尤其是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部分,抽象得像是在描述宇宙的运行规律,而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信号。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理解了那个复平面上的极点与零点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们是如何决定一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的。书中的例题设计得相当巧妙,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需要你真正吃透背后的原理才能找到解题的捷径。有时候,我感觉作者是在用一种非常“高冷”的方式与读者交流,他假设你已经具备了相当扎实的数学基础,然后直接将你扔进信号处理的深水区。对于那些渴望深入理解通信、控制、图像处理等领域底层逻辑的硬核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奠定坚实理论基础的绝佳选择,但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希望通过直观感受来学习的读者,前期可能会经历一段相当痛苦的“开悟”过程,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去啃下这块“硬骨头”。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清晰,逻辑链条一环扣一扣,简直是教科书编写的典范。从最基础的信号分类和系统描述开始,作者非常耐心地引导我们认识卷积这一核心概念。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入每一个新理论时,都会用一些看似非常基础的物理场景来类比,比如弹簧振子、RC电路等,这让原本枯燥的数学描述有了一个具象化的参照物。虽然理论部分依然是硬核的,但这种循序渐进的铺垫,使得我们能够相对平稳地过渡到Z变换和离散时间系统分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性质讨论得极其详尽,几乎覆盖了所有可能遇到的边缘情况和特例,这对于后续进行系统设计和故障排查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感觉每翻开一页,都有新的“知识点”像宝石一样散落其间,需要我们仔细搜集和打磨,称得上是一部知识体系完备的工具书。
评分我不得不提到这本书在处理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转换时的处理方式。很多教材会把两者割裂开来,导致我们在理解从模拟世界到数字世界的跨越时感到困惑。而这本教材,通过对采样定理和脉冲函数形式的巧妙运用,清晰地搭建了一座桥梁。它让读者能清楚地看到,离散时间系统在数学上是如何对连续系统的线性、时不变特性进行“数字化”模仿的。尤其在讲解周期延拓和频谱泄露时,通过图形和公式的相互佐证,将这些看似复杂的操作,简化为对周期性的认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足以支撑后续进阶课程的学习,比如自适应滤波、盲源分离等更前沿的研究方向。它不是一本让你“看完就会”的书,而是一本让你在不断查阅、对比和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其精髓的“内功心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