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技术应用基础
:24.00元
售价:17.5元,便宜6.5元,折扣72
作者:杨青勇,谭琦耀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5623283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本书是在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思路编写而成的融理论、实验、实训教学于一体的教材。
本书共有八个课题,内容包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拆装、直流稳压电源、放大电路及其应用、信号发生器及波形变换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及其应用、数字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基本数字部分及其应用、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例等。每个课题均配有任务描述、学习目标、课题小结和练习题。
全书内容选取和排序新颖、覆盖面广,突出教材的先进性、实用性、导向性和适用性。
本教材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使用,可供职业学校、培训机构选用,也可供电子技术爱好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既专业又带着一丝亲切感,很少使用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纯数学推导。它更倾向于用形象的比喻和生活中的实例来阐释电子学的概念。比如,它在讲解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时,竟然用了一个水箱水位变化的比喻,瞬间就把原本抽象的RC电路时常特性变得直观易懂了。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非科班出身的读者也能跟上思路。我感觉作者在撰写时,时刻记着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渴望学习但基础薄弱的听众,这种换位思考的教学态度,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让人感觉不像是在啃教材,而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讲解心得。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读物在基础概念的阐释深度和清晰度上,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它成功地做到了“化繁为简”而不失“科学严谨性”之间的平衡。排版布局清晰合理,图文配合得当,每一次翻页都能清晰地定位到所需信息。对于任何想要系统、无压力地建立起对电子世界基本认知的学习者而言,这本书都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起点。它提供的知识体系结构完整,足以支撑未来向更高阶的课程迈进,而且它那种鼓励动手实践的内在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激发了我去拆解和分析手边电子设备的兴趣。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翻阅了目录和前言。作者在开篇就非常坦诚地阐述了编写这本书的目的,似乎是想为那些对电子工程抱有初步热情,但又畏惧于传统教科书的晦涩难懂的初学者们搭建一座平稳的桥梁。从结构上看,它似乎并没有直接深入到高深的微处理器架构或者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扎实的基础路线。我注意到其中有一章专门花了大量篇幅讲解了基础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比如二极管的P-N结特性分析,以及晶体管的输入输出曲线图解,这一点非常对我胃口,因为很多入门书籍往往只是走马观花地介绍这些元件,而这本书似乎更注重“知其所以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很有那种经典教材的风范。我最开始是被封面这种严谨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吸引的,感觉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快餐读物,而更像是一本可以长期放在案头、随时翻阅的工具书。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挑不出毛病,摸起来细腻光滑,油墨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时序波形图,看起来也毫不费力,眼睛不容易疲劳。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地方让我感到稍微有些“意犹未尽”的话,那可能是在对现代前沿技术的涉及上。虽然这本书在夯实基础方面做得无可挑剔,无论是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还是基础逻辑门的设计分析,都已臻化境,但对于近几年迅速崛起的如物联网(IoT)传感器接口或者低功耗设计理念,似乎着墨不多。这当然不能算作缺点,毕竟“基础”的定义本身就意味着聚焦于经典和永恒的原理。然而,对于那些希望读完后能立刻感受到自己与最新技术接轨的读者来说,可能还需要再搭配其他更侧重应用的书籍作为补充,这本书更像是为通往更复杂知识大厦打下坚实地基的基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