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逻辑
定价:35.00元
作者:朱虹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1212327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国家精品课程“电路分析”的配套教材,配有PPT课件和其他资源。内容讲解清晰易懂、层次分明。
内容提要
本书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并且是国家精品课程“电路分析”的配套教材。作者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数字逻辑课程所具有的基本内容,包括半导体基础知识、计算机中数与码的表示、逻辑代数、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并与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标相结合,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现教材的“基础性”、“实用性”、“实践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目录
作者介绍
朱虹,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讲课程“电路分析”课程获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北京市精品课程;2007年获北京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文摘
序言
这本《数字逻辑》简直是为我这种刚接触电子工程的新手量身定做的宝典!我以前对布尔代数和逻辑门的概念总是感觉云里雾里,翻开这本书后,那种困惑感一扫而空。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直观,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腔调,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循循善诱。比如,在讲解组合逻辑电路时,书里用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从简单的加法器到复杂的译码器,每一步的推导都清晰可见,让人很容易就能跟上思路。特别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正反器(Flip-Flop)的讲解,不仅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时序特性,还配上了大量的图解,连时序图的绘制规范都讲得一清二楚。我之前在网上找的资料总是东拼西凑,很多细节缺失,但这本书几乎把所有我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细节都涵盖进去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公式和真值表,而是真正理解了数字系统是如何在底层构建起来的。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不乏工程实践的指导意义,强烈推荐给所有想扎实打好数字电路基础的同行者。
评分我对市面上很多声称是“入门”的教材感到失望,它们要么过于简化以至于忽略了核心原理,要么就是堆砌理论缺乏实践指导。然而,这本《数字逻辑》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它的内容组织结构非常严谨,从最基础的数制转换开始,逐步深入到中等规模集成电路(MSI)和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应用,这种递进关系让学习过程变得非常顺畅。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竞争与冒险(Hazards)的章节,这是一个很多初级教材会略过或者一带而过的内容,但它对实际电路设计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剖析了这些“看不见的敌人”,并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消除方法,这对于我未来进行FPGA或者ASIC设计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此外,书中对卡诺图(K-Map)的讲解,不仅展示了如何化简两变量和三变量的表达式,还深入到了五变量甚至六变量的复杂情况,并给出了系统性的简化策略,而不是单纯依赖记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了你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最经济的逻辑结构去实现复杂的功能,而不是仅仅教你如何画图。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是带着一丝怀疑的,因为我对“权威”教材总是抱有敬畏又疏离的态度。但《数字逻辑》成功地打破了这种隔阂。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其对概念的“可视化”处理能力。例如,在讨论时序逻辑设计时,书中对状态图和状态转移图的绘制规范和解读,简直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画出圈圈和箭头,而是清晰地展现了系统在不同时钟边沿的“心跳”与“决策”过程。我曾被一个复杂的序列检测器的设计难倒,翻阅了其他几本参考书都没有找到满意的解释,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中对移位寄存器与反馈网络的结合分析。作者通过分步展开的方式,将复杂的反馈路径解耦,让我瞬间茅塞顿开。再者,书中对不同逻辑系列(如TTL和CMOS)的电气特性对比分析也极其到位,不仅提到了扇入扇出这些基本指标,还深入探讨了噪声容限和功耗差异,这对于我们进行实际硬件选型和电路板级设计至关重要。它让我明白,数字电路远不只是开关的组合,更是一门关于信号完整性和资源优化的工程科学。
评分我是一名在职工程师,需要快速回顾和巩固基础知识,这本书的索引和章节划分效率极高。我不需要从头到尾阅读,可以直接定位到我需要的特定模块。举个例子,最近我负责一个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模块设计,需要用到异步FIFO的原理。我直接翻到存储单元那一章,书中对双端口RAM的工作原理、读写指针的同步机制,特别是边界条件下的读写冲突处理,描述得极其精炼和准确。很多书籍在讲到RAM操作时往往会简化,但这里对地址交叉(Address Aliasing)和写冲突的处理细节被清晰地标注出来,附带的伪代码也极具参考价值。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非常直接、信息密度极高的类型,每一个句子都似乎承载着重要的知识点,没有多余的修饰和赘述,非常适合时间宝贵的专业人士。它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实战手册”,而不是一本用来催眠的学术著作。对于需要快速查阅或复习复杂存储器、状态机或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检索友好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评分这本书的“野心”不仅限于基础概念的传授,它似乎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字系统思维框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完基本逻辑电路后,并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微处理器架构,而是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算术逻辑单元(ALU)。这个章节的深度令人赞叹,它从一位加法器的设计开始,逐步扩展到带溢出检测的定点数加减法器,再到如何通过控制信号选择不同的运算结果。作者对多路选择器(MUX)和全加器(FA)如何巧妙组合来构建一个灵活的ALU单元的论述,让我对“模块化设计”的精髓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系统功能,成功地拆解成了可以被理解和实现的最小逻辑单元,并且清晰地展示了这些单元如何自下而上地聚合。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工程设计的思维路径,让我明白,在追求速度和复杂性的同时,必须始终关注底层逻辑的简洁与可靠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