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英]霍恩比原 著,赵翠莲 等译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4-6-1
ISBN9787100105279
定价:138.00元
版 次:4
页 数:2658
字 数:
印刷时间:2014-6-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25
包 装:精装
目录
商务印书馆出版前言(简体汉字本)
英文版顾问名单
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出版说明(繁体汉字本)
英汉双解版顾问及编辑人员名单
陆谷孙序
刘绍铭续
苏正隆序
编译者序
英文版序言(附译文)
霍恩比奖学金学人的话(附译文)
本词典使用的缩写和符号
本词典使用的标识
本词典词条用法
数字
词典正文
牛津写作指南
图解词汇扩充
参考信息
内容简介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为世所公认的英语学习词典,自1948年出版至今,销量已超过5000万册,惠及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学子。第八版较之前版多有突破,更为实用和准确,充分满足读者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需求,突出学习功能。双解版汉译紧贴英文原义,符合汉语表述方式。《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是案头的英语工具书。
◆184500单词、短语和释义:英美并重
◆1000新词:贴近时代,求新求确
◆5000余项正文修订:精益求精
◆49页牛津写作指南:教授14个有关写作的项目
◆78页图解词汇扩充:图文并茂,提升记忆效果
◆28个专业的学术词汇:全新标注
◆68页参考信息:全面实用
◆8类用法说明:析难解疑
◆较第七版内容增加20%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乍一看就很有分量,那种厚实的纸张和扎实的装帧,让人立刻感觉到它绝非等闲之辈。我尤其喜欢它采用的字体选择,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衬线体,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装帧的工艺处理得非常精细,即便是经常翻动的部位,磨损也控制得很好,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初次接触时,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味道,构成了阅读前的仪式感。当然,我期待的不仅仅是这些表面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它内涵的深度。这本书的尺寸和重量,放在书架上确实占据了一席之地,象征着其中蕴含的知识的广博。每次拿起它,都像是握住了一座知识的宝库,光是那一抹经典的深蓝或墨绿的配色,就透露出一种权威性和信赖感,让人愿意沉下心来,去探索其中每一个细微的语义差别。它不仅仅是工具,更像是案头边一位沉默而可靠的导师。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每一个条目都划分得井井有条,逻辑性强到令人惊叹。我尤其欣赏它在词条释义和例句呈现上的细致考量。释义部分,它巧妙地采用了不同字号和加粗处理来区分核心含义、引申义以及特定语境下的用法,这极大地提高了查阅效率。举个例子,面对一个多义词时,你不需要费力去分辨哪个是主要的,设计者已经用视觉上的层次帮你完成了第一轮筛选。而随附的例句,数量丰富且情境多样,从正式的学术讨论到日常的口语交流,几乎涵盖了你能想到的所有场景,这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死记硬背的孤立词汇往往难以在实战中运用自如。此外,在语法标记和词性标注上,它们的符号系统非常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高级词典的人,也能很快上手,这体现了编纂者对目标读者的深度理解和关怀。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打磨,使得每一次查阅都成为一种流畅而愉快的体验,而不是一次与复杂信息对抗的过程。
评分作为一名对语言学习有着近乎偏执追求的人,我最看重的是词典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平衡,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可以说是将两者融合得天衣无缝。它收录的词汇量无疑是庞大的,很多新兴的网络热词和专业领域的术语都得到了及时且准确的更新,这确保了词典的“时效性”和“实用性”,避免了落入老旧工具书的窠臼。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对那些细微的语用差异的捕捉。比如,对于近义词的辨析,它往往能用一两句精辟的话语,点出它们在情感色彩、使用频率或搭配习惯上的微妙区别,这种洞察力远超一般的英汉对照词典所能提供的层面。我试着查询了一些晦涩的文学词汇,发现即便是那些在普通字典中常常被一带而过的词条,在这里也得到了详尽的考证和翔实的语源信息,这极大地满足了我对语言溯源的好奇心,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在设计上体现出的前瞻性,尤其是在信息整合和辅助学习工具的提供方面,非常值得称赞。它不仅仅是一本静态的参考书,更像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学习生态系统。从排版上看,它预留了足够的空白区域,方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批注和标记,这对于那些喜欢在书上留下“学习足迹”的人来说,是极其友好的设计。我想象着许多学习者会在这里划出重点,写下自己的理解或疑问,让这本书成为他们个人学习旅程的见证者。这种注重互动的学习理念,在如今数字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强调了动手和深度思考的价值。而且,在关键的语言点讲解部分,那些辅助性的图表或思维导图式的展示,虽然在实体书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编纂者依然尽力用清晰的结构来模拟这种清晰的逻辑串联,引导读者建立起系统性的知识网络。
评分从携带和使用的便利性来评价,尽管这本书的体量不小,但其在“易用性”上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我知道对于很多经常需要外带的读者来说,厚重可能是一个负担,但对于那些主要在固定场所(如图书馆、书桌前)使用的学习者而言,这种“厚重感”反而是其“专业性”的体现。它的装订方式即使在需要长时间平摊在桌面上翻阅时,也不会有书页合拢的趋势,这一点对于需要同时参照多个页面或做笔记的场景来说,太重要了。而且,我观察到它的纸张选材在保证清晰度的同时,似乎也做了抗反光的处理,这在灯光复杂的学习环境中,能有效减少视觉疲劳。总而言之,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不是简单地堆砌词条,而是站在一个资深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角度,精心雕琢了每一个用户接触到的细节,力求在传统工具书的形态下,实现最佳的学习效率和最持久的使用寿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