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崔希亮语言学论文集
定价:59.00元
售价:43.1元,便宜15.9元,折扣73
作者:崔希亮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619333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22kg
理论与方法
试论教学语法的基础兼及与理论语法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教学语法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汉语位移事件研究
从问题到理论还是从理论到问题
语法研究
事件情态和汉语的表态系统
汉语介词结构与位移事件
介词“由”标引的事件角色兼及与“从”的比较
介词“往”的事件语义学分析
说“开心”与“关心”
事件语义学的认知视角——以“向”为例
语气词“哈”的情态意义和功能
语音与词汇研究
汉语四字格的平起仄收势——统计及分析
普通话字音的异读与正音对策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的嬗变及其动因
……
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后记
这套书刚到手,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光是闻着那种新书特有的油墨香气,就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我一直对语言的本质和演变过程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语言是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和认知的。我更倾向于那些能深入浅出地探讨复杂理论的作品,而不是那些故作高深的学院派论著。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新鲜的视角,也许是关于方言的细微差别,或者是某种特定语法结构的历史溯源。阅读这类学术性较强的书籍,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吸收,所以我更看重作者的叙事能力和逻辑清晰度。如果作者能巧妙地将深奥的理论与日常生活的实例相结合,那这本书的价值就大大提升了。我非常期待能从中学到一些可以用来分析我正在关注的某个特定语言现象的工具。
评分我听说这位作者在某个领域的研究颇有建树,所以买下这本论文集,主要是想系统地了解一下他在这方面的心路历程和研究成果的迭代。通常来说,汇编性的文集,质量会有些参差不齐,有些可能是早期探索性的工作,有些则代表了成熟的见解。我更关注那些开创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篇章,它们往往能为后续的研究铺平道路。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是这样”,即研究背后的方法论和思想脉络。面对这样的集子,我会采取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式,先快速浏览一遍目录和摘要,锁定我最感兴趣的几个主题,然后再沉下心来仔细研读,尤其是那些结论部分和参考文献的引用,这能帮助我快速判断作者的学术视野和深度。
评分坦白说,我对语言学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们经常使用的那些术语感到有些畏惧,但这次购买是出于一种“挑战自我”的心态。我希望这本书的编排能照顾到那些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或者说,至少在关键概念的引入上能给予足够的铺垫。我更喜欢那种能引发我思考“我们平常说话时到底在做什么”的论述。如果能触及到认知科学和心理学边缘的交叉点,那就更妙了。比如,关于语用学和意图识别的研究,总是让我觉得非常引人入胜,因为它们直接关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魔力”所在。如果这本书在这方面有深入的探讨,我一定会反复品读,尝试用书中的框架去分析我日常遇到的各种交流困境。
评分这本论文集对我目前的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我主要看重的是它在某个特定分支上的理论深度和实证数据的丰富性。我更期待看到扎实的案例分析和严谨的数据支持,而不是空泛的理论阐述。例如,如果书中涉及到了对大量语料库的量化分析,或者对某些罕见语言现象的田野调查记录,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阅读学术论文时,我的习惯是会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其假设和推论的合理性,并时常在脑中构建反例进行检验。因此,我希望作者的论证链条足够坚固,能够经得起推敲,并且能为我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明确的理论工具箱。
评分作为一名对语言美学和修辞艺术有所偏好的读者,我购买这本论文集,其实是期待能从中挖掘出一些隐藏在冰冷学术结构下的“文采”。虽然我知道语言学是科学,但优秀的语言学家往往能用极其精准和优美的文字来描述那些抽象的结构。我希望能找到那些关于语言如何被建构、如何被运用到极致的精彩讨论,也许是对某个古典文本的细致剖析,或是对某种特殊叙事技巧的结构解构。如果能在严谨的学术框架下,品尝到文字本身的魅力,那这次阅读体验将是双重的享受,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审美上的愉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