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电路基本原理66课
定价:39.00元
作者:石井 聡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1115459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电子电路基本原理66课》隶属于“6天专修课程”丛书,适合初中级电子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目前,“6天专修课程”已出版3种图书,除本书之外还有如下2种:《电磁场基本原理66课》《电工电路基本原理66课》
内容提要
《电子电路基本原理66课》内容主要分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及应用技术三个部分,基本涵盖了与电子电路相关的技术内容及必要的知识点。《电子电路基本原理66课》从电路的基本元件开始,介绍了模拟电路的晶体管及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运算放大器、负反馈、振荡电路原理以及数字电路的数字逻辑、二进制运算、大规模微处理器以及A-D、D-A转换电路的基本原理,并对模拟(线性)电路设计的SPICE软件仿真以及现代逻辑电路设计的硬件描述语言做了详细介绍。应用技术部分分别给出了模拟传感器信号处理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无线通信等综合应用技术,以提高相应的综合技术能力。《电子电路基本原理66课》以图解为基础,直观易懂、内容全面、讲解深入、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既有基本原理的介绍,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关于电子电路的书,光是看到书名里那个“66课”的数字,我就知道作者是下了番功夫的。我最近在捣鼓一个无线通信的小项目,需要对基础的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有一个更扎实、更系统化的认识,市面上那些动辄上千页的教材,有时候翻起来太费劲,总觉得有些知识点被过度展开了。我希望找到的是那种直击要害,又能保证逻辑连贯性的读物。拿到手里掂了掂,感觉厚度适中,不像那种“砖头书”,更像是精心提炼过的学习路线图。我特别期待它如何将复杂的概念,比如晶体管的工作原理、运算放大器的反馈机制,通过这66个“课时”进行拆解。如果结构设计得当,这绝对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速查手册,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参考书。尤其对于自学者来说,这种结构化的安排,简直是救命稻草,能有效避免知识点的碎片化。我关注的重点是,它在讲解过程中,会不会有足够多的实例来辅助理解,毕竟理论看得再多,不如亲手搭个电路来得实在。如果能把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做得流畅自然,那这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评分我这次购买这本书的目的,是想系统性地梳理一下自己过去几年工作中积累下来的那些“半懂不懂”的电路知识点。很多时候,我们在项目压力下,只是实现了功能,但对背后的“为什么”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希望这66课能像一个优秀的导师,引导我重新审视那些被我忽略的基础概念。比如,电磁兼容性(EMC)中的辐射和传导问题,很多书只是简单提及,但我更想知道如何从元件层面和布局层面去系统地规避。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让我不仅学会搭电路,还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搭是最优解,那它就超出了“基本原理”的范畴,而上升到了“设计哲学”的高度。我期待它能帮助我构建起一个更完整、更具弹性的电子电路思维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相当扎实的,这对于一本需要频繁翻阅的工具书来说非常重要。我这个人看书有个怪癖,如果插图的线条不够清晰锐利,或者关键的波形图细节模糊,我立马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我希望这本关于电子电路的书,在处理复杂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图时,能够保持极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特别是对于分析振荡器或混频器等非线性电路时,准确的图形化表达是理解其工作机理的灵魂。我更倾向于那种作者在讲解中会不断提醒读者“注意这个细节,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的写作风格。如果能将电路图与实际的仿真结果截图并排放置,对比理论模型和实际表现的差异,那将是对学习者极大的帮助,这比纯粹的公式推导来得更实在、更有说服力。
评分最近在研究嵌入式系统的接口部分,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预处理模块是我目前最大的瓶颈。我需要对ADC(模数转换器)的精度、采样率以及如何有效处理共模噪声有深入的理解。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把这些偏应用的电路知识点,和底层的半导体物理特性完美结合起来的书。我期待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能否深入到如何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比如工控环境下的强电磁干扰)来优化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如果它只是停留在标准的教科书内容,那对我来说价值有限。我更看重的是那种能体现“日本工匠精神”的细节处理,比如PCB(印刷电路板)走线对高频信号完整性的影响,哪怕只是用短短一课来介绍,如果讲解到位,也比十页空洞的理论描述要强得多。我希望这66课的编排,能够体现出一种层层递进的递推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
评分说实话,我对很多“原理”类的书籍都有点望而生畏,总觉得它们要么是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堆砌,要么是把简单的东西故意绕弯子讲复杂。但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时,我产生了一种“哦,原来可以这么清晰地划分知识点”的惊喜感。我一直对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电源滤波电路感到困惑,特别是当输入端信号干扰严重时,如何保证输出的纯净度。我希望这本书能用它独特的“66课”结构,把我卡住的那个节点——也许是关于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选择和布局——用一种全新的、更易于消化吸收的方式阐述出来。我更偏爱那些能在不牺牲严谨性的前提下,大量使用图示和对比分析的讲解方式。如果作者石井聪先生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那样,把那些“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的坑点”也一并点出来,那这份评价分数就要再加一星了。毕竟,电路设计过程中,规避错误和优化性能往往比单纯知道原理更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