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不正常人类研究所
: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冈田尊司者:曹逸冰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56301881
字数:178000
页码:2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日本出版10年,加印30次。长年占据日本心理学图书榜单。★精准扫描你身边的每一个“不正常人类”:自恋型、表演型、分裂型、偏执型、依赖型、强迫型等十种人类。每一个“不正常人类”的行为特征背后,都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根源。★《不正常人类研究所》是一本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有趣的知识读物。书中大量引用了全球各领域名人(如香奈儿、卓别林、萨瓦尔多等)的亲身经历,将每一种“不正常”的成因、表现、应对方法生动地介绍给大家。★“不正常人类”虽然在生活中面临着种种痛苦与困难,但也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本书将为每一个“不正常人类”选择***自己的“活法”。从人格的角度,为大家提供发现自我,重新认识周围人的机遇。★“快读·正能量生活馆”丛书005号。推荐购买:“快读·慢活”出品:《活得累,学冥想》《强势》《你不懂咖啡》《暖暖的女人不生病》
你身边绝大多数貌似正常的人,实际上都潜伏着怪异、病态的“不正常”一面,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障碍。
本书拒绝狂、性这类重口味的猎奇对象,而是隐身于表面上再普通、再正常不过的“不正常人类”中间,对心理学诡异、微妙的领域作了一次冷静而彻底的探索。作者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里,与上万名“不正常人类”直接接触、交流,并将他们逐一归结为边缘型、自恋型、偏执型、分裂型等10种典型人格障碍,其中,每个人都可能具有一种到多种人格障碍,每一种人格障碍,从细小的行为特征到深层次的心理根源,都在书中被一一精准扫描,并给出全方位的应对方案。
翻开本书,从这一刻起,生活中原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上司、同事、朋友、情人……都将在你的全新眼光中,彻底暴露他们的冰冷真相。
冈田尊司
日本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
他就读于东京大学哲学系和京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长期在京都大学研究生院从事脑科学、精神医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职于京都医疗少年院,担任人格障碍治疗的线工作。此外,为了对自己进行“心理锤炼”,他还从事小说创作,作品曾荣获第20届横沟正史奖。
他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里,接触了上万名形形的人格障碍患者,出版过多部心理学畅销著作,被誉为日本心理学界的“大神”。本书作为一部人格障碍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一经出版便在日本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热烈的追捧浪潮,长期占踞日本心理学图书榜单第1名。
这本《不正常人类研究所》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那种略带神秘又有点怪诞的风格,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对那些游离在“正常”边缘的人物和故事特别感兴趣,总觉得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更能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深刻。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几乎没有犹豫就把它带回家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种独特的叙事节奏所吸引,文字像是有生命一般,在字里行间跳跃,仿佛带领着我进入了一个由作者精心构建的奇妙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研究所里究竟收容了哪些“不正常”的存在?他们是如何被发现的?他们的故事又会如何展开?是惊悚、是悲伤,还是带着一丝荒诞的幽默?我预感这本书不会是简单的猎奇,而是会深入挖掘这些“不正常”背后的原因,或许能从中看到一些我们自身被压抑或忽略的情感和特质。那种期待感,就像是在黑暗中窥探一个充满未知却又引人入胜的洞穴,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迈向更深的未知。
评分拿到《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在主题的选择上非常有勇气。在如今充斥着各种“鸡汤”和“正能量”的书籍市场中,敢于触碰“不正常”这个议题,本身就显得格外珍贵。我一直认为,人类并非都是同一条轨道上的齿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频率和运行方式,而社会往往倾向于将那些不符合主流的个体定义为“不正常”。这本书似乎想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去理解、去探讨那些被边缘化、被误解的声音。我设想,书中的故事可能不会是简单的标签化,而是会展现出这些“不正常”人类所经历的挣扎、痛苦,以及他们可能拥有的独特视角和才能。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深刻而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方式,去呈现这些角色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看到,所谓的“不正常”,或许恰恰是人性的另一种面向,是未经雕琢的真实。这种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探索,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
评分《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这本书的书名就自带一种悬念感,让人忍不住去想象里面究竟会发生些什么。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画面:一个神秘的机构,一群拥有奇异能力或者怪异行为的人,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非常好奇,这个“研究所”究竟是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收容、是研究,还是试图“治愈”?抑或是,这些“不正常”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这个研究所的独特生态?我期待书中能够构建一个逻辑严密、氛围独特的叙事空间,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那些角色的孤独、挣扎,以及他们可能寻找到的慰藉。我特别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角色的心理动机,让他们不仅仅是符号化的“不正常”,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这种对人物塑造的深度要求,是我在阅读过程中非常看重的。
评分最近读了很多关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书籍,但总觉得缺少一些更具象化、更具故事性的呈现。《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这本书,似乎恰好能填补这个空白。书名本身就暗示着一种对人类多样性的探索,我猜测书中可能描绘了各种各样独特而又令人费解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可能挑战着我们的常识,但背后一定隐藏着深刻的原因。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去阐释一些关于人性、关于心理的复杂议题。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角色的经历,让我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正常”?那些所谓的“不正常”,在某种程度上,是否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隐藏的某一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的思考,甚至是对自身认知的挑战。
评分我对《不正常人类研究所》这本书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名字所带来的那种“反差感”。我们通常看到的都是关于“正常”的描述,而这本书则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被普遍认为“不正常”的人群。这立刻勾起了我的阅读兴趣,因为我总觉得,最真实的、最动人的故事,往往发生在那些不被主流所理解的角落。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细腻且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去展现这些“不正常”人物的生活轨迹,他们的内心独白,以及他们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努力生存的。我期待作者能够用饱满的情感,为这些角色注入生命,让他们不再仅仅是标签,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个体。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人类的多样性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也希望能从中看到一些关于接纳、关于理解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