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技術及技能訓練(第2版)
原價:37.00元
作者:徐旻 主編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121124341
字數:518000
頁碼:30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本書是在全國許多院校使用《電子基礎與技能》的經驗和建議基礎上重新修訂而成。 全書共分15章,主要括:基本半導體器件,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直流穩壓電源,數字電路基礎,門電路與組閤邏輯電路,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波形産生與整形,A/D與D/A轉換,半導體存儲器,常用電子儀器使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彆與測試,電路的裝配、調試與測量,電子電路仿真。本次修訂主要增加瞭大量的實訓性內容,對涉及的新國標規定的元器件圖形符號及其意義進行瞭解讀,並介紹瞭一些常用的基本電路及限定符號。
本書既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各專業電子技術及實訓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應用型本科、教育、電視大學、函授學院、中職學校、培訓班等的教材,以及電子信息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本書配有免費的電子教學課件、習題參考答案,詳見前言。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第1章 基本半導體器件
教學導航
1.1 半導體基礎知識
1.1.1 半導體
1.1.2 PN結及其單嚮導電性
1.2 半導體二極管
1.2.1 半導體二極管的基本結構與特性
1.2.2 矽穩壓二極管
1.2.3 其他類型的二極管
1.3 半導體三極管
1.3.1 半導體三極管的結構和類型
1.3.2 半導體三極管的放大作用
1.3.3 半導體三極管的特性麯綫及主要參數
1.4 場效應管
1.4.1 N溝道增強型絕緣柵場效應管
1.4.2 場效應管的主要參數及注意事項
知識梳理與總結
實訓1 半導體管的特性測量
實訓2 常用電子元件的識彆與簡易測量
習題1
第2章 放大電路
教學導航
2.1 共射極基本放大電路
2.1.1 放大電路的基本組成
2.1.2 靜態工作點對放大器放大性能的影響及工作點的調整
2.1.3 放大電路的動態參數及放大性能
2.2 分壓式偏置電路
2.2.1 溫度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
2.2.2 分壓式偏置電路
2.3 射極輸齣器
2.3.1 射極輸齣器電路的組成
2.3.2 射極輸齣器的電壓跟隨特性與電流放大作用
2.4 多級放大電路
2.4.1 多級放大電路的級間耦閤
2.4.2 多級放大電路分析
2.4.3 輸齣級與功率放大
2.4.4 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
2.5 放大電路中的負反饋
2.5.1 反饋的基本概念
2.5.2 反饋電路基本關係式
2.5.3 反饋的基本類型
2.5.4 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
知識梳理與總結
實訓3 共射放大電路
習題2
第3章 集成運算放大電路
第4章 直流穩壓電源
第5章 數字電路基礎
第6章 集成門電路與組閤邏輯電路
第7章 觸發器
第8章 時序邏輯電路
第9章 波形産生與整形
第10章 A/D和D/A轉換
第11章 半導體存儲器件
第12章 常用電子儀器
第13章 電子元器件的識彆與簡易測試
第14章 電路的裝配、調試與測量
第15章 電子電路仿真
參考文獻
翻開《電磁場與電磁波導論》這本書,我立刻被它那嚴謹的學術氛圍所吸引。它絕非市麵上那些為瞭簡化而犧牲深度的讀物,而是真正緻力於闡述麥剋斯韋方程組背後深刻物理意義的力作。作者在引入矢量分析和坐標變換時,並沒有簡單地拋齣公式,而是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解釋為什麼需要這些數學工具,以及它們如何幫助我們可視化那些抽象的電磁場分布。特彆是關於坡印亭矢量和電磁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章節,作者通過引入“界麵反射和摺射係數”的詳細推導,揭示瞭能量流動的本質。更讓我贊嘆的是,書中對波導管理論的闡述,它從亥姆霍茲方程齣發,係統地推導瞭TE、TM和TEM模式的截止頻率和場分布,圖解非常精細,讓人仿佛能“看見”電磁波在金屬腔體內的行為。這本書的難度不低,需要讀者具備紮實的微積分和綫性代數基礎,但一旦你攻剋瞭這些難關,你對無綫通信、微波工程乃至光學的基礎理解都會發生質的飛躍。它就像一座知識的高塔,攀登過程充滿挑戰,但頂端的視野絕對無與倫比。
評分我最近在研究電源管理領域,這本《開關電源設計與優化技術》對我幫助極大。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工程化”,它沒有過多地陷入復雜的磁學理論,而是聚焦於開關電源拓撲的實際應用和性能瓶頸的解決。它對Buck、Boost和Buck-Boost這三種基本拓撲的分析詳盡入微,不僅給齣瞭電壓轉換公式,更重要的是解釋瞭在不同占空比下元件(如MOSFET和電感)應力分布的變化,這對於進行可靠性設計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它關於“環路補償”的章節,作者用相頻特性麯綫和伯德圖清晰地展示瞭如何通過Type II或Type III補償器來穩定輸齣電壓,並給齣瞭具體的元器件參數選擇指導,而不是泛泛而談。此外,書中對電路的“寄生效應”分析也極為深入,比如開關節點上的電壓尖峰、MOS管的開關損耗等,並給齣瞭相應的布局和選型建議來抑製這些問題。這本書的案例多是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設計,對於想要設計齣高性能DC/DC模塊的工程師來說,提供瞭寶貴的實戰經驗和優化思路,真正實現瞭理論到産品化的跨越。
評分我最近在搞嵌入式係統開發,急需一本能快速上手、注重實踐操作的單片機編程指南,結果入手瞭這本《C51微控製器實用編程技術》。這本書的側重點完全放在瞭動手實踐上,幾乎每一章都會有一個完整且具有實際意義的項目案例。比如,它教你如何用C語言控製定時器實現精確的脈衝寬度調製(PWM),驅動步進電機進行精確定位,這比我之前看的那些隻停留在理論概念的書要實用太多瞭。作者沒有過多糾結於MCS-51指令集的底層匯編細節,而是直接把C語言作為主要的開發語言,這非常符閤現代嵌入式開發的習慣。書裏的代碼示例都是可以直接編譯運行的,而且對關鍵代碼段都有非常詳細的注釋,解釋瞭硬件寄存器地址和位域的含義,這一點對於初次接觸硬件編程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我特彆欣賞它對中斷服務程序的處理章節,不僅講解瞭中斷的優先級和嚮量錶,還特彆強調瞭如何避免中斷嵌套帶來的競態條件,這些都是書本上很少深入討論的“野外生存”經驗。這本書的風格非常務實、接地氣,與其說是教材,不如說更像是一本高手傳授的實戰秘籍,強烈推薦給所有想快速進入單片機開發領域的電子愛好者。
評分這本《電路原理與分析》真是深得我心,書裏對基礎理論的講解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明瞭。我之前對RLC電路的瞬態響應總是有點迷糊,但作者用非常直觀的類比和圖示,把微分方程的求解過程講得透徹無比。特彆是關於拉普拉斯變換在交流電路分析中的應用,講得特彆到位,讓原本枯燥的數學工具變得非常實用和好理解。隨書附帶的習題設計也極其巧妙,難度循序漸進,從簡單的基爾霍夫定律應用,到復雜的雙端口網絡分析,每一個案例都緊密圍繞理論知識點,讓你在練習中真正掌握分析電路的思維方式。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理想運算放大器應用時的那種循序漸進的邏輯,把反饋機製和疊加定理結閤得天衣無縫。讀完這個部分,我感覺自己對綫性電路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不再是死記硬背公式,而是真正理解瞭電流和電壓是如何在復雜的網絡中相互作用和流動的。這本書的排版也非常考究,重點概念加粗,公式推導步驟清晰,即便是初學者也能順暢地跟上作者的思路。總而言之,對於任何想要係統學習電路理論的工程師或學生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寶典,它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思維的引導者。
評分說實話,我找瞭很久一本能把數字邏輯設計講得生動有趣的入門書,直到我拿起瞭這本《現代數字係統設計與Verilog HDL》。這本書的結構非常巧妙,它沒有一開始就紮進Verilog代碼的語法細節裏,而是先用大量的真值錶、邏輯圖和卡諾圖(K-map)來強化布爾代數和組閤邏輯電路的基礎。這種從傳統邏輯到硬件描述語言的平滑過渡,極大地降低瞭我的學習門檻。當進入Verilog部分時,作者的寫法堪稱典範:它不是堆砌語法,而是用HDL的思維去描述電路的並行性。比如,在描述一個多路選擇器或一個全加器時,它會同時給齣結構化描述和數據流描述,並解釋在綜閤工具下它們是如何映射到實際的門電路的。關於時序邏輯部分,對D觸發器、寄存器和有限狀態機(FSM)的講解深入淺齣,特彆是FSM狀態轉移圖和代碼的對應關係,繪製得清晰明確。這本書讓我明白,Verilog不是用來寫程序的,而是用來“畫”電路的,這種思維的轉變是學習FPGA設計的關鍵。對於想轉行做ASIC或FPGA設計的人來說,這本書是係統學習設計流程和驗證方法的絕佳起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