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移动通信技术(第2版)
定价:52.00元
作者:宋拯,惠聪,张帆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68236027
字数:
页码:252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我国商用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通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对通信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新一代的通信技术人才,必须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及技术应用有着充分的了解,必须具有全程全网的概念。因此,《移动通信技术(第2版)》充分反映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进程及技术应用,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系统的移动通信网络及技术应用发展的概念。
目录
部分 GSM与GPRS
章 GSM网络
1.1 移动通信基础
1.1.1 GSM发展简史
1.1.2 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1.1.3 GSM系统结构
1.1.4 接口和协议
1.2 移动区域定义与识别号
1.2.1 区域定义
1.2.2 移动识别号
1.3 GSM系统的无线接口与系统消息
1.3.1 无线接口
1.3.2 跳频
1.3.3 时序调整
1.3.4 帧和信道
1.3.5 Um接口语音处理
1.3.6 Um接口控制技术
1.3.7 系统消息
1.4 系统管理功能介绍
1.4.1 GSM系统的安全性管理
1.4.2 GSM系统的移动性管理
1.4.3 GSM移动通信网
1.5 GSM通信流程简介
1.5.1 呼叫信令分析
1.5.2 呼叫流程举例分析
1.5.3 鉴权
1.5.4 切换
1.5.5 位置更新
思考与练习题
第2章 GPRS
2.1GPRS概述
2.1.1 GPRS的产生
2.1.2 GPRS的发展
2.2 cSD与GPRS的比较
2.2.1 电路交换的通信方式
2.2.2 分组交换的通信方式
2.3 GPRS的基本功能和业务
2.4 GPRS的基本体系结构和传输机制
2.4.1 GPRS接入接口和参考点
2.4.2 网络互通
2.4.3 逻辑体系结构
2.4.4 主要网络实体
2.4.5 主要网络接口
2.5 功能分配
2.6 GPRS数据传输平面
2.7 GPRS信令平面
2.8 移动性管理
2.8.1 MM状态
2.8.2 MM状态功能
2.8.3 SGSN与MSC/VLR的交互
2.8.4 MM规程
2.8.5 安全性功能
2.8.6 位置管理功能
2.8.7 用户数据管理功能
2.8.8 MS类别标志处理功能
2.9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2.10 分组路由与传输功能
2.10.1 PDP状态和状态转换
2.10.2 会话管理规程
2.10.3 静态地址与动态地址
2.10.4 PDP上下文的激活规程
2.10.5 PDP上下文的修改规程
2.10.6 PDP上下文的去激活规程
2.11 业务流程举例
2.11.1 MS发起的分组数据业务流程
2.11.2 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业务流程
2.12 用户数据传输
2.12.1 传输模式
2.12.2 LLC的功能
2.12.3 SNDCP的功能
2.12.4 PPP的功能
2.12.5 Gb接口
2.12.6 Abis接口
2.13 信息存储
2.13.1 HLR
2.13.2 SGSN
2.13.3 GGSN
2.14 MS
2.15 MSC/VLR
2.16 编号
2.16.1 IMSI
2.16.2 P一TMSI
2.16.3 NSAPI/TLLI
2.16.4 PDP地址和类型
2.16.5 TID
2.16.6 路由区识别
2.16.7 小区标识
2.16.8 GSN地址
2.16.9 接人点名字
2.17 IP相关的基础知识
2.17.1 NAT
2.17.2 FIREWALL(防火墙)
2.17.3 GRE
2.17.4 DNS
2.17.5 RADIUS
第二部分 CDMA原理
第3章 CDMA概述及原理
3.1 移动通信发展史及CDMA标准
3.2 CDMA的基本原理
3.2.1 扩频通信技术
3.2.2 多址技术
3.2.3 CDMA系统的实现
3.2.4 语音编码技术
3.2.5 信道编码技术
思考与练习题
第4章 IS一95CDMA到CDMA2000的发展及应用
4.1 IS一95CDMA
4.1.1 IS一95系统概述
4.1.2 Is一95系统空中接口参数
4.1.3 IS一95系统信道
4.1.4 业务流程
4.2 CDMA20001x系统原理
4.2.1 系统概述
4.2.2 空中接口参数
4.2.3 信道功能及分类
4.2.4 技术特点
4.2.5 业务流程
思考与练习题
第5章 CDMA关键技术及优点
5.1 关键技术
5.1.1 功率控制
5.1.2 分集接收
5.1.3 RAKE接收机
5.1.4 软切换
5.2 CDMA系统的优点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部分 WCDMA核心网原理及关键技术
第6章 WCDMA网络结构
6.1 WCDMA网络的演进
6.1.1 UMTS系统网络结构
6.1.2 UMTSR99网络基本构成
6.1.3 基于R4的UMTS网络
6.1.4 基于R5的UMTS网络
6.2 WCDMA核心网的演进
6.2.1 UMTSR99向全IP的演进
6.2.2 各版本分析
6.3 WCDMA与GSM/GPRS的比较
6.3.1 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口比较
6.3.2 WCDMA与GSM的安全性比较
6.4 WCDMA核心网的关键技术
6.4.1 R4核心网组网
6.4.2 TrFO技术
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部分 TD-SCDMA原理与技术
第7章 TD-SCDMA概述
7.1 TD-SCDMA概述
7.2 网络结构和接口
7.2.1 UTRAN网络结构
7.2.2 UTRAN通用协议模型
7.2.3 空中接口Uu
7.3 物理层结构和信道映射
7.3.1 物理信道帧结构
7.3.2 常规时隙
7.3.3 下行导频时隙
7.3.4 上行导频时隙
7.3.5 三种信道模式
7.3.6 物理信道及其分类
7.3.7 传输信道及其分类
7.3.8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7.4 信道编码与复用
7.5 扩频与调制
7.5.1 扩频与调制过程
7.5.2 数据调制
7.5.3 扩频调制
7.6 物理层过程
7.7 TD-SCDMA的相关技术
7.7.1 TDD技术
7.7.2 智能天线技术
7.7.3 联合检测技术
7.7.4 动态信道分配技术
7.7.5 接力切换技术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部分 LTE原理与技术
第8章 LTE概述
8.1 LTE概述
8.2 LTE系统
8.2.1 LTE网络架构
8.2.2 控制平面协议结构
8.2.3 用户平面协议结构
8.2.4 S1和X2接口
8.3 LTE的主要指标和需求
8.3.1 峰值数据速率
8.3.2 控制面传输延迟时间
8.3.3 用户面延迟时间及用户面流量
8.3.4 频谱效率
8.3.5 移动性
8.3.6 覆盖
8.3.7 与已有3GPP无线接人技术的共存和交互
8.4 LTE关键技术
8.4.1 OFDM技术
8.4.2 多输人多输出(MIMO)技术
8.4.3 智能天线
8.4.4 软件无线电
8.4.5 基于IP的核心网
思考与练习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天呐,最近迷上了一本关于古代哲学思想的书,那叫一个引人入胜!作者简直是个文字魔术师,把那些晦涩难懂的道理讲得跟讲故事似的。我记得有一章专门探讨了“道”的本质,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被轻轻地撼动了一下。他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比喻和历史典故,让你自己去体会那种“可说不可说”的玄妙。尤其喜欢他分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的那种冷静和洞察力,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只是客观地展现了那个时代思想碰撞的火花。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有品位,纸张的触感温润,墨香淡淡的,每次翻开它都像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涤。说实话,自从读了它,我走路都感觉脚步轻快了许多,看人看事的角度也变得更加开阔了。这本书绝对是那种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有新发现的宝藏级别的好书。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思辨、对生命意义感到好奇的朋友们!
评分我最近在看一本关于十九世纪欧洲文学思潮的深度研究,简直是学术界的清流!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停留在对名著的简单解读上,而是深入挖掘了社会结构、工业革命对作家心态的潜移默化影响。作者的考据工作做得极其扎实,光是注释部分就占了全书三分之一,每一条都指向确切的原始资料和档案。我尤其欣赏他分析现实主义转向时所用的社会学工具,把巴尔扎克的笔下世界和当时巴黎的城市规划联系起来看,顿时茅塞顿开。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是那种老派的、严谨的德式风格,逻辑链条清晰到让你无法反驳。虽然阅读起来需要全神贯注,偶尔需要查阅一下背景知识,但那种“攻克”知识难点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文学是如何反映并塑造时代的”,而不是浮光掠影地了解几部名著的梗概,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可持续城市规划的专业著作,说实话,一开始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枯燥,毕竟技术性名词太多了。没想到,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它以一个虚构的“未来城市”为蓝本,将复杂的生态系统、交通流线优化、能源自给自足等概念融入到具体的场景描写中。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绿意盎然、效率极高的城市里,亲眼见证了雨水收集系统如何运作,社区共享空间如何促进邻里关系。作者对细节的把握令人惊叹,比如在描述智能电网的能源分配时,他甚至计算到了不同季节日照角度对太阳能板效率的影响。这本书的图表和模型制作得非常精美且直观,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领会其中的设计哲学。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充满希望的未来宣言,让人对我们共同的居住环境充满信心和期待。
评分我最近终于把那本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界里程碑”的关于人类决策非理性偏误的著作啃完了,感想非常复杂。这本书的作者真的是个天才,他用一系列看似荒谬但又极其贴近生活的实验案例,无情地揭示了我们大脑里那些隐藏的“漏洞”。比如,关于“损失厌恶”的经典实验,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过去做过的很多投资决策都带有强烈的非理性色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犀利,毫不留情面地指出人类的局限性,但又充满人文关怀,因为它最终引导我们如何去设计更好的机制来规避这些偏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锚定效应”的讨论,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对第一个看到的价格念念不忘。这本书对任何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的人来说,都是一剂强效的清醒剂,读完后感觉自己的思维瞬间“升级”了。
评分最近在咖啡馆里翻阅的是一本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艺术赞助体系的传记文学作品,简直是沉浸式的体验!作者拥有极强的画面感和人物塑造能力,读起来完全不需要费力去想象那些华丽的宫廷场景和作坊里的尘土飞扬。这本书的核心魅力在于,它不仅仅罗列了美第奇家族资助了多少位艺术家,更深入地剖析了权力、财富与审美之间那种微妙的共生关系。我特别喜欢其中对波提切利心路历程的描绘,他早期的浪漫主义风格如何受到萨伏那罗拉宗教狂热的影响而发生剧变,那种艺术家的挣扎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在描述盛大庆典时笔触恢宏,在描绘艺术家私下争执时又细腻入微。读完后,感觉自己仿佛在佛罗伦萨的街道上走了一遭,对那个黄金时代的理解也变得立体而鲜活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