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医学高等数学
定价:12.00元
作者:周喆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8023197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材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一,为适应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材而编写的。本教材由全国中医药院校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可供中医、中药、针灸推拿、骨伤、护理、医药管理等专业学生使用。针对少学时的教学需要,在编写中编者注意了在保持数学学科本身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的前提下适量减少了一些理论推导;同时又注意了进一步突出数学的应用性,借以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注意到这本书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块的内容,篇幅相对较短,而且处理得有些仓促。特别是关于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的部分,介绍得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撑。我最近在研究如何分析一些实验数据,需要理解置信区间是如何构建的,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这本书给出的公式推导是标准的,但每一步背后的统计学意义却阐述得不够充分。例如,在讲解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时,它直接跳到了正态分布的拟合,却没有花时间详细解释为什么在大样本量下,无论原始分布如何,样本均值都趋向于正态分布这一核心思想的普适性。这导致我在尝试将理论应用于我手头的数据集时,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选择哪种检验更合适,因为书里没有提供决策树或者流程图之类的实用工具。总而言之,统计学部分的深度和广度,与前半部分的微积分内容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尝试用这本书来复习线性代数的部分。坦白讲,这部分内容的组织结构实在有些跳跃。它似乎默认读者已经对矩阵的运算有着非常娴熟的掌握,然后直接就进入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深层次探讨。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正交变换,作者直接给出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变换矩阵作为例子,整个推导过程一气呵成,中间几乎没有任何过渡性的解释或者简化步骤。这对我这种需要通过层层剥茧才能理解原理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我不得不频繁地在书的后附录里查阅基础的向量空间定义,然后又回到主文对照着看,效率极其低下。如果能像某些优秀的教材那样,先用一个简单的二维或三维空间例子让读者建立直观感受,然后再逐步抽象到高维空间,效果一定会显著改善。这本书的编写风格更像是专家之间的“内部交流”,学术性很强,但对“入门者”的耐心照顾明显不足。我希望它能更平易近人一些,让学习的过程少一些挫败感。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或许是它对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衔接处理得不够流畅。微积分和微分方程的章节似乎是两本独立著作强行拼凑在一起的。我读到微分方程部分时,突然发现之前学过的积分技巧和级数展开知识点,在新的章节中几乎没有被提及或重申其重要性。这使得读者必须自己在大脑中建立起知识间的桥梁,回顾之前学到的内容,这对记忆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教材应该能自然地展现知识的演化路径,让读者感受到“原来之前的知识是用来解决这个新问题的”。这本书更像是知识点的集合,而非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如果作者能在引入新的数学工具时,明确指出它如何依赖于前文的某个结论,并预告它在后续章节的应用方向,学习体验会好上很多。现在给我的感觉是,学完一个模块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新的孤岛,缺乏宏观的路线图指引。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有意思,封面是深沉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乍一看很有学院派的严谨感。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留意的是它的纸张质感,很细腻,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像是那种可以长久保存的专业参考书。不过,说实话,内容方面我期望值更高一些。我本来是想找一本能系统梳理微积分核心概念,同时又兼顾一些概率论基础知识的教材。这本书的开篇部分对基础概念的介绍还算扎实,定理的推导过程也比较详尽,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是个优势。但当我翻到涉及到应用层面的章节时,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大量的公式堆砌,缺乏生动的实例来辅助理解。比如讲到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时,虽然理论上推导得很完美,但如果能结合一些实际的工程优化问题进行说明,效果会不会更好?现在看起来,它更像是一本面向纯数学理论研究者的参考手册,对于需要快速掌握应用技巧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配合其他辅助材料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总的来说,它在理论深度上是毋庸置疑的,但“人机交互”的友好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可读性,还有提升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风格非常复古,几乎是传统教科书的翻版,没有太多现代感的图表或彩色插图来活跃气氛。这使得长时间阅读时,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劳。尤其是在处理那些需要结合图像来理解的概念时,比如曲面和积分域的可视化,仅仅依靠文字和几个静态的黑白示意图是远远不够的。举个例子,关于洛必达法则在极限求解中的应用,作者只是列举了几个等式,并没有尝试绘制出函数图像来展示极限过程中函数曲线的趋近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学图形直觉的培养。我个人认为,对于高等数学这种高度依赖空间想象力的学科,视觉辅助工具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够,使得一些本该清晰明了的概念,因为缺乏直观的视觉引导而变得晦涩难懂。它更偏向于一个纯粹的符号操作手册,而不是一个引导思考的伙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