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求医不如求己(中国十大健康好书)
定价:29.00元
售价:19.7元,便宜9.3元,折扣67
作者:中里巴人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ISBN:97878008920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求医不如求己2火热销售中,欢迎购买对待自己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疾病就是孩子的恶作剧,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完全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但我们总是敌视和恐惧这种能量。一切治疗的*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发患者的自愈潜能。
很多人觉得只要把经络穴位都熟记于心,汤头方剂都倒背如流,便可治己救人了。岂知学医和看病竟然是两回事儿。就象武术中的花拳绣腿,学它百种套路,一用来搏击实战,倒不如拳击一招来的实惠。所以,学武就要学少林武当真功。学医就要学治病养生心法。有人说,学些总比不学强,其实,那也不见得,不学百无禁忌,倒也潇洒,学完动辄则咎,作茧自缚。
《人体使用手册》作者吴清忠的中医启蒙老师中里巴人,*近推出自己的养生疗疾宝典《求医不如求己》,此书堪称“改变中国人健康生态的*方案”。
中医作为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国人了解甚少,这非常遗憾。出版这一系列图书是为了让人们对中医这个宝藏多一些了解,并且把这些简易实用的养生疗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中医打造健康。书中介绍的中医养生功法简单易行且功效显著、立竿见影,一上市即受到读者的追捧。
href='#' target='_blank'>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求医不如求己 1
代序:我与《人体使用手册》作者吴清忠先生的不解之谜
章 对待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1.献给父母的爱
2.即时的回报
3.一切医疗的终目的都是激发患者的自愈潜能
4.原来生病并不是一个人的病
5.身体的开关――人体自我的诊断程序
6.每个人的身体都是阴阳不平衡的
7.如果疾病是鱼,那么身体应该如何养它
8.为什么要让身体抚养疾病――千万别让亚健康得逞
9.要相信人体有很强的自愈能力
10.对待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11.如何吸收自然界中的各种正面能量
第二章 保养先从经络开始
1.学习经络养生治病的好捷径
2.神秘的三焦经――人体健康的总指挥
3.救命的心包经――人体自身的灵丹妙药
4.小肠经――心脏功能的晴雨表
5.肝经上的太冲穴――值得人心生敬畏的穴位
6.膀胱经――人体大的排毒通道
7.膀胱经的妙用
8.补肾强法――玫瑰的激情
9.肾经――生命的至宝
10.这种升阳强壮法可以让你在瞬间强壮起来
11.预防衰老的秘方――献给工作狂们的礼物
12.按摩脾经治大病
13.外国人的心经
14.肺经――大器晚成的相傅
15.胆经――排解忧虑的出口
16.一觉睡到自然醒――非常简单的失眠调养绝招
第三章 我们每个人身上本来就百药齐全
第四章 自己才是药师佛
第五章 慢性病可以这样去治
第六章 思考疾病
后记:这是一本给我们生活带来福气的书
附录一:中里巴人护生演义
附录二:《求医不如求已》常用穴位指南
中里巴人,真名郑幅中,家学渊源基深,其父是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自幼,中里巴人即师承父亲的道家导引养生之功,更从祖父的亲书秘笈中汲取中医之精髓,尽得医道同源之意趣。新世纪来临之际,中里巴人蒙87岁的太极名家李宝良先生厚爱,被收为关门弟子,老师将其终身所悟大法倾
《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书名特别亲切,仿佛是老朋友在耳边低语。我一直觉得,健康这件事,与其等到生病了才手忙脚乱地寻求外界的帮助,不如平时多花点心思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调理。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它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一点一点地向我们揭示身体的奥秘。比如,它会讲到一些关于身体信号的解读,像是皮肤的变化、情绪的波动,甚至是排泄物的形态,都能传递出一些重要的健康信息。这些信息平时我们可能都会忽略,但一旦了解到它们背后的含义,就会觉得豁然开朗。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古代养生的智慧,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我特别喜欢书里讲到的“顺应自然”的理念,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强调“对抗”,而是告诉你如何与身体和谐相处,如何通过调整作息、饮食和情绪来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和一位慈祥的长辈在聊天,他会耐心地教你如何爱护自己,如何成为自己身体最好的守护者。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导,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做出积极的改变。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健康问题。我之前总是习惯性地将健康问题归结于基因、环境,甚至是运气不好。但《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很多我们认为“不可控”的因素,其实都有我们自身可以干预的空间。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身体保健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生活和解”、“如何与自己相处”的生活哲学书。书中非常强调“心态”对健康的影响,这一点我感触非常深。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焦虑、压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正常运转。而这本书就教我们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放松身心,从而达到更好的健康状态。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顺其自然”的养生观,它不是让你放弃努力,而是让你在了解身体规律的基础上,去顺应它,而不是对抗它。这种温和而有力的指导,让我感到非常舒服,也更容易坚持下去。读完这本书,我不再那么畏惧疾病,而是多了一份对身体的敬畏和爱护,也多了一份自己能够掌控健康的力量。
评分我拿到这本《求医不如求己》的时候,正值我工作最忙碌、压力最大的时候。每天加班到深夜,吃饭也是随便应付,身体早就发出了各种警报,但我总是忙得无暇顾及。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我疲惫的生活中投进了一束光。它没有给我灌输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从一个非常朴素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身体是你最忠实的伙伴,也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之所以会生病,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对身体不够好,不够了解它。书中有很多关于身体“自愈力”的论述,让我非常振奋。原来,我们身体本身就有着强大的修复能力,只是很多时候被我们的不良习惯给“压制”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主动”的概念。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疾病的发生,而是主动去了解、去呵护自己的身体。它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通过调整饮食、运动、睡眠,甚至是心理状态来提升身体自愈力的方法。我尝试着书中提到的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动作”和“小改变”,比如睡前泡脚、调整饮食结构,坚持一段时间后,真的感觉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精力也比以前充沛多了。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求己”的力量,让我觉得,健康的主动权,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评分第一次翻阅《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就被它直击人心的书名所吸引。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我们过于依赖外界的力量,尤其是对于健康,总想着依靠医生、药物来解决问题,却忽略了自己身体内在的潜力。这本书就像是一剂清醒剂,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它并非宣扬“拒绝就医”,而是强调“在寻求专业帮助之前,先学会照顾好自己”。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未病先防”的理念,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改变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从饮食、起居、运动,到情绪、作息,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都给出了非常具体、易于操作的建议。例如,书中关于如何根据季节调整饮食的建议,非常实用,让我对如何吃得更健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书中还穿插了很多中医养生的智慧,但都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轻松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本“身体使用手册”,更加了解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如何让它保持最佳的状态,从而减少生病的机会。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份写给身体的情书,细腻而充满关怀。我一直是个对健康有点焦虑的人,总觉得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小毛病,生怕它们突然爆发。但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身体的恐惧,源于对它的不了解。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走进自己的身体,认识每一个器官的“工作性质”,理解它们为什么会发出“求救信号”。它没有吓唬你,而是让你明白,很多时候,身体发出的不适,其实是在“提醒”你,告诉你哪里需要关注,哪里需要调整。我记得里面讲到关于“气血”的章节,用非常生动的比喻解释了气血不足的各种表现,以及如何通过食疗和运动来改善。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很玄乎,但这本书把这些理论解释得非常接地气,让我觉得中医智慧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非常实用。我尤其欣赏书中倡导的“生活化”的养生方式,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多么名贵的补品,而是从日常的饮食、起居、甚至情绪管理入手。这让我觉得,拥有健康,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点滴努力实现的。每次读完一章,都会有种想要立刻实践的冲动,感觉身体充满了被理解和被关爱的温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