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德编著的这本《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包括 (上)基础篇、(下)提高篇、乐曲篇三篇和和三个 附录。主要内容包括:识和弦(1)基础和弦;选音型 ;配和弦;识和弦(2)延伸类、变化类和弦;综述; 乐曲简介等。本书主要讲的是**步“识和弦、选音 型”,重点是“看字母、识和弦”。以前弹钢琴的习 惯是“看音符、弹琴键”,乐谱上有一个音符弹一个 琴键,有几个音符弹几个琴键。现在开始你要习惯于 “看字母、弹和弦”。看到一个字母要弹出至少三个 以上的音来,而且有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型组合。
周宏德,196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1979—1993年任上海乐团首席,1993—1999年任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席。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序言
使用说明
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口诀表
【上】基础篇
第一章 识和弦【1】基础和弦
第一节 总纲
第二节 大三和弦
第三节 连和弦抄近路
第四节 小三和弦
第五节 三种伴奏音型
第六节 延伸类和弦【1】属七和弦
第七节 两手伴
第二章 选音型
第八节 敲和弦
第九节 弹节奏蓬嚓嚓
第十节 弹琶音【A】平稳型
第十一节 弹琶音【B】流畅型
第十二节 弹琶音【C】开放型
第三章 配和弦
第十三节 标和弦
第十四节 配和弦
【下】提高篇
第四章 识和弦【2】延伸类、变化类和弦
第十五节 延伸类和弦【2】七和弦
第十六节 变化类和弦【1】增和弦稍紧张
第十七节 变化类和弦【2】减和弦强刺激
第十八节 变化类和弦【3】半减七和弦
第十九节 延伸类和弦【3】六和弦
第二十节 变化类和弦【3】挂和弦五声调
第二十一节 和弦外音
第五章 综述
第二十二节 和弦分类
第二十三节 左右手巧安排
第二十四节 简谱的和弦标记
第二十五节 乐理知识
第二十六节 再学习
乐曲篇
乐曲简介
1.愉快的梦
2.平安夜
3.祝你圣诞快乐
4.我们走在大路上
5.我和你
6.红纱拉纺
7.月亮代表我的心
8.在水一方
9.军港之夜
10.在那遥远的地方
11.海滨之歌
12.喀秋莎
我最近尝试了一些新的学习方法,想要在演奏时增加一些即兴发挥的空间,这本教材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并没有直接堆砌复杂的和声理论,而是以一种非常循序渐进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的技巧拆解成一个个可以立即上手操作的小模块。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特定乐句时,会提供好几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给出唯一标准答案,这极大地激发了我自己去探索和创造的欲望。很多传统的教材总是把即兴创作描绘得像少数天才才能掌握的魔法,但这本书却让人觉得,只要掌握了这些基础的“三字经”口诀,普通人也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声音。这种注重实践和个体差异的教学思路,对我这种需要大量练习来巩固概念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我非常推崇那种能够打通不同音乐风格壁垒的学习资料,而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广度。它似乎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流派,而是将各种成熟的伴奏技巧融会贯通,从古典的和声色彩到爵士的和弦色彩,都有所涉猎。这对于我这种希望自己的演奏风格不那么单一的音乐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有帮助了。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框架,然后鼓励学习者像搭积木一样,去尝试用不同的“积木”(和声色彩)来构建自己独一无二的“城堡”(即兴风格)。这种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理念,让我对未来的音乐探索充满了期待,感觉自己的音乐词汇量正在快速增加。
评分这本乐谱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典雅又不失活力的气息。我忍不住在书店里多停留了几分钟,只是为了细细品味那个排版——那种教科书式的严谨和音乐灵动的完美结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制作这本书时倾注的心血。装帧的质感也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学习资料,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收藏品。对于我这种对视觉美感有较高要求的音乐学习者来说,光是翻开这本书,就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愉悦和学习的动力,这绝不是那种随便印印就拿出来糊弄人的教材能够比拟的。那种精心打磨的细节,比如纸张的厚度和油墨的清晰度,都显示出出版方对品质的坚持,让人在实际阅读和使用过程中,体验感直线飙升。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的详尽程度,让我这个有些“老花眼”的读者也感到非常舒服。它不像有些专业书籍那样,把所有信息都挤在一起,搞得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相反,它在关键的和弦标记、指法提示以及节奏变化的部分,都做了充分的留白和清晰的标注,即便是在光线不太好的环境下,也能轻松阅读。而且,那些小小的提示框里,往往隐藏着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精华,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术语解释,就能立刻点醒我之前一直困惑不解的地方。这种对读者体验的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学习过程变得非常流畅和愉快,减少了不必要的挫败感。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琴手,我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将枯燥的指法练习和真正的音乐表达连接起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僵硬的音阶和琶音,瞬间转化为具有画面感和情绪色彩的音乐片段。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范例时,选取的都是一些非常经典且广为流传的旋律片段,这样我就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熟悉陌生的曲子,可以直接将新学的技巧应用到熟悉的音乐背景中去,学习效率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每一次练习,都感觉自己不再是机械地敲打琴键,而是在用音乐语言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从“技术”到“艺术”的跨越,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